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題材、意蘊與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同達彼岸》一書的特色,指出作者力圖與讀者同達生命的彼岸的旨歸。
關鍵詞:《同達彼岸》 題材 意蘊 形式 生命蘊味
《同達彼岸》一書的前言指出:“為什么缺乏彼岸的人生命題?”作者正是出于彼岸的召喚,“試圖圍繞認識自己、同達彼岸的人文常識為綱,一事一議,一人一評,一書一說,從感情開始,到理性歸宿”來破解“人生命題”,顯然,事、人、書散置于全書的四編中,不是一時之作,而是多年理性思考的匯集,或如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自序所云:“予老去習懶,讀書不多,意之所之,隨即記錄,因其后先,無復詮次,故目之曰隨筆。”《同達彼岸》中的篇章多屬“隨筆”,其特點稍作梳理如下:
一、題材:廣角攝取,談古論今
正如前言與跋都提到的,《同達彼岸》是“一事一議,一人一評,一書一說”。作者廣角攝取,或記寫民間傳聞、故事,如家喻戶曉的大腳馬皇后、尾聲抱柱之信等;或解讀文字、文化、文明現象,如敖包的古今變化、春節(jié)文化的古往今來等;或緊抓時事熱點,如在市場經濟重物質輕精神發(fā)展情況下,出現誠信不足、原本當為人民服務的公仆如今未能一心為公等;或記錄經典人物,如為偉大事業(yè)奉獻生命和家庭的神秘客人、平民市長黃光才等。其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記錄時代脈搏、囊括社會萬象的畫面,更是從許多與人性直接相關聯(lián)的話題引出了我們對生命真諦的思考。
另外,縱觀全書,共121篇,談古論今,直面現實。倘若是簡單地歸類,大致可分為兩類:或從古籍經典閱讀中,聯(lián)系當前現實,有感而發(fā);或看到現實形勢,發(fā)出自己的心聲,追慕明天。如《抱柱之信你信不信》,借尾聲守信付出生命代價之古聞,直斥當今商業(yè)社會制假售假等現象;《溺愛與虐待同根》,分析中國當前家庭教育的兩大弊端,直入人心;《談年例的淵源于展望》探求粵西各地年例風俗,提醒切莫形成奢侈浪費歪風,應揚文明和正氣;《理想妻子》則講述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并提出“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觀點;《“老鄉(xiāng)老鄉(xiāng)”,騙你沒商量》,顯然是當今騙局的典型,是以反應現實社會的丑陋一面,等等。作者著眼于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中人們商品價值世俗化,利己主義泛濫化等眾多問題,從而試圖從古人、古史、時事焦點尋求答案,是對社會發(fā)展一種高度責任感的體現,也是希望藉此能夠使人的精神和形體同時達到彼岸,一種高的境界。無論何者,都是為了從昨天吸取經驗教訓,從而過好今天,寄望明天,進而認識自己乃至整個人類。
二、意蘊:赤子情懷,厚重人文
《同達彼岸》所寫皆是樸素的經歷和心靈的真實,可謂一種原生美的“現實”。周作人在《美文》曾說,散文 “是記述的,是藝術的”。竊以為,記述的是個人的經驗,這包含的應是樸素的經歷和心靈的真實?!锻_彼岸》篇章雖是形式不一,但作者的創(chuàng)作旨歸卻是鮮明而堅定的。在生動活潑的語言外殼下蘊含的是作者最誠摯、最真實的感情和最理性、最深刻的思考,是一種最濃厚赤子情懷、最厚重的人文關懷。正如《同達彼岸》的前言關注:“人文精神的形而上與物質享受的形而下之間不能平衡和諧發(fā)展,人的人文精神沒能夠與人的形體同時到達彼岸,從而產生了許多人生困惑,利己不利人、愛己不愛國的事端此起彼伏,社會的不夠和諧不只損害了民生事業(yè),也妨礙了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乃至形成惡性循環(huán)?!弊髡邚脑赖摹艾F實”中關注生命的意蘊,提純出厚重的人文情懷:
一是關注個體。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認識你自己”的命題,他認為自己是一無所知的,因此希望人們不要專注于對身外之物的追求,而應去改造自己的靈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作者關注個體,堅持人本意識,了解歷史,了解“我是誰?”這在《為了認識自己》、《楊永程的高度人格》等篇章都有體現出深刻而充滿哲理的見解。
二是關注社會。我們的社會若按人為的分類,我們大致將其分成了自然社會和人類社會,而其中人類社會又被分成物質和精神兩大塊。我們活在其中,自當對它給予十分關注?!锻_彼岸》一書若概括其大意,那便是講述我們該如何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統(tǒng)一結合的問題,講的是對社會現實和生命本質的思考。很多人都說我們現在處于一個浮華躁動的時代,講究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對物質文化快速發(fā)展的追求已經使我們的腳步難以停留。我們已經缺乏思考的時間和能力了?!锻_彼岸》的作者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證明:我們應該思考而且必須思考,從而認識社會。正如序所言“作者是以自身所見所聞所思,向廣大的讀者朋友揭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表達了不要只顧眼前物質享受,更要兼顧精神品格的追求的人生態(tài)度?!?/p>
三、形式:自由主體,不拘一格
郁達夫指出:“現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保ㄓ暨_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C].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3.)眾所周知,主體創(chuàng)作往往容易受到文學樣式的限制,這或許是很多一流大師卻只能局限于某一領域獲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若沒有了文體的限制,那么創(chuàng)作便在外在形式上獲得了真正的自由?!锻_彼岸》正是這樣一本力求獲得了真正的文體自由的集子,它既不是散文集,也不是雜文集,多是隨筆類“雜感雜思”。當然,這里名曰隨筆,也猶如英國隨筆家本森在《隨筆作家的藝術》一文中抱怨:“為文學命名,為文學的表現形式分門別類,實在是一件糾纏不清的、令人撲朔迷離的事情,僅僅為了方便才不得已而為之?!保ū旧骸峨S筆作家的藝術》,《倫敦的叫賣聲》,劉炳善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7年11月第1版,第273頁。)自由是隨筆的突出標志,自由也易形成一種散漫的話語風度。且看:
寫人。首篇《皇帝怕老婆》:依據《明史》關于馬娘娘歷史性時間描述的同時,從空間的生命體驗中把握其精神實質,使當下空間的生命體驗與文本的結合成為可能,并成為表達自己“要讓精神到達彼岸”之性情的一種文體樣式。再如《楊永程的人格高度》,作者主要采用描寫的手法來表現人物個性。通過描寫三年困難時期喝豬骨粥一事,突出了楊永程校長一心為公、體恤關愛下屬等美好品質。尤其是一些動詞、形容詞的使用,如“退出”、“依然”、“憔悴”等,更加表現了楊校長高度的精神人格,體現出的是人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真、善、美。
敘事。在121篇隨筆中,作者大量使用適合清楚交代事件發(fā)生、經過、結局的記敘的表達方式。如《荔鄉(xiāng)三怪》,一個為反諷叔父虛榮心而宴請鬼宴的聰明侄兒;一個未上任先約卸任的君子于振昌;一個向魚兒弓腰致敬的釣戇五。正是由于記敘手法的恰當使用,使得這些奇人趣聞不僅令人過目不忘,而且能夠引起我們對生活的感悟,對生命的思考。
說理。無論寫人還是敘事,其實作者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表達自己的“理性歸宿”態(tài)度。而議論或許是直接表達思想認識的最佳途徑,所以議論也是作者采用的重要表達方式。如《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良好的人文習慣》、《文化建設必須協(xié)調發(fā)展》等,正是通過對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的認識和闡述,從而引出對生命的探索——形體應與精神同達彼岸!當然,說理并不都采取純議論的方式,更多的是夾敘夾議,敘事與議論相結合。
《同達彼岸》自由灑脫的隨筆性,使知識與趣味融合一體,讓文本時而活潑生動,時而嚴肅發(fā)省,令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又感悟其中蘊含生命的韻味?!锻_彼岸》一書,可謂是經過心靈的洗禮,實現“去蔽達真”,然后介入當下的現實的好書,無論是民間的益智故事、趣味傳說,還是社會文化現象;無論是個人發(fā)展還是社會發(fā)展,作者都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然后從中去探究、去考證、力圖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力圖與讀者同達生命的彼岸。
作者簡介:梁沛(1967-)男,廣東湛江,講師,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主要從事網絡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