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項接收性技能,聽是人們交流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聽力受到其基礎階段學習和訓練未完全到位的影響,英語能力普遍很差,這一點筆者在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中深有感觸.為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靈活運用多種訓練方法,多方面、全方位的加強訓練,培養(yǎng)英語聽力興趣及學生的聽力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最基本的四項基本技能,聽是英語聽說成功的第一步。沒有英語的聽力基礎,就沒有后面的英語說與寫。筆者從多年的觀察和分析中不難看出聽力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卻又是比較薄弱的基本技能。當今高職聽力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學生以內容為中心的直接獲取信息的能力上。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如何能夠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對個人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1.高職學生英語聽力存在的問題
1.1用于聽力學習方面的時間較少,聽力訓練的量不夠
由于學校平時的英語測試是以筆試為主導,占據(jù)試卷的絕大部分題型以筆試為主。以百分計量的試卷,得60分為達標要求,這樣就會造成許多學生忽視,有的甚至放棄聽力這部分的訓練,轉而把絕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應付筆試上面,諸如背單詞、做模擬試題等等,以獲取更大的達標概率。
1.2在學生基礎階段的學習中,語音和語法等方面都存在較為嚴重的障礙
很多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很糟糕,根本無法正確判斷聽力材料中的相關語音信息的準確意境.大多數(shù)都是瞎猜,材料中所聽到的信息和自己已經存儲的信息很難匹配.,由此很難弄清材料所表達的意境和內容。
1.3詞匯量極其缺乏
詞匯量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切訓練的基礎,聽力自然也不例外。每一個對話、語段、語篇都是由句子組成,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正是詞或詞組。有的同學詞匯量太??; 有的同學聽不出介詞、副詞、冠詞、助動詞、連詞等一些弱讀的一帶而過的詞,有的同學不知道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詞匯上的區(qū)別,學生沒有一定的詞匯量,整個聽力活動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1.4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缺失
缺少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是學生聽力理解的很大一個障礙。多數(shù)學生知識面狹窄,對英、美等國的歷史文化以及國內外時事知之甚少。試題中包含的人物對話材料,由于缺乏背景知識的鋪墊、不了解中西方生活習慣的差異,導致理解偏差現(xiàn)象非常嚴重。
2.針對以上關于對英語聽力現(xiàn)狀的分析,筆者提出幾點對策
第一、要多渠道深入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幽默、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盡量用形象的手勢、表情和動作制作情景;還可利用其他授課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必要時結合關鍵性內容在黑板上寫簡單的英文。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聽的理解能力。選擇一些語言生動、趣味性濃的對話和故事使學生對聽力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講解重點詞匯和語法知識。
有目的地學習與聽力有關的詞匯和語法,為學生選定一些相關的有效詞匯和語法,跟學生講清訓練的方法和困難所在。在正視困難,刻苦訓練的前提下,依靠這些核心詞匯,慢慢將聽力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因此,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要特別注意這些詞匯和語法現(xiàn)象的積累。廣泛閱讀和瀏覽與聽力考試形式有關的英文材料,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確認和回憶所學過的核心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知識,慢慢地去積累和沉淀,而隨著積累的增多,為聽力訓練和考試所作的準備也會更充分了。同時要掌握相當?shù)?,能活用的詞匯。許多學生喜歡孤立地背一些單詞,須知:在沒有任何語境之下的單詞,是一些毫無意義的發(fā)音單位,最多加上一些漢語的注釋。而在聽力中能活用的一些詞匯,是首先要通過閱讀和聽力訓練的途徑獲取的,至少是檢驗過的,并且最終確認記憶后,又能回歸到閱讀和聽力訓練中能加以活用的詞匯和相應的語法結構。
第三、精選聽力材料,聽、說、讀、寫四者結合。
要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找到學生所需要的聽力材料,首先要對學生的聽力基礎有個正確的判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一些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和科普常識等方面相關素材,將精聽和泛聽相結合,將聽、說、讀、寫四者相結合。選擇的材料合適,就不會因為過于簡單而流于形式,也不會因為太難而無法實施。精聽與泛聽,在不同時期有所側重,而在適當時期有效結合,聽力水平就會大大提高。另外,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yǎng), 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用聽力材料來讀,或是教師讀,學生寫,或是用聽力材料的主題延伸出即興演講,都能很好的達到訓練的目的。人只要交流就會有聽有說,與他人交流就是一種聽力訓練。英語聽力的提高離不開日常的對話交流。我們不能單純?yōu)榫毬犃Χ毬犃?,而要把聽力的訓練和口語訓練結合起來。朗讀也是訓練聽力的一種好方法,但許多學生忽略了朗讀對聽力的影響,朗讀中可以記住很多生詞,以后再聽到就會不陌生。
第四、進行聽音強化訓練。
熟悉語音知識,認真學好音標,堅決過好音標關音標是基礎,它直接決定著單詞讀音的準確與否。良好的語音基礎,對聽力水平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始階段,有的學生難以聽懂的原因之一是對某些音素難以辨別清楚;對于單詞單獨發(fā)音和在句中發(fā)音的差異現(xiàn)象不了解。通過反復訓練,學生的語音障礙逐漸克服。
第五、要進一步擴大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在聽力理解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學習英語必須懂得一定的英美歷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一些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學生不懂得感恩節(jié)、復活節(jié)、愚人節(jié)等,就會對聽力材料茫然。對英語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聽者對語聲的依賴, 增強其描述策略能力和推理策略能力,進而正確地理解聽音材料英語的背景知識涉及面廣,除了對聽力材料中的背景知識要進行詳細介紹外,老師鼓勵學生博覽群書,用心去了解、掌握、積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識,以增加對所聽材料的熟悉度,進而更準確地理解所聽內容。背景知識對提高英語聽力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第六、找出適合自己的聽力方法。
捕捉重要信息,能否找出正確的并適合自己的聽力方法,正確推理判斷生詞無疑是影響聽力的最大因素。對于拼音文字的英語來講,其詞匯的讀音和拼寫有內在的規(guī)律和相互關聯(lián)性。記憶單詞最有效的方法是按讀音規(guī)則進行記憶,邊讀邊記。聽力材料中那些根據(jù)上下文情節(jié)猜出來的詞匯不必講解,而根據(jù)語境很難判斷出詞義的為重點詞匯。聽力訓練開始前要講解在聽力材料中的具體詞義和用法,不必引申過多。
對話或短文回答問題。要根據(jù)問句的不同疑問詞來確定不同的聽的重點。
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需持之以恒。針對高職學生現(xiàn)狀,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生聽力的發(fā)展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運用一切可用資源, 特別是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的。教師們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分層次、個性化、自主式的”的教學理念,遵循聽力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選擇以合適的聽力材料,逐步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聽力基本功,同時在聽力理解過程中,教會學生運用一定的聽力技巧。進而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引導他們運用基本的聽力技能,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聽力理解的目的。 [科]
【參考文獻】
[1]李海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訓練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8).
[2]陳梅花.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