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歷年我省高考英語試卷,聽力題多年來一直高居17%的比例,合計20分,這一題型的設置體現(xiàn)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目標。但目前我們對學生聽力的培養(yǎng)大都停留在順其自然的階段,當然如果平時教學中將過多精力投入聽力題型上,勢必走入舍本逐末的誤區(qū),收效也不會很大。
如何從教學策略上提高英語聽力,將英語聽力的提高目標分解到日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在此將自己平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做如下論述,以求拋磚引玉。
一、重視對學生基本聽力素質的培養(yǎng)
聽力素質不單指學生聽的能力,更取決于學生說的能力,即
口頭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學生首先得具有敢于用英語說出自己思想的勇氣,而這一勇氣不會“橫空出世”,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多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有說出來的沖動,同時依托詞句的教學積累,使學生有說出來的自信。另外,教會學生正確發(fā)音,也是學生說的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不可小覷的方面。這些方面訓練不足,對學生聽力的提高將構成極大的障礙。
1.強調朗讀的重要性
早讀英語時,要求學生以朗讀的方式去讀,切忌默讀或低聲吟誦式的讀法,同時要求學生帶著語氣、語調去讀,使學生在享受抑揚頓錯的過程中,揣摩英語口語的語速和節(jié)奏,使學生最大限度地適應英語聽力材料的語速和節(jié)奏。這一做法的起初階段不要過分強調學生將每個詞都讀得字正腔圓,否則會影響學生的朗讀熱情,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首先讓學生讀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2.先“聲”奪人法
一個生詞包括讀音、拼寫、詞性、語境四個基本方面,在教授新單詞的過程中,我的順序是先讀音,后語境和詞性,再拼寫,這是針對英語學困生的輔助和糾正策略。因為不少英語學困生在應試模式下,遇到生詞時習慣于條件反射地先記單詞的拼寫,這樣即使很快記住了單詞的拼寫,也很容易忘記,而且極易將拼寫相近的單詞混淆起來。首先對學生輸入語音模塊,用語音刺激大腦,使學生對每個單詞建立準確清晰的聽覺印象,使聽覺理解能力內化成學生的本能,做到聽英語時能與聽力材料形成迅速鏈接,而
不是帶著音節(jié)在腦海里找單詞。
二、用多種手段訓練學生的聽力
1.加強詞匯訓練
當學生熟練掌握了單詞的讀音、拼寫和語境等基本要素后,
并不意味著聽力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學生所掌握的固定詞組和句型的數(shù)量也是聽力障礙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良好的聽力素質首先要求學生對字、詞、句有著快速的反應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僅憑反復聽力操練未必就能獲得,在日常練習中,我們可以將這一目標分解到閱讀訓練、寫作訓練、口語操練等多種練習形式中去,歸根結底,聽、說、讀、寫、譯五種基本能力目標都是一致的,是相輔相成的。
2.多操練,跟讀聽力原文
通過日常規(guī)律性聽力訓練,使學生適應聽力材料的語音、語
調和語速,一本聽力材料可以多次循環(huán)使用,先做為裸聽的材料,一遍過后,可以作為視聽的材料,即要求學生看著原文聽,或者可以作為讀聽的材料,即要求學生邊聽邊試著跟讀,對于聽力材料中的一些常用句式和日常交際用語,應該予以突出提醒。
三、培養(yǎng)學生高考聽力應試技巧
對學生聽力技能的檢測,除了考查考生的基本聽力素養(yǎng)外,
同時還考驗了學生的聽力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因此教學中從技巧和心理方面去解密聽力材料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面。筆者認為,以下幾點不得不加以提醒:
1.提醒學生考前幾分鐘最好聽聽錄音,做個熱身
聽力考試時及時做好有效的備忘記錄,如:針對when,where,
who,what,why,how(how long how far...)等問題的簡單記錄。充分利用聽力開始前的時間以及各大題和每小題之間的間隔時間,快速瀏覽題干和選項,揣摩聽力材料的話題,并帶著疑問去捕捉有用信息,做到“心中有數(shù)”,應對自如。
2.要用英語句式思維
切不可將每個句子或對話譯成漢語,更不可對某個單詞或句子“鉆牛角尖”,而應全盤考慮,學會理智地取舍,抓住整體內容是關鍵。
3.聽力測試時要對句子及通篇文章進行歸納、整理、分析、
判斷
在抓住文章或句子大意的前提下,根據(jù)上下文通達情理以及英美語言習慣、習慣用法、語法結構等進行有效的、積極的邏輯思維,特別是回答像“What is the attitude of sb towards sth?”類型的問題更是要從全文去理解。
4.聽力測試完了不要急于做筆試部分,要趁熱打鐵,抓緊再復查一遍,但檢查時除非發(fā)現(xiàn)明顯錯誤,否則不要輕易改動答案
因為,很多時候第一印象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改反而會錯。
學習英語的目的重在交際,聽力題型是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輸出性考查,聽力教學貴在堅持、貴在得法,有待于師生不斷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弘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