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電視劇《新白發(fā)魔女傳》的熱播,武俠文學又重回人們的視野。說新派武俠的三位大師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想必沒有人會反對。古龍的小說過于另類,人物過于神秘、節(jié)奏過于跳躍、和另外兩位作家寫法差異過大,無法進行比較。就金庸和梁羽生而言,他們各自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女子形象,無論主角與否,個個都立體豐滿,個性鮮明,真的是燕瘦環(huán)肥、各有千秋,一幅百花齊放的美滿。我個人認為,在眾多女子形象當中,以金庸筆下的趙敏和梁羽生筆下的練霓裳塑造得最為經(jīng)典,故在此淺析一下兩女的異同。
關(guān)鍵詞:金庸 趙敏 梁羽生 練霓裳 異同
隨著電視劇《新白發(fā)魔女傳》的熱播,武俠文學又重回人們的視野。說新派武俠的三位大師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想必沒有人會反對。古龍的小說過于另類,人物過于神秘、節(jié)奏過于跳躍、和另外兩位作家寫法差異過大,無法進行比較。就金庸和梁羽生而言,他們各自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女子形象,無論主角與否,個個都立體豐滿,個性鮮明,真的是燕瘦環(huán)肥、各有千秋,一幅百花齊放的美滿。我個人認為,在眾多女子形象當中,以金庸筆下的趙敏和梁羽生筆下的練霓裳塑造得最為經(jīng)典,故在此淺析一下兩女的異同。
先來說說她們的共同點:
一是貌美。金庸這樣寫趙敏:身穿寶藍綢衫,輕搖折扇,掩不住一副雍容華貴之氣。只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為柄,握著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這位蒙古郡主無疑是金書中最美麗的女扮男裝。她的出場,令整本《倚天屠龍記》頓時明媚起來。真的是句句工筆,字字白描,活潑潑地,趣在言外,盡有一種“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的氣韻。相對于金庸而言,梁羽生對人物的描寫功力略顯遜色,他對于女子的外貌描寫一向著墨甚少,就算是絕世容顏的練霓裳,梁羽生也不過寥寥數(shù)語:左右分列,擁著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杏黃衫兒,白綾束腰,秋水為神,長眉入鬢,笑盈盈地一步步走來。廳中群盜呆若木雞,有幾個更是面如死灰,瑟縮一隅,動也不敢動。雖對練霓裳的直接描寫不多,但通過寫旁人的反應(yīng)側(cè)面烘托出練霓裳的容貌,亦是驚為天人。正是這異常美麗的容顏,才是令男人這種簡單純粹的視覺動物一見傾心的外因,也是有著名門正派血統(tǒng)的男主角們能披荊斬棘、為之赴湯蹈火、對抗師尊與社會倫理常識的源源內(nèi)動力之一。
二是聰明。智慧這東西的確令人敬畏,超過標準智商的聰明值會導致一般大眾不能理解,在人們心目中就有妖化傾向。趙敏憑著自己的的聰明才智在江湖上如魚得水、予取予求,甚至已經(jīng)滲透到了政治、軍事的層面,可以說,趙敏身上已不再是女子的小聰明而已經(jīng)達到很多男子都望塵莫及的大智慧的境界。練霓裳是母狼養(yǎng)大,論見識才學自然不及趙敏,她是個極其復雜的個體,但也有一種野獸般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直覺。所以,她們被人嫉妒,被人憎恨,因她們不是循規(guī)蹈矩、溫恭謙良的傳統(tǒng)女子,她們在男人的世界里一爭長短,而且居然比男人更優(yōu)秀,所以她們都背上了“妖女”的罵名。
三是直接?!把眰兺窃跇O端封閉或極端開放的教育下長大,趙敏是王府長大,四處云游結(jié)交異人,她繼承了游牧民族的爽朗和豪放。所以,她會直截了當?shù)貑枏垷o忌她和周芷若誰美,她會毫不掩飾自己對小昭的懷疑,她會在大庭廣眾間吐露對張無忌的愛意,她會調(diào)皮狡黠的說“我本來就是個小妖女,陰險毒辣了,你便怎樣?”好一個直爽坦率的女子,趙敏的心,澄如清水。而練霓裳是母狼乳育,后被她師傅收養(yǎng),純屬“放養(yǎng)”。她們都不是教育的標配,所以自始至終就沒走過尋常路,她們的作風是敢愛敢恨。物以稀為貴,男主角們見慣了低眉順眼的女子,見到她們之后,會被她們的生動所吸引,從而沉淪,無法自拔。
趙敏和練霓裳有很多相同點,也有很多的不同點,以至于她們最終的結(jié)局完全不同。
首先是兩人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趙敏出身在少數(shù)民族的王府,是身份尊貴的郡主,其父身份顯赫,她又深受她父親的喜愛,她父親對她的寵愛程度甚至超過了她的哥哥,趙敏在王府里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倍受矚目和寵愛,所以她的性格是非常積極陽光健康明媚的。而且她成長在一個全是男子的環(huán)境當中,她父親對她的養(yǎng)育方法和養(yǎng)男孩子沒有區(qū)別,這也決定了趙敏的性格中有男性化的一面。而練霓裳不同,練霓裳是母死父棄的孤兒,是母狼乳養(yǎng)的,這就決定了練霓裳的個性中有陰冷、兇殘、暴戾的狼性的一面。加上后來她被凌慕華收養(yǎng),凌慕華又是一個極端的女權(quán)主義者,所以練霓裳長期耳濡目染受她師傅的影響,決定了她性格中有女性化極端膨脹的一面,最終養(yǎng)成了剛愎、孤傲、極端的性格。生長環(huán)境直接決定性格養(yǎng)成,所以孟母才會三遷,趙敏和練霓裳出身不同,生長環(huán)境完全不同,導致了最終兩人性格養(yǎng)成的差異。
其次是兩人的文化水平不同。趙敏是蒙古郡主,出身優(yōu)越,又是她父親的掌上明珠,所以從小博覽群書,讀書能使人明智,她既有漢族女子的文化底蘊和智慧,又少了漢族女子身上的枷鎖。所以她完全懂得什么時候該進,什么時候該退,什么時候該剛,什么時候該柔,什么事情該窮追猛打,什么事情該適可而止,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張無忌一次又一次的誤會她傷害她,但真相大白之后,她不但沒有揪著張無忌的過錯不依不饒,而是大度的原諒了他,讓張無忌又羞又悔又愧,從而更加死心塌地的愛她。而練霓裳被狼養(yǎng)大后被她師傅收養(yǎng)并傳授武功。從她學武功的過程可以看出,她天資聰穎,天賦極高,智商不在趙敏之下。但遺憾的是,她的文化水平不高,注定她考慮問題就不如趙敏通透;練霓裳做事只知進不知退,只知剛不知柔,她不能夠理解卓一航的左右為難,亦不能寬容卓一航的猶豫徘徊,她懂得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卻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她會沖上武當,打傷卓一航的同門,逼得卓一航出手打傷她,待到后來卓一航終于下定決心愿意拋棄一切和她雙宿雙飛時,她卻又不愿意給彼此一個臺階下,最終導致在白雪皚皚,寒風徹骨的天山峰頂這對男女南北遙望,咫尺成天涯!一個紅顏白發(fā),一個一生守候,至死都沒能在一起,白白浪費了一世好年華。
最后是兩人的性格特征不同。這也是決定她們最終結(jié)局差異的根本原因。趙敏的性格頗具男兒風范,她有鴻鵠之志、絕世容顏,堪稱女中諸葛,年紀輕輕率領(lǐng)著一幫奇人異士,闖蕩江湖,幫父親平叛,抓六大派,滅明教,她能獨當一面,巾幗不讓須眉,要不是遇到了張無忌,恐怕她早就大功告成了,無怪汝陽王的三大恨中會有:“只恨敏敏是女兒身!”可見父親對女兒才能的肯定??墒勤w敏的情路,卻一直都是荊棘遍野,鮮血淋漓。堂堂蒙古郡主,金枝玉葉、身份尊貴,卻愛上了敵人張無忌,橫在趙敏面前的,是正邪之溝,是家國之壑,她不是“壞”,而是立場不同;拋開民族仇恨,光情敵也難以應(yīng)付:芷若的楚楚動人,小昭的柔情萬種,蛛兒的情深義重,個個都不可輕視。民族,立場以及世俗的非議,趙敏是先天條件最差的一個。但是她性格倔強,絕不認輸?!拔移銖姟!币痪渎犉饋碛行┤涡缘脑捳Z,也是她的獨特所在。她的世界里沒有“愛你就放開你”這些觀點,所以她不會將張無忌拱手相讓,即便被張無忌誤會羞辱也在所不惜。在濠州城喜堂上,二女爭夫,血濺華堂,硬是把無忌從周芷若手里搶了回來。而且她身上還具備一般女子所不具備的一點特質(zhì):像大丈夫一樣能伸能屈。周芷若殺了殷離之后,將罪名推到趙敏身上,趙敏不在乎身上的冤名,她能夠承受委屈,尋找真兇,等待真相大白的一天,也恰好正是這一點特質(zhì),才讓趙敏成為最后的贏家。練霓裳不一樣,練霓裳雖也坦率豪放,但她是孤兒,為母狼乳大,她的身上有狼的野性,做人做事容易走極端。她一上來就搶了官宦后代、武當首徒卓一航家的巨資,她是陜南的劇盜,她是世人眼中的女魔頭,她是綠林道上最忌諱的人物。其武功之高非常人所想,其手段之狠辣又使人聞風喪膽,然她又是美若天仙風情萬種的少女,江湖上稱她為“玉羅剎”;“羅剎”在佛教中指食人肉之惡鬼,可見她的殺氣和魔氣,“羅剎”的前綴“玉”字,自然是說其美貌,組合起來就是驚艷兇悍之美,美則美矣,然過于陰鷙。在最美好的年華,她遇見并愛上了儒雅、靦腆但卻猶豫、懦弱的卓一航,這注定就是一場悲劇。練霓裳偏激、剛強,卓一航懦弱、遲疑,練霓裳不懂得“過剛者直易折,善柔者方不敗”的道理,她逼卓一航選擇,古語說:情義兩難全,雖然人們最終會在情和義中做出選擇,但問題是人們需要思考掙扎猶豫徘徊的時間,卓一航從小到大接受的是正統(tǒng)教育,遵從的是孔孟之道,圣賢之禮,你要他在短時間內(nèi)背棄師門,離經(jīng)叛道,放下俗世,為愛私奔,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逼得越緊,效果越適得其反。她傷心欲絕,一夜白發(fā)之后性情大變,又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憎恨全天下的男人,待卓一航愿意放棄一切到她面前懺悔時,她又不愿意原諒卓一航,這其中固然有部分原因是她對自己白發(fā)紅顏的外貌感到自卑,但我相信更多的是出于對卓的報復。報復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卓一航固然受到懲罰,一生郁郁寡歡,至死都沒等到優(yōu)曇花開,但練霓裳又何曾快樂過呢?若論委屈,練霓裳比起趙敏受的委屈來,不及十分之一;若論障礙,橫在練卓之間的只有門派觀念、世俗偏見,而橫在趙張之間的,除了門派觀念、世俗偏見,還有國仇家恨和感情戰(zhàn)爭。練霓裳和趙敏,誰更不幸?答案顯而易見!可趙敏卻得到了相對圓滿的結(jié)局,反而練霓裳卻沒有得到。所以練霓裳和卓一航之間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練霓裳過于剛烈決絕的性格造成的,這場悲劇實際上是性格悲劇。
趙敏和練霓裳,無論有幾多相同還是有幾許不同,都是大家心中永恒的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