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潛能生的轉化是學校教育最棘手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潛能生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幾種轉化策略:學校、家庭和諧統(tǒng)一,形成教育合力;交流師生情感,拉近師生距離;關注課堂,提高效率;加強學法指導,提高自學能力;提高課后輔導的效率;注重學習過程評價等。
[關鍵詞]:小學英語 潛能生 成因分析 轉化策略
潛能生成因分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潛能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與其自身、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密切相關。如父母離異,生活在一個缺少愛與溝通的家庭;父母經常發(fā)生沖突,家庭氣氛不和諧;或雙親忙于生計等等。他們無暇顧及孩子,對孩子疏于管教,放任自流、漠不關心,或一味指責孩子的不是,不能正確地評價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長期處于孤獨、悲觀之中,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壓抑心理,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缺乏自信心,從而逐漸放棄學業(yè)。又如教師的言談、舉止、神情有意無意地挫傷到學生的心靈,或被同學挖苦、歧視等,從而泯滅了他們積極向學的熱情。又或者是學生自身智力低下,遺忘性大,記憶力差,身體某方面殘疾等,使得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常人慢,學習很吃力;或中途插班,沒有基礎,同時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又感到陌生,沒有溫暖,從而產生學習挫折感,失去學習的信心;還有的學生并非自身智力存在問題,而是學習目的不明確,自我約束能力差,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又或是沉迷網絡游戲等社會不良因素影響,造成學生無心向學等等。
轉化策略:
一、學校、家庭和諧統(tǒng)一,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的重要陣地。美國的愛迪生,只上了三個月的小學,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家。很多人都認為愛迪生是天才,其實,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況是,愛迪生的母親承擔起了所有教育的重任。今天我們用上電燈,首先要感謝那位偉大的母親?。≈袊囊粋€鄉(xiāng)村醫(yī)生——蔡笑晚,他雖然僅有高中學歷,但是他的六個孩子,個個成才——五個讀到美國博士,一個是碩士。他說,“我的事業(yè)是父親,我們的成功絕非偶然”。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對此贊嘆不已,這不能不說是家庭教育的奇跡……
以上例子表明,作為學校、教師,不能孤軍作戰(zhàn),一定要與家庭教育和諧統(tǒng)一,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教育的最終勝利。學校、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對家長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和建議:平時要關注孩子在學習、生活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和苦惱,隨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隨時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多與學校、老師溝通,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多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法、行為有不正確的地方,及時加以引導。每天都過問、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比如今天學了什么,作業(yè)完成了沒有?會做嗎?學校都有什么趣事、新鮮事發(fā)生?等等。如果孩子學習比較懶惰,就要督促緊點。對孩子多表揚鼓勵,少批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對他/她的關心和重視。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體貼會減弱孩子的孤獨感、挫折感,使其產生愉快、積極向上的情緒。
另外,外語是一門語言,需要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 的訓練,無可置疑語言學習需要一個大環(huán)境,而學生的英語學習恰恰缺少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作為教師,除了充分利用好課堂、早午讀時間及課外活動的機會,還必須爭取家長的支持,在家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要求家長給孩子配備聽的工具,督促孩子在家完成“聽說讀寫”訓練的作業(yè),如果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潛能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監(jiān)管在此顯得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制作一張簽名表,讓家長督促孩子完成聽磁帶,讀背書,聽默寫等作業(yè)之后在表上簽名,凡是每周能堅持完成的,就給他發(fā)笑臉等貼紙或者表揚信。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對潛能生成績的提高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交流師生情感 拉近師生距離
教育和教學過程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情感具有動力和催化作用。因此我時常以自己的情感和自信來影響潛能生。我首先要求自己不要對潛能生失去信心,然后主動找他們談心,跟他們作學習目的性教育,關心愛護他們,了解他們的心理,傾聽他們的心聲,主動給他們母親般的愛,并在學習生活上給予足夠的幫助,同時針對他們的存在的實際問題加以開導,常對他們說:“I’m sure you can do it.”(“你能行,老師相信你?!保┯捎诮處熖幪幈憩F(xiàn)出對他們的理解、關心和信任,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并沒有歧視他們、冷落他們、遠離他們,而是就在他們身邊,從而產生滿意和歡樂的情緒體驗,在愉快情緒的作用下,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重拾學習英語的熱情和信心。
三、關注課堂,提高效率
1、留意潛能生的神情、動態(tài)。
在課堂上教師總會發(fā)現(xiàn)潛能生走神、搞小動作、說話、看其他書、畫畫,或是眼睛看著窗外等,心不在焉;他們偶爾也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可是卻達不到老師期望的效果。比如:課堂上讀書,教師會看到潛能生也在讀,可細心觀察,卻發(fā)現(xiàn)他們有時只是嘴巴在動,口型與所在讀的內容根本對不上,做做樣子而已,并沒有用心地讀。當出現(xiàn)類似情況時,教師通常會想通過表揚認真、用心的同學來引起潛能生的注意力,可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就不在意,這時就需要教師捕捉他們表現(xiàn)好的某一時刻,然后肆意表揚,這樣對潛能生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并輕松、有效地延長了他們集中注意力的長度,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2、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基礎薄弱學生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 精講多練,為不同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對于潛能生教師要多提供一些淺顯易懂、容易回答的問題,這樣,一來可以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習活動的投入度;二來潛能生有了更多表現(xiàn)的機會,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感。
3、關注潛能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度。
通常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或組織一些活動,積極、主動參與的都是中上學生。為了幫助潛能生進步,使他們更好地學習、提高,就必須增強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潛能生和優(yōu)中生搭配起來,稱之為“帥將兵”組合,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小組比賽。由于潛能生通常會被同學歧視,認為他們會給自己小組丟臉、拖后腿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制定一個加減分規(guī)則,比如4人一組,優(yōu)良中差生代號為A/B/C/D,如果D同學答對問題加4分,如果A同學答對問題則加1分,以此類推,如果答錯,則都不扣分。這樣,原本備受歧視的潛能生一下子成了組里的“太上皇”,學生都有了這樣一個共識,潛能生有絕對的優(yōu)先權,只要是潛能生舉手發(fā)言,絕對會先請他回答問題。這樣一來,潛能生在組內的表現(xiàn)大為改觀:他們不但會主動請教,組內其他成員也爭先恐后地主動去幫助他們,形成了“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學習氛圍。潛能生在和諧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勁。
四、加強學法指導,提高自學能力
幫助潛能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等于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金鑰匙”,從而提高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比如在預習時通過讀、畫、圈、點等方式,在自己不理解的詞句上做記號,以便在課堂上抓住自己不會的地方有所突破;其次是聽課方法,教師要提醒學生聽課要集中精力,認真聽講,并適時做筆記;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多思,好問,取長補短。聽好課是學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訣。再次就是復習的方法,復習是戰(zhàn)勝“遺忘”的最佳手段,教師應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適時安排學生進行復習,達到減少遺忘、穩(wěn)定情緒、樹立自信之目的。另外,詞匯是英語學習中的基石。而詞匯的記憶又是學生學習英語中的一大難題,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研究記憶單詞的好方法。例如(1)運用讀音規(guī)則記憶詞匯;(2)進行眼看、耳聽、口讀、腦想、手寫的綜合記憶;(3)通過構詞法、歸類法、趣味聯(lián)想記憶法、英語釋義法等記憶;(4)進行單詞測試,檢驗學習成果,把不會的篩選出來,并進一步記憶;(5)將單詞編成朗朗上口的小詩進行誦讀記憶;(6)加強“聽句子,補全句子中所缺單詞”的訓練等等。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fā),盡量用有效的適合自己的方法配合老師進行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
五、提高課后輔導的效率
(一)由于英語教師擔任的班級比較多,需輔導的學生自然也多,如果光靠教師自己去輔導,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將帶兵”、“ 兵帶兵”的“一幫一”活動,教師在旁適時給以特殊指導?!皩П?主要是讓優(yōu)秀生協(xié)助教師教潛能生讀單詞、課文,幫助潛能生解決作業(yè)中的疑難問題,教潛能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計劃地給潛能生進行單詞的聽寫或默寫,背誦課文等。教師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將帶兵”才能把“兵”帶好,其實“兵帶兵”也不錯,因為“兵”當中也有“可為師者”,帶兵的“兵”在帶兵中嘗到被老師信任的快感,覺得自己也能當小老師,可自豪了,帶起兵來可來勁了,所以通過讓“兵”帶兵,自然而然提高了“兵” 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使“一幫一”活動開展效果更佳,教師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獎勵制度(如貼紅花,獎本子,獎筆,寫表揚信,評最佳小老師、最棒小徒弟等)。通過這樣幫學,大家得到共同提高。
(二)維果茨基指出:“在游戲中,一個孩子的行為總是超越于他的實際年齡、他的日常行為;在游戲中,他比他本身的實際水平要高出一點?!币虼耍處熆梢园演o導內容設計成游戲,讓潛能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爭取進步。例如,競賽游戲:誰能回答老師的問題、誰能最快默寫出單詞,誰就可以得分,并得到獎勵(貼紙、印章之類的小禮物)。由于平時課堂上的競賽游戲總是成績好的學生占優(yōu)勢,潛能生只能做“觀眾”?,F(xiàn)在他們的水平相當,誰都可以輕易地得分、獲獎,滿足了他們渴望成功的欲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動機,這些良好的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學習障礙,取得進步。
六、注重過程評價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毙纬尚栽u價的核心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與傳統(tǒng)的單一以考試分數(shù)來評價有著很大的差別。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這對于潛能生來說,尤為重要。潛能生成績提高相對較慢,更加需要鼓勵,單一的以成績來評價,對潛能生會起到挫傷、打擊的負面效果。所以教師對潛能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應該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要給予合理的激勵性的評價。例如,針對平常不完成作業(yè)的學生,教師要抓住他一次完成作業(yè)的機會大力肯定他,“You can do your homework on time. Great?。隳馨磿r完成作業(yè),真棒?。比缓笤儆∩弦粋€“頂呱呱”的印章。對于雙差生,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是最重要的。針對作業(yè)質量有進步的,則批語:You do a good job this time,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針對作業(yè)書寫美觀的,則批語::Good Handwriting! Wonderful Handwriting!或在學生的作業(yè)上畫紅花、畫星星、畫笑臉等,還可以畫“三毛”,就是畫一張笑臉,頭頂再添三根毛。如果頭頂只有一根毛,表示作業(yè)完成情況達到“So So”, 如果頭頂有兩根毛,表示作業(yè)完成情況達到“Good”, 如果頭頂有三根毛,則表示作業(yè)完成情況達到“Excellent”。以此來保持他們完成作業(yè)的熱情。
對潛能生學習過程的肯定和激勵性評價可以使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出來,促使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去完成任務。在過程評價中,學生能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使他們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學習興趣倍增,成績自然就會提高,進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作為教師,只有了解、分析學生學習滯后的真正原因,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對癥下藥,找到最佳策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轉化潛能生,使他們充滿自信,積極向上、主動學習,最終成為四化建設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2] 龍照春,韋啟斌,“如何從教學的角度轉化差生”,《中國當代教育思想文獻》,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
[3] 孟文霞,“實施多樣評價方式,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