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是熟練掌握英語口語、聽力的前提和基礎,任何語言的學習首先是語音的學習。本文對英語語音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充分的研究,并且對英語語音教學應該注意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英語 語音 教學研究
語音是人們口頭交流的物質基礎,一門語言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一定有語音的支撐。要想掌握一門語言必須要掌握它的語音。英國著名的語音學家吉姆森(A.C.Gimson)曾經說過:“一個人要想學會任何一門語言,只需要學會這門語言50—90%的語法、1%的詞匯就已經足夠了,但是對于這門語言的語音知識必須要達到近乎100%的掌握?!盵1]這句話生動的說明了語音對于一門語言至關重要的作用。語音的重要性對于英語來說也是如此,因此英語語音教學在英語教學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因素導致英語語音教學的效果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一、影響英語語音學習的因素
1語音負遷移
國內外語言學家的研究已經證實,在語言的學習上,母語與所需學習的語言差別越大,則語言的學習難度就越大。如英國人學習法語就比學習漢語的難度要低。而英語和漢語分屬于不同的語系,英語是表音語言,而漢語則是表意語言,兩種語言在語音、詞匯方面的差別大相徑庭。因此在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免會“在某種程度上將本族語的一套語音習慣地搬到外語中去?!盵2]從而導致語音學習上的障礙。
2年齡的影響
年齡與語言學習的關系早已引起語言學家的關注。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學者們發(fā)現學習者第二語言發(fā)音能力與年齡的大小之間具有負相關的關系:即年齡越大,語言學習者的語音學習效果越差,發(fā)出的語音越不能擺脫母語語音負遷移的影響。這個結論充分說明了在語音學習上宜早不宜遲,學習者越遲糾正自己的英語語音錯誤,所遇到的阻力就會越大。
3語言環(huán)境
中國學生在本國所接觸到的大部分人都是說漢語,在英語課堂有一些英語的環(huán)境,但是課堂上的時間又很有限。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很多人即使到了英語國家生活,如果不努力融入當地的語言環(huán)境,其英語發(fā)音仍然很不標準。這提醒我們,英語語音水平的好壞主要靠我們多接觸標準的英語語音環(huán)境。國內的學生有條件的話可以多接觸英語國家的留學生,多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語音學習和口語方面會有很大收獲。而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語音環(huán)境,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收標準語音的訓練。
4教材的難度與趣味性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接觸到的都是一些艱澀枯燥記憶的東西,則不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良好的英語語音學習興趣對掌握語音知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語音學習興趣是語音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并且選擇合適難度的教材,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英語語音學習效率。
二、英語語音教學模式
在國外,英語語音教學有著漫長的探索階段,因此也有很多不同的語音教學模式。在英語語言教學發(fā)展的早期階段,語音教學并不為人們所重視。[3]在十九世紀的末期,國際音標學會的成立,標志著語音規(guī)范化的邁入了新的階段。而國際音標的發(fā)布,則為世界上各種語言的語音提供了可靠和標準的記音方法。隨著語音規(guī)范化的推進,語音教學方法也逐漸出現,最早出現的語音教學方法包括直覺模仿和分析語言兩種模式。直覺模仿模式就是簡單的依靠學習者的對語音的不斷模仿和重復,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掌握語音的正確表達方式的一種教學方法。而分析語言模式則是利用音標、舌位分析、輔助設備等對語音進行描述與分析,方便語音學習者進行模仿發(fā)音,這種模式的效果要比簡單的直覺模仿模式要好。
在二十世紀初,直接教學模式開始興起,這種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在具體事物與所學語言之間建立起不受母語影響的直接聯系。這就要求抽象的語音要同具體的事物要在學習者的大腦中建立起牢固的聯系。這種純外語教學的方式對教師與學生同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生要在教師對語音的不斷重復中進行對語音的學習與模仿。
到了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隨著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的興起,聽說教學模式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并且得到了普遍的實踐與應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語音教學主要依靠音標、圖表等工具對學生的語音學習進行干涉。針對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總結出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如在不同的句子中進行語音對比、聲調對比等。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交際教學模式開始興起,這種教學模式認為語言的功能首先是交流,
它鼓勵交際的雙方必須掌握對方能夠接受的語音標準,這樣交流才會順利的進行下去。而語音教學的目標也并非達到英語國家人們的語音水平,而是允許出現一定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不能影響正常交流。
不同時期出現的語音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差異,它們既有自身的優(yōu)點,也有其缺點。在實際的語音教學中,只有取長補短,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才能使語音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
三、改善英語語音教學效果的措施
通過對影響學生英語語音學習因素的分析和英語語音教學模式的總結,筆者提出幾點改善英語語音教學效果的措施:
1在英語語音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從單純的重視語音知識的傳授轉變?yōu)閷嵺`技能與知識積累同步進行。這就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與課堂外要營造英語語音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興趣。
2在課程設計的目標上,要從單純的應付考試向提高學生英語語音能力轉變。英語語音學習不是孤立的,它要同詞匯、語法、句法等的學習統一到一起,在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不可偏廢其一,只有這樣才能牢固的掌握英語。
3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的老辦法。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學生,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被動接受知識相比,學生的主動學習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教育技術的改善上,要積極利用新的技術成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投影儀與傳統的粉筆板書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它可以使教師減少在課堂上書寫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有效授課時間。同時,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使教師可以方便的搜集和掌握大量的資料,很多復雜的語音發(fā)音方法可以通過圖片和視頻很方便的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更直觀的感受,方便學生的掌握。
英語語音對于每一個英語學習者來說都是必須克服的難關,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教授的知識,它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在今后的課堂實踐中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 周考成.英語語音學引論[M].1984:11
[2] 洪明.英漢語音差異對英語語音習得產生的母語負遷移作用[J].浙江: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 周蕾.維特羅克的生成學習理論對教學的啟示[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作者簡介:楊卉卉(1990.1-),女,黑龍江尚志市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yè)2009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