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教育背景之下,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應該著重做好的幾方面工作,希望能對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閱讀教學效率較低等,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嚴重抑制了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舉措加以改善迫在眉睫,下面我們就來做具體的研究和探討。
一、明確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語文綜合素養(yǎng)包含多方面內(nèi)容和能力,絕不僅僅局限在聽、說、讀、寫范圍之內(nèi),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境界的提高、思維能力的鍛煉、心理素質的加強、正確審美觀的樹立、視野的拓展等,而要培養(yǎng)學生這些素質和能力,閱讀教學無疑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通過閱讀和欣賞大量優(yōu)美文章,可在無形中陶冶情操,開闊眼界,提高文字運用能力,進而全面提升自身綜合語文素養(yǎng)。
2、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健全學生人格
文質兼美的語文學科在塑造學生人格方面具有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語文教材中邏輯思維因素有助于學生人格中的認知結構的構建;教材中深刻的育人因素可以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教材中倫理道德因素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等,總之閱讀教學在健全學生人格方面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學習《岳陽樓記》這一課時內(nèi)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悲憫情懷及強烈責任心,又或者在教授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可用廉頗、藺相如二人謙虛坦誠、虛懷若谷的高尚品質來感染和教育學生,使之認識到立足社會坦蕩、真誠做人的重要性。
3、閱讀教學可以有效豐富學生人生體驗
眾所周知,語文世界的無窮魅力和斑斕多彩,教材中的諸多文章都包含了濃厚的感情色彩,或激進、或典雅、或啟人深思、或熱情純真,使學生在欣賞美文的同時,觸發(fā)某些思考,獲得某種人生體驗,比如在學習柳宗元的古詩《江雪》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冬天漫天大雪的圖景,并請同學們欣賞完畢之后,以此為話題談談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這樣在潛移默化之中就豐富了學生的人生體驗。
二、設計良好的閱讀方法
1、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務必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指導學生閱讀要專心,很多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有聽音樂、吃東西的習慣,這樣一心多用的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閱讀的成效,因此必須要指導學生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其次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很關鍵的,教師要教會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如果是自己的書,可在閱讀過程中隨時標注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在空白地方記錄下自己的感悟,并可準備一個專門的本子,把一些優(yōu)美的或是對自身有啟發(fā)的句子抄錄在其中,在全書閱讀完畢之后堅持寫讀后感,把自己的感悟和收獲真正付諸筆端,這樣久而久之,不但可有效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把握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2、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
這里所指的閱讀包括兩方面,一是課內(nèi)閱讀;一是課外閱讀,首先是課內(nèi)閱讀,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養(yǎng)成預習閱讀的習慣,提前自主通讀兩遍文章,把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和不認識的字詞用不同的筆分別標注出來,這樣在聽課過程中會更容易跟得上老師的思路;其次是課外閱讀,教師要力避課外閱讀無人管的現(xiàn)象,因為這會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傷害,為此可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指導他們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比如這一周要讀書多少頁,這一學期要讀哪些書,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等,通過制定這些規(guī)劃,不但可使學生閱讀更有規(guī)劃,更加有條不紊,還能大大提高他們閱讀的動力。
三、課堂上進行良好的互動
1、立足文本,實施良好互動
教材本身就是實施互動最可用的寶貴資源和平臺,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積極立足文本,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最終實現(xiàn)閱讀課堂的良好互動,比如在學習琦君的散文《散步》時,由于這篇精美的散文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xiāng)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寫自己對故鄉(xiāng)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等,因此教師可緊緊抓住這一主題,在授課完畢之后,請同學們暢談一下自身對文章及各種情感的體悟,結果有學生談到了自己與家人互相包容、互相體諒的點滴,有學生談到了尊老愛幼的美德等,在這一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加深了對文章所傳達出情感的理解,還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和凈化。
2、通過師生交流,實施良好互動
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和互動,是實現(xiàn)思想碰撞,取得較好閱讀成效的有效舉措之一,為此教師在閱讀授課過程中,要努力營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對話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放飛想象,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學習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時,教師可先對同學們適以必要的引導,“鄉(xiāng)愁是一曲古老的歌,所以馬致遠會發(fā)出‘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慨,席慕容會寫出‘鄉(xiāng)愁是一顆沒有年齡的樹’的感傷詩句的等,那么余光中在海峽另一端會發(fā)出怎樣的鄉(xiāng)愁感嘆呢”,通過這樣的啟發(fā),勢必會極大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進而用心投入詩詞學習之中,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就實現(xiàn)了很好的互動。
3、組織讀書交流會,實現(xiàn)良好互動
讀書交流會是實現(xiàn)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良好互動的有效舉措之一,鑒于此教師可經(jīng)常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請同學們在課堂暢談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彼此之間互相推薦優(yōu)秀書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談一談自己最近讀過的書籍及收獲,并向同學們推薦一下適合他們閱讀的出色書籍等,在這一濃郁的讀書氛圍中,相信學生們讀書的積極性會更高。
結語:
從以上內(nèi)容的論述中我們可知,要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閱讀綜合素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去迎接未知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切實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顧伶俐.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和探索[J]. 學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0(12)
[2] 姚彩玲.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J].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09(06)
[3] 孫建英. 讀、問、思:回歸閱讀教學的本真[J]. 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