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語中的“主語”和“話題”[1]
主語(Subject)和話題(Topic)是普通語言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語法學界對這兩種概念的認識一直存在著廣泛的爭議。主語是自古以來學校語法中經(jīng)常使用的語法術語,是與謂語相對的句法成分,“最古由古希臘語法學家阿波羅·尼奧斯于公元二世紀提出,在以后的兩千多年中,一直是傳統(tǒng)語法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的基本原則”[2]。話題是與說明(Comment)相對的概念,“最早由薩丕爾(Sapir)在1921 年出版的《語言論》中提出”[3]。在漢語中,是否可以或者需要區(qū)分出主語和話題這兩種范疇,二者之間的區(qū)別究竟在哪里,它們是否存在于同等的語法層次中等等,都是語法學界中存在著爭議的研究課題。
趙元任(1968)的《中國話的文法》是第一部把話題的概念運用于漢語研究中的著作。在英語中,主語與謂語的關系多為施事和動作的關系,但由于漢語里表示“施事—動作”的結(jié)構(gòu)并不多,趙元任提出漢語中的“主語和謂語間的語法關系與其說是施事和動作的關系不如說是話題和說明的關系?!辈簧傺芯堪堰@一主張看作為最初的漢語主語話題等同論,或者認為代表的是漢語語法中只存在話題沒有主語的觀點。但也有學者指出趙元任把話題的概念納入句子分析中主要是為了確定漢語主語的范疇,話題在他的理論中還沒有獨立的句法地位,其實暗指的是二者并非是同一個概念(李金滿2006)。
70年代,西方學者Li Thompson(1976)根據(jù)漢語主謂謂語句的特征,從語言類型學(Typology)的角度提出漢語是注重話題的語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他們主張話題是句法成分,一個句子可以既有話題又有主語。話題具有與主語相仿的句法功能,因此應該享有同等的句法地位。他們強調(diào)了主謂謂語句是典型的“話題—說明”結(jié)構(gòu),也是漢語的基本句式。這一派主張認為漢語在句法平面既有主語成分也有話題成分。例如:
(1)那個人 個子 高。
話題 主語
(2)這本書 我 拿走了。
話題 主語
石毓智(2001)認為漢語中存在著主語和話題的差別。二者的語法性質(zhì)和語義特征不同;主語是一個語法結(jié)構(gòu)成分,是句法平面的概念,話題則是一個語用成分。從語義看,主語是行為動作的施事或性質(zhì)狀態(tài)的主體,而話題則是語境中的已知信息,是其他部分的陳述對象。因此,話題不能被焦點化和提問,也不能用于句子層面。這一派觀點主要認為,話題是語用平面的概念,在漢語的語法平面上只有“主語—謂語”結(jié)構(gòu),沒有“話題—陳述”結(jié)構(gòu)。同一個單位在語法中可以是主語,在語用中也可以是話題。
以下是石毓智(2001)從形式和語義的角度總結(jié)出的話題和主語的判別特征:
至今為止,圍繞話題的研究無疑促進了漢語語法研究的發(fā)展。雖然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界對話題的概念還未有一致接受的定義,但漢語可以區(qū)別主語和話題這一點可以說已經(jīng)得到多數(shù)學者的認同。
2.日語中的“主語”和“話題”[4]
一般認為,漢語是缺少形態(tài)變化的語言,主要依靠語序和虛詞等語法手段來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法意義。與漢語相同,日語也是注重話題的語言(英語是注重主語的語言),但與漢語不同的是,日語可以根據(jù)助詞的種類從形態(tài)上辨別主語和話題。日語中用來標明話題的助詞“は”(wa)通常被認為是典型的話題標記(Topic Marker)。概括地說,“は”提示話題,“が”(ga)提示主語。下面是“は”和“が”的表意及語用特征的一部分:
(3)私は花子です。
(4)私が花子です。
上面的例句是“は”和“が”體現(xiàn)出的最基本的不同點之一。例(3)的意思是“我是花子”,陳述的是“我”的一般屬性,可以非常自然地用于自我介紹的場面;雖然例(4)也可以表示“我是花子”的意義,但與(3)不同的是“が”起到了一定的加強語氣的作用,句子帶有“我就是花子”的意義,因此只能用于特定的語境中。
與漢語的情況相似,一個成分何時是主語何時是話題的問題在日本語法學界中也仍未有一致的結(jié)論。其實,主語這一概念在日本語法學界中很有爭議,主語的語法地位常常受到質(zhì)疑。日語究竟存在不存在主語也是日語語法研究中至今尚未解決的問題之一。關于日語主語的爭論,最極端的觀點可以說是三上章(1953)的“主語廢除論(主語廃止論)”。三上主張日語中不需要“主語”這一術語,他認為英語中存在主語的概念是因為英語的主語在人稱、性、數(shù)等方面決定了謂語的形態(tài),英語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主語—謂語”,謂語的表現(xiàn)形式需要根據(jù)主語來決定;而日語的句子以“話題(主題)—說明(述題)”為基本結(jié)構(gòu),主語并不制約謂語,被認為是主語的主格在形態(tài)上不能影響謂語。因此,日語沒有主語而只有主格。三上的觀點得到了一部分學者的贊同,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日語里應該存在主語。贊成主語的流派中中有的學者主張主語和謂語的相關關系是日語句子的基礎(森重敏1965),也有的學者提出可以根據(jù)主語和語氣(Modality)的關系來論證主語(仁田義雄1997)。
日語究竟有沒有主語是無法簡單回答的問題。主語和話題必然涉及到“が”和“は”的使用,但實際上“が”并非完全代表主語,“は”也并非都表示話題。本文僅僅介紹了前人研究成果中極其微小一部分,無論漢語或日語,關于主語和話題這兩個范疇今后無疑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