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一篇作文不容易,好多學生一聽說寫作就犯愁,總是不知從何入手。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自如的寫好作文呢?我認為首先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上來引導學生。那么教師要怎樣來指導學生,才能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呢?以下是我個人長期以來在教學工作中的一點經(jīng)驗體會,在此做下簡單的總結(jié),期盼各位教師同仁能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一、精心指導閱讀,培養(yǎng)讀書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多閱讀。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毕雀嬖V學生我們所學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相當不錯的名篇,語言生動形象,內(nèi)容豐富健康,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教師耐心幫學生分析指導。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另外多看課外的書籍,不論是什么知識都要多看如:小說、雜志、科普,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詞句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要寫出好文章,不但要讓學生熟讀課文,還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閱讀名家名篇,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
二、緊密聯(lián)系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這正如葉圣陶所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這就要求教師多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如郊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廣泛積累寫作素材。在生活、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過程,若有一些心得體會,就要及時記下來。這樣堅持久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習慣于記實事、寫真人、抒真情、發(fā)實感。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叫學生學會把平時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小事放大和今天要寫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然后再把積累的東西提煉出想法,見解或從此事引申出另外的事情及見解(就如韓國電視劇只要你想看他就能給你想出幾十,上百個有聯(lián)系的事情再展開寫。)
三、鼓勵學生寫作,不斷提高能力
寫作文對學生來說是天大的難事,首先就要克服這一點,我的辦法是想讓學生說只要和今天的作文有聯(lián)系的事都可以說,每個人都說一說,相互借鑒事就多了素材就多就有的寫。其次,把說的羅列起來就是一篇,先不要管寫作水平,語句通不通,有沒有語病,學生愿意寫了不覺的寫作是難事了再進行下一步——修改。
在作文批改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做到: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shù)脑~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diào)批改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fā),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得到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逐步培養(yǎng)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鼓勵的力量。對于那些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盡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作文課后,我經(jīng)常會挑出一些優(yōu)秀作文和進步大的作文,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相互閱讀,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學習,還有很強的激勵效果。我還鼓勵學生辦班級手抄報、寫廣播稿、評論社會熱點問題等,并鼓勵他們向報刊社投稿。這些做法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