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只有在低年級完成足夠量的識字教學任務,到了中高年級學生才能痛痛快快地讀書,才能進行大量地課內外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識字興趣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識字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所以給識字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那么我們就應該抓住孩子的特點,采用喜聞樂見、輕松愉快的形式識字。
二、遵循規(guī)律識字
識字教學的主體是孩子,對象是漢字,所以我們必須先了解孩子與漢字的特點。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發(fā)達,對直觀形象的,趣味性強的東西印象深,漢字是表意的,由偏旁部首構成的,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在教學中要遵循規(guī)律施教。
(一)利用漢字形體結構識字。漢字是由筆劃構成的,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先認識這些最基本的字形單位,這樣才能更好的認字識字。接下來可以利用漢字的形體特點,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識字。例如“大”字添一橫變成了“天”,“王”字減去一個橫就成了“土”,“吧”字換個偏旁就成了“把”。
(二)利用漢字表義性,形象直觀識字。
1、直觀演示法。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指導學生看圖畫、電視錄像、幻燈、實物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把無意識記變?yōu)橛幸庾R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yōu)樾蜗蟮淖R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如識字(三),是教一些蔬菜的名字,上課前,準備好這些蔬菜,上課時,每教一種蔬菜,就出示實物讓學生看,學生熟悉的,就先讓他們說出名稱,再出示生字;學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實物。有實物看,提升學生的興趣,加強學生的直觀識記。實踐證明,直觀演示法識字,學生的印象特別深,掌握的生字比較牢固,教學效果較好。
2、形象理解法
(1)畫一畫。就是根據(jù)某個詞語的意思進行繪畫,把某情景畫下來,加深印象,增強理解。如美麗的春天,可以畫出“柳綠花紅”“百花齊放”“鶯歌燕舞”的迷人春景。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眼淚。
(2)演一演。字義和字形特點結合起來,配合形象化的動作,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識字。如,教“拿”字時,教師問學生:“我手里拿著什么?”學生回答:“粉筆?!薄澳闶掷锬弥裁矗俊薄皶?。”“拿書拿粉筆的拿字怎么寫呢?”教師邊做拿粉筆的動作邊問:“大家看,我用什么拿粉筆?”“用手?!薄澳脮r要把手怎么樣?”“合起來。”“‘合’起‘手’來就拿到了東西,所以‘拿’字的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薄八鞘裁唇Y構?部首是什么?”然后讓學生用“拿”組詞并造句。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到情景中去表演、記憶、理解。
(3)用順口溜、謎語等形象化的語言,讓輕松愉快地掌握生字。如教“雖”字時,我就向同學說:“這條“蟲”兒不象樣,嘴巴長在了頭頂上。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記住這字。
(三)多種形式趣味識字。
有趣味學生興趣就高,興趣高記憶就深刻,所以在教學中要采用豐富有趣的形式,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1、游戲法。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lián)系起來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1)找朋友。把生字卡發(fā)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放”字說:“我是‘放’,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學”的學生馬上出來和“放”合在一起,說:“我是‘學’,我和‘放’組成‘放學’?!比嘧x“放學”。
(2)摘水果。老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貼到相應的果樹上,如:“楊、揚”,“刻、孩”,“欄、攔”等。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個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后用這個字組詞。
(3)動物找食。老師在黑板上貼上帶有漢字的食物畫,如:小蟲、竹葉、青草、蘿卜,又在另一處貼上幾種帶有漢字的動物畫,如青蛙、熊貓、山羊、小兔,讓學生分別讀出各種動物和食物的名稱,然后幫助動物找出它們各自喜歡的食物,相對應地貼在一起。
2、比賽法。
小學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后,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三、自主識字
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自己學習知識。在平常的識字課里,要注意滲透一些識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筆畫法、熟字換部首法、去部首法、形聲字學習法、查字典識字法等。讓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后,對一些簡單的生字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
課堂教學是識字的主要陣地,有很多生字的認識可以來源于生活,如一些招牌,電視廣告等都可以識字。平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收集的字詞做好摘記,也可以來與同學互相交流,這樣,讓學生用所學的字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識字,久而久之,還可以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字,可謂一舉兩得。
識字教學是一項艱巨的教學工作,只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靈活多樣地引導學生識字,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避免機械識記和死記硬背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作者簡介:蔡爽(1975.11- ),女,吉林省長春市人,長春市天津路小學教師,小教高級,研究方面:小學語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