【摘 要】批評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實施批評教育過程中要講究批評的藝術性,注重時效性、針對性,開誠布公,使學生認識到所犯錯誤的性質和后果,改正錯誤并使思想和行為都統(tǒng)一到成長成才的目標和方向上來。
【關鍵詞】輔導員 批評藝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6-0041-01
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xié)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尤其是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對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對大學的管理理念、對大學集體生活有很多不適應。所以,學生在校期間犯錯誤就在所難免,而犯錯誤就要及時糾正。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批評是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然而,批評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不恰當極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之中,他們的行為可塑性強、心理異常敏感、渴望得到尊重,對他們的批評更需講究藝術,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一 對批評的理解
批評是一種負激勵行為,是管理者為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或對被教育者負責,進行口頭或書面的訓斥、告誡或教育,以此限制、制止或糾正被教育者的某些不正確的行為或偏離組織目標軌道的管理行為。同時批評又是一種教育手段,會對學生產生心理和行為上的壓力和影響。批評體現(xiàn)了輔導員的責任、正氣、思想修養(yǎng)、品質和精神境界。批評的語言雖不動聽,但卻是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輔導員通過批評教育開導和啟迪學生,使其自省、自警、自勵,達到啟發(fā)和鼓勵的作用。
二 對批評的藝術性的分析
1.注重時效性
常言道,打鐵須看火候,批評必須把握時機。一般來說,批評要及時。時過境遷再去批評,就會使人感覺是在“找茬”。如果錯誤非常嚴重,則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如果學生的思想還在徘徊,輔導員要抓緊批評教育;如果學生當時情緒很壞,不能對錯誤有充分的認識,輔導員可采取冷處理,讓出一定的反省時間,再給予批評教育。
2.注重針對性
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評方法,切不可千篇一律。對性格急躁的學生要采用溫和式,對自尊心強的學生要采取商討式,對力求上進的學生要用鞭策式,對不思進取的學生要用鼓勵式,對學習拖拉的學生要用觸動式,對好勝心強的學生要用冷處理式,對性情直爽的學生要用直率式,對生性敏感的學生要用提醒式,對虛榮心強的學生要用參照式,對性格脆弱的學生要用引導式,對自卑感重的學生要用寬慰式等,輔導員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效地開展批評教育。
3.注重場合
批評的場合要慎重挑選,切忌隨意安排。輔導員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自尊心及心理承受能力,根據錯誤的性質選擇批評場合。一是單獨批評,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指出錯誤嚴重性。二是公開批評,在班級中將錯誤指出,起到“批評一人,教育全班”的作用。三是通報批評,采用張貼的方式通報,有意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事情的危害性。
4.注重方法
批評只有為對方所接受,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所以,可以嘗試以下方法:(1)寓批評于表揚之中。在批評之前先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和成績并予以贊揚,對方在滿足了成就感、榮譽感之后,會處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這時如果再指出其錯誤,對方就容易接受;(2)寓批評于寬慰之中。給學生以寬慰、理解可以減弱其心理防御機制,使學生在被寬容、安慰和理解中消除思想顧慮和戒備心理。在放下思想包袱之后,輔導員再心平氣和地指出其錯誤,學生就容易接受了。(3)寓批評于鼓勵之中。在批評時把鼓勵融于其中,使人在感受到批評壓力的同時,又感受到向上的動力,只有在批評是給人以希望時,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5.注意態(tài)度
輔導員在進行批評時,要平等對待,開誠布公,應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給以充分的尊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諒解學生,批評的效果將會更好。如果輔導員不懂得這一點,高高在上、盛氣凌人,那么,即使輔導員初衷再好,再用心良苦,學生也不會接受批評意見,反而會出現(xiàn)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竭力爭辯的局面,達不到批評的目的。
輔導員應推心置腹地闡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意見。批評時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起不到接受教育、改過自新的效果,反而有種疲勞、嘮叨、啰唆的感覺;也不宜過短,過短則不會引起學生對事情嚴重性的認識。
6.輔導員在進行批評時注意溝通氣氛
注意自己的姿態(tài)、表情和語氣。批評的藝術就在于能機智靈活地營造出良好的溝通氣氛,使溝通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批評時,不要太計較對方冒失的話,不要一味追究對方接受批評的態(tài)度,要始終把重點集中在對不良行為的矯正上。
三 結束語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面對犯錯誤的學生,輔導員要從關心愛護角度出發(fā),用適當?shù)呐u方法,既讓他們全面地認識自己的錯誤行為,并改正缺點和錯誤,又不會傷害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看病救人”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S],2004
[2]劉志華.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評藝術的運用[J].新西部,2009(18)
[3]付成倩.淺談教師的批評藝術[J].鎮(zhèn)江社會科學,2010(2)
[4]黨浩.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批評藝術[J].思想政治教育,2006(4)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