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檔案】
婁小明,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任教美術,中學高級教師。從教22年來,醉心于兒童美術教學工作,曾在江蘇省各類論文比賽中獲一等獎23次,有一百余篇文章發(fā)表于教育期刊,課堂教學獲江蘇省錄像課評比一等獎。被評為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江蘇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吳江市學術帶頭人、吳江市學科帶頭人、吳江市名教師。
教學時間:2011年3月24日
教學場合:中國名校之光——江蘇省著名小學特色發(fā)展與有效教學現(xiàn)場會
教學對象: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分分合合的策略、步驟、要求和審美標準。
方法、過程:方法:合——分——合;過程:引出課題——分基本型——分分大師——合合大師——分分合合大師——拓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設計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感受到分分合合的審美哲理。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揭示課題
師: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名叫“七巧板”的游戲,它合起來是簡簡單單的正方形,分開來卻有兩千多種變化。(出示七巧板)
師:你能猜出老師合成的是哪兩個字?(將七巧板組合成“分”字與“合”字)
生:分、合。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分分合合的游戲。(出示課題《分分合合》)
二、第一次分合——任意分形
師:在大家手中有一塊正方形的KT板,首先我們可以刻出自己喜歡的幾何形,將剩下的部分貼到正方形的畫框內(nèi)。注意每一塊都要用到,而且不能重疊。請用兩分鐘時間完成。
師: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圓形,或者是保持原來的正方形。(學生操作,教師隨機點評)
師:同學們看,我們隨意地擺放,也能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美麗的形狀。
(教師展示學生作品,用雙手圍成取景框的樣子在上面移動,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各種各樣有趣的形狀,表情隨之靈動起來,有的同學情不自禁地輕聲和同桌交流起來。教師只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作點評。)
三、第二次分合——因形象物
師:下面我們進入分分合合的游戲時間,同學們,你們想成為一個分分大師嗎?分分大師有一把神奇的剪刀,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師:我可以用一條直線把它一分為二,移一移,看!它變成了什么?(教師輕松而快速地將紙剪開,意在讓學生體驗到剪紙的快樂)
生:小鴨子、嬰兒的搖籃車。
師:你的想象力真獨特!
生:小船。
師:是烏篷船吧?(學生會意一笑)
師:我把它轉(zhuǎn)一轉(zhuǎn),像什么?
生:帆船、靠椅。
師:你的想象力很豐富。我再把它翻一翻,像什么?
生:兩個重疊的西瓜。
師:你真幽默!
生:兩個碗,母猴和小猴……
師:剛才老師是用直線來分的,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怎么分?
生:波浪線、折線、撇……
師:撇?是一條弧線吧?。ê⒆狱c頭認同)
師:如果你分一次還不滿意,還可以分兩次???!老師就分了一個“十”字形,然后再擺一擺,像什么?
生:十字路口、窗戶。
師:是電腦中的“視窗”圖形嗎?(生點頭笑)
師:你還有其他的擺法嗎?
(學生演示,擺成“甘蔗”、英文字母“L”。雖然甘蔗的形狀很簡單,但是孩子們很認同,有的還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師:老師還有其他的分法。(演示先折再分的方法)看,它變成了小狗。
師:我們可以用直線來分,也可以用曲線來分;可以分一次,也可以分幾次;可以先折再分,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分。同學們,請你用KT板上面的彩色粘貼紙來分一分,看看有什么新奇的發(fā)現(xiàn)。注意,每一塊都要用上,而且不能重疊。
(要求學生將作品貼在明膠片中規(guī)定的格子內(nèi)。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進行過程性點評:從分的方法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形狀的趣味性進行點評,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教師再次強調(diào)分分合合的基本要求——“每一塊都用上,而且不能重疊”,并且將之貫穿于課堂始終。孩子們的操作也由不熟練、不規(guī)范初步走向熟練、規(guī)范。)
四、第三次分合——因物象形
師:同學們,你們都是合格的分分大師,你們有信心成為杰出的合合大師嗎?
生:能!
師:合合大師能夠從簡單的圖形中發(fā)現(xiàn)各種有趣的形狀,請你猜一猜,老師把它變成了什么?
(教師播放FLASH,以聲畫結合的方式動態(tài)展示變化的過程:圓形——剪刀,三角——青蛙,橢圓形——烏龜,長方形——小狗,梯形——人臉。學生踴躍舉手,情緒高漲。)
師:你能從自己手中的幾何形中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形狀?
生:小烏龜、七星瓢蟲、飛碟。
師:飛碟?多么簡潔,一刀不刻就變成了,真了不起?。ㄍ瑢W、老師大笑)
生:槍、西瓜、鬧鐘。
師:請同學把這些形狀從幾何形中分出來,貼到相應的格子里。請用KT板另一面的彩紙來做。
(要求學生將作品貼在明膠片中規(guī)定的格子內(nèi)。學生制作,教師指導。因為孩子們不斷發(fā)現(xiàn)、思索、制作,始終處于心、眼、手的高速運動中,所以教師有意識地加快了教學節(jié)奏。)
(教師隨機點評:1.有的同學變出了小豬、蝴蝶、盆花、蘋果,真有意思。2.有的同學刻得什么都不像,但是很有趣,也非常好。3.有的同學變出了在日本看到的,拉一下就可以噴出很多彩紙的球。老師都沒有見過,真了不起。)
五、第四次分合——集體綜合運用
師:下面,讓我們進入最激動人心的分分合合大師的爭奪階段。(教師出示范作品)
師:你覺得今天我們接觸的作品美在哪里?和以往的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形態(tài)美、色彩美。
師:還有什么不一樣?
生:造型很漂亮?
師:是怎么漂亮的?
生:很真實。
生:還很有新意。
師:怎么有新意的?
生:有的作品,我們一下子想不出來。
師:那就是創(chuàng)造的魅力。
師:請同學們把用剩下的白色的KT板組合起來,大家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生:一艘船、一個人、米奇、球門、怪物……
師:請同學們討論好分工,將作品貼到最大的方框中去。比一比,哪一組的作品簡潔、生動、有創(chuàng)意。
(要求學生將作品貼在明膠片中規(guī)定的格子內(nèi)。學生制作,教師指導,強調(diào)小組合作意識,控制時間進程。)
師:要是同學們把所有形體都用上,桌子上變得干干凈凈,就表示你們成為一名杰出的分分合合大師了。
(孩子們馬上檢查自己的作業(yè),看是否符合要求。)
(教師逐一將每一小組的作品掛在事先做好的架子上。有些小組同學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加快了制作的速度。教師將全班同學作品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制作的方形畫框,組合成一個長方體的宮燈。教師關上燈,教室里頓時暗了下來。隨后打開宮燈,同學們被自己的作品感染了,都發(fā)出了驚嘆聲,有的同學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伸出小手想要觸摸自己的作品。)
師:你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
生:小魚,很可愛。
生:小鳥,好像在展翅高飛。
生:怪獸,可神氣了!
生:仙鶴,非常特別……
(孩子們發(fā)言特別踴躍,爭先恐后地匯報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
六、適度提升——尋找生活中的分分合合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分分合合,就好像是這個橘子,分開來就可以組裝成一個美麗的拼盤。(教師剝開橘子,進行拼擺)
師:(教師出示圖片若干)同學們,你們能夠發(fā)現(xiàn)這些圖片中分分合合的規(guī)律嗎?
生:adidas的標志,合起來是一個三角形。
生:地球,各大洲合起來是一個圓形。
生:太極,分開來像兩條魚的形狀,合起來是個圓形。
師: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的分分合合嗎?
生:拼圖,折疊椅,地磚……
生:分分合合尋大義,總在這方天與地。(聽課老師覺得好奇)
師:你說的是什么意思?能解釋一下嗎?
生:這是動畫片《三國演義》中的歌詞,就是說三國的故事也是分分合合的。(老師們發(fā)出驚訝聲)
師:這位同學真會觀察。是呀!同學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分分合合的事物,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再見!
(下課了,孩子們還處在興奮的情緒中,圍著宮燈,評價著自己心儀的作品,遲遲不愿離開教室……)
(婁小明,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2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