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數控機床的爬行現象進行了分析,建立了爬行現象的力學模型,提出了消除爬行現象的措施。
關鍵詞:數控機床 爬行 低速運動數控機床在低速運動下會發(fā)生時快時慢時走時停的爬行現象,影響加工表面的加工質量,表面粗糙度及定位精度。數控機床爬行還會造成磨擦副的加速磨損,影響機床零件的使用壽命,縮短刀具的使用壽命,機床導軌爬行嚴重時,甚至使機床喪失加工能力。因此,數控機床在低速下的爬行問題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1-4]。
1.爬行現象的定義爬行廣義的是指運動部件非勻速運動,如圖1所示。在機床的進給運動和調整運動中,由于運動速度很低,通常出現如圖1形式的爬行,即時走時停形式的運動,也就是所謂的粘滑運動[5]。這種形式的爬行在機床中較為常出現,所以我們通常所指的爬行,主要是指粘滑運動。圖1爬行的兩種形式
2.爬行現象的力學模型[6-7]
由于爬行現象實際上就是一種摩擦自激振動現象,為對其系統(tǒng)進行分析,可以將數控機床進給系統(tǒng)簡化為單自由度系統(tǒng)模型。各軸之間傳動看成彈簧剛度的串聯,而阻尼重點考慮導軌和工作臺,忽略其它次要因素,這樣就將復雜的系統(tǒng)簡化為單自由度系統(tǒng)。物理模型如圖2所示:圖2爬行現象的力學模型
v0——驅動速度;k——系統(tǒng)剛度;c——系統(tǒng)阻尼;m——移動部件的質量;x(t)——移動部件的位移;(t)——移動部件的速度;F——摩擦力
根據圖2列出動力學方程:
m+c(-v0)+k(x-v0t)+F=0 (1)
解此方程并推導出機床爬行的臨界速度公式:
vc=ΔF4πξkm(m/s) (2)
式中:ΔF——靜動摩擦力之差(N)
ξ——振動系統(tǒng)的阻尼比
m—運動部件的質量(kg)
從公式(2)中可以看到影響機床爬行的幾個因素有:系統(tǒng)剛度,動靜摩擦力之差,移動部件的質量和系統(tǒng)中的阻尼。
(1)傳動剛度的影響
重型數控車床縱向進給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剛度越大,臨界爬行速度越低,爬行現象越不明顯。
(2)ΔF的影響
工作臺與導軌之間的動靜摩擦系數之差是產生爬行的根本原因,差值越大,臨界速度越高,越容易出現爬行現象。
(3) 移動部件質量的影響
工作臺質量對爬行的影響比較復雜,一方面它可以降低臨界爬行速度,勻化速度波動防止爬行;另一方面質量越大慣性力越大,運動中的摩擦力越大越易出現爬行,實踐證明后者的作用要大于前者。
(4)系統(tǒng)中阻尼的影響
重型數控車床縱向進給系統(tǒng)中的阻尼是保證運動平穩(wěn)性的根本原因,阻尼越大吸振性越好,越不容易出現爬行現象。
3.爬行現象的預防措施
(1)提高傳動系統(tǒng)剛度
系統(tǒng)的剛度包括軸的抗彎剛度和抗扭剛度,齒輪的嚙合剛度以及軸承的剛度等,而系統(tǒng)剛度就是各個剛度的串聯結果,串聯的剛度大小取決于最小的剛度,因此應提高剛度最小的部分,縮短傳動鏈。合理分配傳動比,盡量采用降速傳動。對于絲桿螺母結構應加大絲桿直徑,采用整體螺母,提高螺母的接觸剛度和傳動剛度。在液壓傳動系統(tǒng)中,應縮短油缸行程,減少油缸容積,增大油缸直徑,防止空氣進入,避免爬行。
(2)減小動靜摩擦系數之差
當導軌面上缺油或者導軌面上用油不當時,導軌表面潤滑油不能起到充分的潤滑作用,就會出現爬行現象。所以在選用潤滑油時應選用粘度和油性較好的潤滑油,同時應對導軌進行定期的潤滑,這樣才能減少爬行現象的產生。
(3)零部件的裝配精度過差
機床上傳動系統(tǒng)零件裝配精度不高,出現偏心時,系統(tǒng)在低速情況下就會出現爬行現象。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精度,找出影響裝配精度的重要零件,對其進行調整或者重新組裝使裝配良好,減少零部件的摩擦阻力,消除爬行。
(4)高速轉動件未做動平衡
機床上的高速轉動零件未進行動平衡,導致在電機轉動或高速轉動零部件轉動時出現動態(tài)不平衡,從而導致爬行現象發(fā)生。通過對電機轉子或高速轉動部件進行動平衡,消除機械振動的因素,或者將電機底座或高速轉動零部件填裝橡膠、羊毛氈等軟性材料起到減震的作用,從而消除爬行現象的產生。
4.小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爬行現象的定義,爬行現象的力學模型及爬行現象的主要參數。并根據爬行的基本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影響爬行的各種因素,提出了消除爬行的措施。(作者單位:鄭州華信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循介.中國機床工業(yè)六十年發(fā)展中的主要經驗教訓[J].WMEM,2009(5):64-67.
[2]尹明,張曉鋒.數控機床進給系統(tǒng)產生爬行的機理分析[J].機床與液壓,2007,35(12):82-83.
[3]楊延水,董傳軍,孫學斌.數控磨床工作臺爬行現象淺析[J].金屬加工,2009(5):68.
[4]楊麗敏.國內外重型數控機床的技術對比與發(fā)展[J].金屬加工,2010(7):17-19.
[5]于英華,徐平,劉大木,機床低速爬行研究現狀及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23(2):243-246.
[6]于英華,徐平.機床低速爬行參數的測試與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1998,17(6):606-609.
[7]袁秀平,劉建亭,張洛平,李鶴一.數控機床低速爬行實驗系統(tǒng)的驗證[J].機電工程,2002,19(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