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蝴蝶夫人》與《西貢小姐》兩劇在情節(jié)上非常相似,都是音樂舞臺上久演不衰的劇目,但一部是歌劇,一部卻是音樂劇,它們的音樂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都有所不同。在表演方面,劇情場景的不同使兩位女主角音樂形象的塑造有所區(qū)別。但最重要的是,歌劇與音樂劇發(fā)源地的不同,使它們的演唱風格和演唱方法都有較大差異,歌劇演唱運用的是意大利美聲唱法,音樂劇的演唱運用的是流行與古典相結合的發(fā)聲方法,劇中兩位女主角的演唱在聲音、共鳴和歌唱的語言上都有很大的差別,但兩劇中的女主角都在音樂舞臺上光輝奪目,堪稱經(jīng)典。
關鍵詞:戲劇表演 演唱風格 演唱方法
前言
《蝴蝶夫人》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所作,改編自約翰·盧瑟·朗的同名小說,于1904年首演于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劇中感人肺腑的悲劇情節(jié)以及獨特的異國情調,使這部歌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至今仍在各國上演,經(jīng)久不衰。《西貢小姐》是由著名劇作家阿蘭·鮑伯利和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共同合作完成的音樂劇,1989年9月在倫敦首演,并且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也被譽為“當代的蝴蝶夫人”,它所特有的東方情調的音樂元素、超強震憾的舞臺設計、強烈的感性沖擊,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還躋身于“四大音樂劇”之列。兩劇在音樂、情節(jié)、戲劇等方面都非常的獨特,雖然藝術風格、表現(xiàn)形式等諸多不同,劇中女主角演唱風格和演唱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它們之間卻有一些共同點,并可以根據(jù)各自的需求互相借鑒和改進,使它們具有更加永久的藝術生命力。
女主角表演與演唱風格比較
歌劇與音樂劇在風格及表現(xiàn)形式上的不同,也造成了它們的表演與演唱等方式、方法的不同,《蝴蝶夫人》與《西貢小姐》同樣是為女歌唱演員所作,但她們在表演和演唱方面卻有著自身的特點。
(一)戲劇表演方面的對比
兩位女主角在戲劇表演方面,由于場景設計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逗蛉恕匪\用的場景非常簡單,也非常大眾化,共兩幕三場,都是在一所日本房屋的屋前、屋內及花園,屋內設置以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風格擺設,顯得平實自然。也使得巧巧桑的表演像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一樣,第一幕巧巧桑結婚時表現(xiàn)出來的羞澀、天真;第二幕第一場對平克爾頓的思念之情并且表現(xiàn)出來的憂郁,第二幕第二場得知平克爾頓回來時欣喜若狂的心情,后來又預感到希望的破滅,都是以一種自然之情緩緩地流露出來的,更是由于演員本身二度創(chuàng)作的情感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上,都有很高的表演藝術技能,使表演更加深入人心,撥動聽眾的心弦。
《西貢小姐》的場景卻是熱烈而濃郁,從開場酒吧女粉墨登場的激情表演,到真的直升機從天而降再現(xiàn)美國軍隊撤離的慌亂場面,再到越共大游行及《美國夢》中天堂般的幻境,都是別出心裁,別具一格。使觀眾無不為它的精美場景深深吸引,也使女主人公金的表演更加靈活多樣,不僅參與了舞蹈的表演,在金和克里斯在夜總會的房間里以及金誤殺了蘇依等一些片斷中,都顯示出了她的表演非常富有現(xiàn)代氣息,在情感的表達上也比巧巧桑的表演更加夸張、直白。
(二)音樂形象塑造的對比
兩位女主角在音樂形象塑造方面,有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巧巧桑為了愛情不顧親人的咒罵,不顧所有人的拋棄,不惜改變自己的信仰,為了愛情堅定地、苦苦地等待平克爾頓的歸來,最后為了愛情而自刎。金是一個農村姑娘,她沒有巧巧桑沒落的貴族血統(tǒng),但是同樣為了愛情,過著艱苦的生活,堅定的等待著克里斯,最后也是為了愛情,更為了自己的孩子,舉槍自殺。同樣的悲劇,同樣的動人情節(jié),也塑造出兩個同樣令人惋惜的東方女子。普契尼的歌劇中,將巧巧桑的羞澀、單純、倔強和堅定不移都塑造的非常到位,使人們能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愛之真切。在《西貢小姐》中,金的清純、善良、堅強以及對愛情的堅貞與執(zhí)著,也使人們無不替這個純潔、無助的西貢女孩抱怨命運的不公[8]。
她們雖然在音樂形象上很相似,但是由于劇種的不同,在表演時對演員的形象塑造也略有不同,《蝴蝶夫人》中的少女巧巧桑,她的性格及情感的透露都是通過深厚的音樂素養(yǎng)及高超的聲樂技巧來表現(xiàn)的,所以曾經(jīng)由弗蕾妮、卡拉斯、苔芭爾迪等一些聲樂造詣極高的歌唱家來飾演,外形與年齡對這部歌劇來說并不是特別重要。但《西貢小姐》不同,劇中最初的扮演者是由著名制作人麥托什在十個國家挑選演員,最后終于在菲律賓找到了最理想的演員—年僅19歲的麗·薩隆佳,來擔任這部劇的女主角,可見,金的扮演者需要氣質、外貌等都和她非常相似,才能夠使這部音樂劇產生更加完美的戲劇效果。
劇作者都是西方人,但劇中音樂都充滿著東方音樂的情調?!逗蛉恕分?,不僅運用了日本民間的音樂風格和美國國歌等音樂材料,而且還悄無聲息的滲透到意大利歌劇深情的旋律中,使戲劇的發(fā)展與音樂的展開珠聯(lián)璧合。《西貢小姐》的音樂更是動人心魄,不僅運用了越南民間音調,借鑒了歌劇的創(chuàng)作手法,還運用了美國爵士、搖滾的節(jié)奏與音調,使音樂顯得非常豐富,劇中的優(yōu)秀唱段無疑也為女主人公音樂形象的塑造發(fā)揮著重要作用[9]。
《蝴蝶夫人》中,巧巧桑與平克爾頓深情的《愛情二重唱》,刻畫出了一個羞澀、天真溫柔的小姑娘沉浸在愛情的甜蜜里;在《當晴朗的一天》—蝴蝶夫人的詠嘆調里,通過她幻想般的描述,表達了她對愛人的期盼和堅定的信念,同時也表現(xiàn)了她孩子氣、天真可愛的一面;在巧巧??吹狡娇硕D的軍艦之后,與女仆鈴木快樂的邊采花朵邊唱起了《花之二重唱》,歌聲充滿著愉快的氣氛,使人們看到了一個流著歡樂的淚水,洋溢著幸福之情的蝴蝶夫人;當她看到凱特,并得知他們要走孩子時,悲痛的巧巧桑對著孩子唱起“訣別之歌”,表達了母親對孩子令人心碎的愛,以及對愛情的絕望[10]。
《西貢小姐》中,用音樂的不斷變化來襯托劇情,也用一些著名的唱段襯托出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在《太陽和月亮》中,金與克里斯的深情對唱,旋律優(yōu)美動人,表現(xiàn)出了她的樸實和善良,她認為自己像是月亮遇到了溫暖的太陽;在克里斯要帶金去美國之時,兩人唱起了《世界最后一夜》,也是他們的愛之歌,金堅信自己的愛會幸福,她的堅定與執(zhí)著一直持續(xù)到三年之后唱到《我們相信》,依然對克里斯的歸來抱著希望;最后一首《我要將生命交付于你》,唱出了金為了愛情和孩子做出了以生命為代價的犧牲,在人們感受到她那無助而辛酸的短暫一生之后,不由得為之動情。
(三)演唱特點的對比
歌劇起源于意大利,而音樂劇起源于美國百老匯,發(fā)源地的不同,使它們的演唱風格也不相同。歌劇中的演唱運用的是意大利美聲唱法,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發(fā)展較完善的演唱方法,并且劃分為高、中、低等嚴格的音區(qū)聲部?!逗蛉恕分械呐鹘蔷托枰獡碛信咭羲哂械淖吭降纳ひ簦宜暮粑笥凶銐虻纳疃群蛷姸?,用腰部與腹部的力量,極有控制的把握整體的演唱。
音樂劇的演唱是在流行和古典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演唱方法,《西貢小姐》中的女主角就是運用流行與古典相結合的方法,她的演唱既有流行音樂的流行元素,又具有古典歌劇的唱功,整體演唱風格非常多樣化。在演唱方法方面,雖然演唱時的呼吸位置及方法基本相同,但在其它方面卻差別很大[11]。
1.音色的比較
美聲唱法演唱歌劇時,聲音飽滿,演唱者能通過極高的演唱技巧,詮釋音樂形象,使它更加豐滿。而且一般用混聲來演唱,根據(jù)男女聲部換聲點的不同,按比例運用真假聲,整體的運用非常的統(tǒng)一。從聲音的方向上,美聲唱法的聲音是豎著向上運行的,像拋物線一樣,聲音從后腦勺到頭頂,再從前面送出來。如《蝴蝶夫人》中巧巧桑演唱的所有唱段中,都能夠使人們非常深刻地感受到她音色的統(tǒng)一以及聲音的運行方式。
音樂劇的演唱注重自然親切的歌唱以及表達情感的真摯動人,它的演唱很自然,像說話一樣,中低音區(qū)大都用真聲,到了高聲區(qū)才轉為假聲進行演唱,從聲音方向上,它的聲音比較靠前,而且口形是橫著的,但是聲音效果要比美聲唱法更為靈活。但是在《西貢小姐》這部音樂劇中,從女主人公的聲音來看,她運用了美聲唱法中較深的呼吸技巧。而且她的真假聲結合的也很好,特別是她所演唱的《太陽和月亮》《我要將生命托付于你》等一些深情的唱段中,更加能夠突出的顯示出她深厚的唱功,從而使她演繹的唱段更加優(yōu)美、更能打動人心[12]。
2. 共鳴的比較
美聲唱法多運用后咽壁和鼻咽腔,它運用整體共鳴,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共鳴腔體,使上下貫通。共鳴在美聲唱法中很重要,吸氣時很自然的打開所有通道,通過共鳴腔體的振動發(fā)出聲音,并產生共鳴,所以它的聲音結實、明亮,而且音量較大,在劇院中不使用任何擴音設備。就能使每個角落里的觀眾都能清晰的聽到聲音?!逗蛉恕分械那汕缮T凇肚缋实囊惶臁分校孟胫娇藸栴D回來時的場景,情緒從平靜到激動,再到信念的堅定,整體聲音非常統(tǒng)一,色彩飽滿并且也很豐富。
音樂劇的演唱,由于現(xiàn)代電聲設備的使用,它在演唱時較少使用整體共鳴的演唱方法。但是卻在氣息上加強了訓練,因為擴音設備的引入,演唱演員在換氣時的失誤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所以它也給演唱者更大的挑戰(zhàn),只有加強排練,才能確保在演出時萬無一失。除此之外,他們在演唱過程中吐氣時有意不讓聲帶完全閉合,帶有很大的氣流,使聲音略顯暗淡,造成朦朧、富有磁性的聲音,表達角色內心的情感活動。在演唱時,根據(jù)劇情的需要,只要共鳴腔體暢通。喉嚨不打開也可以,而發(fā)出自然而質樸的聲音。如《西貢小姐》這部劇中《太陽和月亮》這個唱段,金的扮演者麗·薩隆佳唱到“you are sun light……”,從她開始演唱的聲音就能感受到她的深情,以及聲音的質樸和獨特的磁性[13]。
3. 歌唱語言比較
語言不同,元音的發(fā)音位置不同,產生的聲音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歌劇運用的是美聲唱法,而美聲唱法大部分都是意大利語和德語,意大利語以元音結尾,使歌唱中的咬字非常的果斷并且連貫。如《晴朗的一天》中,歌曲第一句“un bel di,ve dremo”雖然第一個字“un”延長了一拍半,但是在發(fā)音上聽起來還是非常果斷的,并且整句的語言也極為連貫、干脆。而音樂劇作為美國百老匯的代名詞,它演唱的語言大部分是英語和小部分的法語,它的咬字比較懶散,而且是以語法中每個詞為單位斷句的,英語中開頭結尾的音大多是輔音,如果吐字不清,意思就會改變,所以咬字上相對于美聲唱法也比較清晰、親切[14]。如《西貢小姐》劇中,《世界最后一夜》里金的扮演者麗·薩隆佳唱“I go with you……”,這首歌曲旋律的節(jié)奏相對來說快一點,發(fā)音卻還是給人懶懶的感覺,但每個字都很清晰。
參考文獻:
[1]趙冬梅.《蝴蝶夫人》首演100年[J].愛樂.2004,(3-4):42-45.
[2]賀錫德.“音樂劇四大名劇”之一被譽為“當代蝴蝶夫人”的《西貢小姐》[J].音響技術.2004,(1):81-83.
[3]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蝴蝶夫人[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12).
[4]慕羽.西方音樂劇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
[5]張洪島.歐洲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10).
[6]居其宏.如歌抒詠直指人心-音樂劇音樂創(chuàng)作散論[J].黃鐘.2001,(4):47-54.
[7]李濤.愛無邊界-歌劇《蝴蝶夫人》與音樂劇《西貢小姐》比較談[J].上海戲劇.2007,(11):20-22.
[8]李崢.為愛而生的蝴蝶夫人[J].愛樂.2007,(5):84-92.
[9]楊廣莉,郭玉華.音樂劇與歌劇辨析[J].戲劇文學.2007,(5):92-94.
[10]宋麗娟.解讀普契尼與《蝴蝶夫人》[J].藝術研究.2004,(2):7-8.
[11]余翌子.“音樂劇唱法”的演唱風格及其聲音概念[J].黃鐘.2007,(4):100-105.
[12]傅顯舟.音樂劇《西貢小姐》創(chuàng)作評價[J].愛樂.2004,(3-4):10-14.
[13]李曦.古典音樂素與美聲唱法融合形成的音樂劇風格[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10):156-157.
[14]田旭.淺析音樂劇中古典音樂元素與美聲唱法的融合[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3):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