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色彩畫的一般知識的情況下,對于熱愛色彩繪畫的朋友們來說,擺在面前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學習掌握色彩知識,從哪兒下手畫起,畫什么和怎樣畫。像學習任何知識一樣,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能使我們更快的掌握所要學習的東西,還能使我們少走許多彎路。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些急于動筆作畫的朋友,先聽我講一點點忠告:首先你們在學色彩畫之前,必須有一定的素描基礎,具備嘴基本的繪畫知識,如果你連最基本的素描繪畫能力都不具備,你就還不具備學習色彩畫的基本條件。你應該先用一段時間學習一些素描和繪畫基礎知識,然后再來學習色彩。
下面就學習色彩畫是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和方法介紹如下:
1.大自然——色彩與藝術的源泉
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大自然是一切色彩的源泉,她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空間,還為人民提供了一切色彩的源泉。
一個人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奧秘,那么他就必須到大自然中區(qū),你會被大自然的雄渾神奇所傾倒,你會大自然的多彩多姿,變化無窮的美麗驚嘆不已,她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切色彩的啟迪和靈感,給我們帶來最淳樸自然地美的感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國歷代畫家對這一問題最為精辟的論述。
2.臨摹——向藝術大師們學習
臨摹對于初學者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如果說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美的源泉,那么歷代著名繪畫大師則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感受、理解、表現(xiàn)自然美的輝煌杰作。向大師們學習,臨摹他們的作品,能使我們更為直接具體的理解繪畫史如何表現(xiàn)自然美與藝術美的。臨摹是學習和掌握某種繪畫風格的輝煌技巧的最為有效的方法,歐洲的許多繪畫大師并沒有上過正規(guī)的藝術學院,知識直接在大自然,在美術館中學習繪畫的,他們從許許多多的的代表著繪畫藝術各階段高峰的杰作中,得到滋養(yǎng)、啟迪和熏陶,使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直接向大師們學習,比我們自己從頭一點一點去摸索要快得多,借鑒先人的境遇,繼承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藝術遺產(chǎn)是學習任何知識所必須的和不可缺少的一項內(nèi)容。初學者應該明白,臨摹知識一種輔助方法,作為一種學習訓練,目的是學習先輩大師們的繪畫方法和技巧,而不是復制他們的畫。是要把學習和掌握到的方法技巧變成自己的東西,運用到自己的繪畫實踐中去。但它永遠不能,也不應該代替你對大自然親身的感覺與實地的寫生。
3.感受——最新鮮的第一印象
敏銳的色彩感覺,新鮮的第一印象,對于繪畫的人特別是對于畫色彩畫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我們第一眼看見某種物體時,對它的感受是非常新鮮而強烈的。但隨著時間延長,慢慢地就變得不那么新鮮了,甚至對最熟悉最常見的事情無動于衷,熟視無睹。
繪畫,特別是長期作業(yè),最容易出現(xiàn)上述情況。一幅畫在開始畫時,對象肯非常吸引你,你的色彩感覺也會非常敏銳和新鮮,繪畫的欲望也非常強烈,但時間一長,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新鮮感逐漸消失,對所畫物體的感覺也開始遲鈍起來,繪畫激情夜隨之減弱。這種狀態(tài)對于繪畫非常不利的。所以許多畫家都十分重視繪畫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可以適當?shù)男菹?,恢復第一印象,并力求使這種感覺貫穿繪畫的始終。初學者,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對各種事物的感受力,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個人意識修養(yǎng)越高,他對美的感受也就越是強烈。一個人欣賞水平越高,美的感受也就越持久。敏銳的色彩感覺和長久新鮮的第一印象的保持,是與知識修養(yǎng)分不開的。
4.理解——知識與實踐的結(jié)晶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初學者講,畫畫時看不出顏色,抱怨自己缺少色彩感覺。還有些人說,自己的色彩感覺太豐富了,在觀察某一物體時,一會兒覺得它偏黃,一會兒覺得它偏綠,一會兒又覺得它偏紅,最后也不知道該怎樣畫了。這些的確是初學者都能碰到的問題。這些現(xiàn)象歸結(jié)起來主要是一個問題:一是色彩感覺問題,二是觀察方法問題。
初學者開始往往容易被色彩的豐富變化和復雜的顏色調(diào)配所嚇倒,從而喪失了學習色彩的信心,有些人還懷疑自己缺乏色彩感覺。其實,除個別視覺生理缺陷者以外,一般人在生理上色彩感受差異是不大的。在生活中確實有些人對色彩感覺表現(xiàn)得比較遲鈍,而有些人對色彩則特別敏感。在繪畫中有些人色彩感覺很差,而有些人色彩感覺極好。這些除了在生理上有一定的差別外,主要在于色彩知識修養(yǎng),素質(zhì)上的差別。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在一個充滿豐富色彩變化的環(huán)境中生活,長期的熏陶,耳濡目染,他的色彩感覺便能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鍛煉,天長日久,他的色感就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而從小生活在單調(diào)色彩環(huán)境中人,他們的色彩感覺,由于得不到發(fā)展和訓練,也也就會明顯的比別人差一點。所以色彩感覺的好與差,取決于知識修養(yǎng)與實踐。
另一方面,每個人在色彩感覺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這種差異表現(xiàn)在畫家對某種色彩或某種色調(diào)特別敏感,特別偏愛,在他的繪畫作品中,所有色彩中明顯有他所偏愛的色彩的影響。這些差異既有色彩感覺的差別,也有藝術修養(yǎng)與審美情趣的不同,這些也正好反映出畫家在色彩感覺上各有不同的氣質(zhì)與風格。
良好的色彩感覺,是在對物體色彩的觀察比較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發(fā)展起來的。正確的觀察方法是形成良好色彩感覺的關鍵。正確的觀察方法來自于知識和長期的繪畫訓練,在理解的前途下,可以使我們避免盲目性,少走許多彎路。
一個具有良好藝術天賦的人往往最不依賴自己的“才氣”,而是潛心學習,勤學苦練,特別重視知識與修養(yǎng)的提高。沒有思想的感覺是膚淺的、深刻的。
5.深入——能力與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一幅完整、深入的繪畫作品,需要畫者具有多種能力與修養(yǎng)。一幅畫,首先要有良好的整體效果,這是深入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就談不上深入。初學者,不能總是停留在大關系大效果上要繼續(xù)提高,要學會深入。初學者,要十分重視提高自己的深入能力,要有計劃地畫一些長期作業(yè),在一張或幾張畫上反復練習,不要輕易放棄。只有通過這種深入的訓練,我們才能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色彩的表現(xiàn)力。通過這種深入的訓練,可以大大的提高我們的繪畫能力。
我們經(jīng)常遇到這樣一些初學者,畫了很長時間總是停留在初級階段,深入不下去。畫面平淡粗糙,他們自己也很著急,抱怨不會深入,不知如何去畫。許多人因此慢慢地喪失了對繪畫的興趣,這種現(xiàn)象,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不會畫,而是不知道怎樣畫,腦海里沒有東西,心中無底,胸中無數(shù)。畫畫需要熟練的繪畫技巧,但更需要繪畫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繪畫是腦、眼、手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如果我們不把理論、修養(yǎng)、知識作為基礎,不去提高欣賞與審美水平,那么繪畫水平怎么能提高呢?
深入能力的提高需要深入的觀察能力、整體概括能力、細致的分析比較能力作為基礎。也就是說深入的繪畫能力需要有深刻的思考。所以深入不只是一個畫法和技巧問題,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是多種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過去古人講:“文即其人”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幅畫就是一個人繪畫水平、修養(yǎng)程度最好的體現(xiàn)。所以初學者畫到一定程度,在進行技巧訓練的同時要十分重視提高自己的藝術素質(zhì)和欣賞水平,要學一些藝術理論和美術史,從浩瀚的藝術長河之中汲取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營養(yǎng),向創(chuàng)造了絢爛的藝術與文化的大師們學習,向大自然學習,那么功夫?qū)⒉回撚行娜耍袢招燎诘母?,必然會得到明日的收獲。
以上,我從五個方面向大家講述了在學習繪畫過程中所應遵循和注意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對熱愛繪畫的廣大青少年朋友們有些許啟發(fā)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