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們國家的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我們國家在變成創(chuàng)新能力上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對于新時期的計算機培訓技術來說正在呈現出一種落后的趨勢,嚴重阻礙了計算機教學的普及以及發(fā)展。為了能夠對計算機的培訓效果進行大幅度的提升,本文主要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針對計算機的教學改革進行了論述,對于加強計算機的改進工作以及計算機在新時代的教學工作進行了充分的嘗試。
[關鍵詞]:計算機 教學 創(chuàng)新 改革 教育模式
1 引言
在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全面開始普及計算機網絡教學,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各個大專院校,計算機的授課都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但是和計算機課程如火如荼的發(fā)展形勢相比,對于這門課程的授課方式現在仍然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當中,對學生進行灌輸教育。在當前的情況下,教師對于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正在呈現出一種偏激化的趨勢,對于學生來說,計算機課程的數量正在逐步呈現出被壓縮的趨勢,但是其授課內容不僅沒有被減少,反而出現了逐步上升的趨勢。在這種矛盾的環(huán)境下,教師對于授課內容任務的完成已經是十分吃力了,因此對于計算機教學來說,老師不得不借助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比如黑板或者是多媒體設備對每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進行加大力度的培訓,再領學生來到機房進行上機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本質意義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實踐能力不夠、理論過于枯燥、沒有興趣、學生不熟練……因此,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2 對于教學改革的探究
針對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必須對這種原始的教學方式進行深入改革,擺脫其不足,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首先要對教學理念的轉變抱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作為計算機課程的授課老師,我們首先要明確我們上計算機課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學生在對計算機有了最基本的了解的基礎上,對于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進行初步掌握,使得學生們在這個信息時代對于電腦產生足夠的學習動力以及興趣,培養(yǎng)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信息收集的能力,
2.1 教學模式科學化、多變化
教學模式的多種變化,不拘束于現在的教學形式,就是新時期當中計算機教學手段給授課老師提出的嶄新任務。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時候如果能夠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的話,就能夠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及提高,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符合當下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針對計算機教學,現在已經產生了不同種類的很多模式,比如主動刺激接收模式,自學輔導輔助模式,研究探索模式以及任務研究導向性教學模式等等。在這些模式當中,我們不能夠十分武斷地說明那一種模式好、哪一種模式不好,這是因為教師進行授課的時候所遇見的情況千差萬別,只有在進行實踐的時候能夠主動去探索發(fā)現,才能夠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路線。在這里筆者舉一個例子。在“講解——接受”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當中,一般來說就是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做筆記。對于剛剛接受計算機教育培訓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作為零起點的學生,只有手把手的指導才能使得學生迅速接受新生事物、在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進行徹底的領悟。但是對于已經有了一定量基礎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就逐步轉變成了一種落后的模式,不僅阻礙學生自身的學習進度發(fā)展,還使得學生自身學習興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得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喪失動力以及激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把教學方式由這種“講解——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轉變成為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在旁邊進行輔助的學習方式。對于很大一部分可以進行研究的學習課程,教師就可以采取任務形式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學生們帶著問題上網上去搜集資源,再把各種類型的資料做成相應的學習材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就可以按照學員們所羅列的材料進行評價并提出相應的指導以及有針對性的答疑。因此我們可以看見,沒有不好的教學方式,只有不好的教學時機。
2.2 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激活
計算機學科相比較于其他學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一直處在其他學科的前列。因此,教師如果想要對課程進行充分的梳理,教師在進行授課活動過程當中,就應該首先抓住計算機課程本身的特點,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完整的融入到計算機學習的活動當中,這也是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針。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對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進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正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授課氛圍中被一次次激發(fā)出來的。要想達到這個結果,教師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對基礎課程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展示,比如為了讓學生進行電子郵箱的訓練,教師可以給接收信件的郵箱設置自動回復,學生在成功發(fā)出郵件之后就可以收到帶著有趣圖片或者是彩蛋的回信,這些細節(jié)就成了學生進行練習的主要動力。在對基礎知識進行加強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問題提出以及解決能力進行下一步的增強。
2.3 教學方法互動化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單純進行知識的灌輸是沒有什么太大用處的。因此教師就要把單純的填鴨改變成現在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在整個互動式的教學方法當中,教師不僅要做原理的灌輸者,還要做互動過程當中的指揮者,教師不僅要考慮如何教課,還要考慮學生如何能接受所學的內容。教師要逐步學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不僅要不斷對問題進行解答,還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疑惑的提出,由其他的學生或者是老師進行回答。在這種互動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可能為解答疑惑而進行資料的查找,使得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學習或者是自由發(fā)言的形式,營造出一種師生互動平等的交流氣氛,在這樣的輕松學習氛圍之下,學生們可以學會自己動腦思考、解決困惑、發(fā)展思維,從而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結論:
本文主要從計算機教學的幾個改革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對教改所的活動,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參考文獻:
[1] 孫清娥 淺談中職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策略[J]. 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 2010(10)
[2] 孫清娥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J]. 電腦學習 2010(6)
[3] 陽光 互動式教學在高職高專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