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牙兒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見微知著反映了中國三四十年代婦女悲慘的命運,感人至深;根據(jù)該小說改編的電影對原著的把握很到位,電影通過演員的表演、導演的調(diào)度等很好地詮釋了小說的精神特質。
關鍵詞:月牙兒;老舍;小說;電影;命運
作者簡介:李季,西南大學電影學碩士,方向:電影美學。
[中圖分類號]:I23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7-0248-01
老舍先生的《月牙兒》,是一篇描寫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母女倆,被生活所迫最終淪落風塵的故事。他以無比深沉的筆觸,揭示女主人公心理的變化歷程,借助她們破碎酸楚的心,發(fā)出了撼人心魄的呼喊。文章將母女兩代人的命運刻畫得入木三分,講盡了中國三四十年代女子凄涼的一生,以及千萬如月牙兒般的女子,無法抵抗的悲劇命運?!对卵纼骸肥亲钅芨惺芾仙峒毮伒囊徊孔髌?,老舍先生在對黑暗社會強烈譴責的同時,還有對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最不忍的批判。
作者有著極其悲切的抒情基調(diào),“月牙兒”是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也是主人公的象征,同時是文章的抒情線索。月牙兒是一個極其普通、尋常的百姓形象,有中國女人特有的隱忍、負重,她有過微弱的抗爭,有過少女單純情意,有著面對無奈現(xiàn)實的頹廢,更有永不泯滅的“善”意。這和許多名作中的妓女形象是不一樣的:她不同于中國古代那些才藝雙絕的妓女形象,沒有琵琶女嫁作商人婦的善終,也沒有杜十娘的憤而投江之勇;她更不同于不顧性命捍衛(wèi)最后一道防線的羊脂球?!霸卵纼骸苯朴谝粋€沒有個性,隨著生活的逼迫,奉行“這一切都是命”的女性,而這,卻正是無數(shù)舊式暗娼的心理真實寫照。她的典型,在于她明確的代表性。
月牙兒有過抗爭,寧可不顧母親后半生的安康,也不愿走上那條路,然而當她漸漸向那條路靠攏時,她的心里是明白的,最后一步只是遲早,不過是盡量拖延罷了,“婦人只有一條路走,就是媽媽所走的路。我不肯馬上就往那兒走,可是知道它在不很遠的地方等著我呢。”雖然情感上她不愿接受,而事實上她已經(jīng)認同這種生存方式,她心理上是有了準備的。因而胖校長的侄子順利買走她的第一次并不意外。
“我后悔,我自慰,我要哭,我喜歡,我不知道怎樣好”,“他供給我吃喝,還給我作了幾件新衣。穿上新衣,我自己看出我的美。可是我也恨這些衣服,又舍不得脫去。”月牙兒內(nèi)心是矛盾,“后悔”與“喜歡”并存,她深知自己行為的可恥,卻離不開這優(yōu)裕的生活,虛榮心與貪圖安逸之心,輕易地將她擊敗。
“我不想再這樣掙飯吃,飯是實在的,實在地去掙好了。可是,若真掙不上飯吃,女人得承認自己是女人,得賣肉!一個多月,我找不到事做。”
“肚子餓是最大的真理?!?/p>
月牙兒說的,是實話。但是,也是借口。生活的困苦艱難是現(xiàn)實,不愿走邪路也是事實,任何人都愿意體面干凈的掙錢,但是這是有前提的,沒有能力,就沒有體面干凈掙錢的資本。月牙兒也明白,自己什么都不會,掙干凈輕松的錢,自然也就只是想想罷了。她給的理由是“找不到事做”,似乎倘若有別的事做,她便不會做這行。然而她自己也說了,襪子她是不愿洗的,洗襪子與賣身之間,她更愿意選擇賣身,因為這相對輕松,利潤也高,所謂名節(jié),是一種當不了飯的東西。一個人一旦將墮落作為了退路而不是禁路,那么墮落便只是遲早的事。因此月牙兒走出最后一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月牙兒》中,老舍的語氣一直是淡淡的,婉約的,沒有魯迅筆下祥林嫂般的濃濃悲劇氣氛,沒有激越的論辯、吶喊,沒有憤怒得直叱,字里行間,只充溢著無可言說的凄涼。
月牙兒從一個不諳塵事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單純而熱烈的少女,最后被迫從妓,這一切都在作者平靜的詞句中演繹?!白髁艘簧硇滦蓄^,上了市”。這含蓄的表達,更能傾露作者對月牙兒的同情、憐惜。含蓄中蘊藉明朗,含蓄里同樣難掩沉痛和悲憤。
結尾處,作者更為犀利的一筆是,新官兒發(fā)誓要干些政績,立志將暗娼掃盡,儼然新官上任浩然正氣,然而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妓女卻依然可以照舊營業(yè)!這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一九八六年,《月牙兒》被搬上熒幕。電影的開始,是略顯生硬的配樂。畫面上不時出現(xiàn)的劃痕,后期制作的粗糙,都在告訴我們這是一部老電影。在今天看來,這部老電影的技術層面已經(jīng)落后了許多,然而它在對作品的把握與人物表現(xiàn)上,卻仍是十分值得我們贊嘆的,片中主人公宋丹丹的表演深入人心,電影進行到女校長公布“第一名,韓月容……”時,宋丹丹演的韓月容從陽光下走出來了,她微笑著,羞澀地抬起眼睛,嘴角勾起的甜甜的笑。清純的女學生和燦爛的陽光各占據(jù)一半鏡頭。這時的韓月容仍是一個帶有骨氣的女子,直到和高同居,雖是一身婦人裝扮,卻仍是掩飾不住眼角的清純;直到原配夫人找上了門要求歸還丈夫,韓月容說:“我什么也不知道……”時,仍是柔聲細語,傳統(tǒng)的古典溫柔;直到韓月容知情后離開了這個男人,她仍溫柔如水,仍堅持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骨氣,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招工的陷阱,長長的等待工作的隊伍,酒樓里彌漫的胭脂氣,招待生與顧客們的調(diào)笑,紳士們虛偽的嘴臉,游動不安的手,甚至是黑暗中勢力的狗都讓韓月容見識了這個社會的真面目,明白了生存的艱難饑餓的痛苦?,F(xiàn)實與理想中的差異讓韓月容徹底絕望,畫面上,黑夜中一個女子瘦弱的身影,無助,絕望的眼神……宋丹丹演繹的讓人心疼。
輕生未遂后的韓月容,已經(jīng)被社會收服。她明白一條真理:吃不飽飯是要餓死人的,不賣肉,怎能活下去?韓月容便開始了自己的營生,痛過,惡心過后,韓月容便放下學生的矜持,憑著美貌和潑辣混跡與這個社會。以前的柔聲細語褪盡,取而代之的是大聲喧鬧,大膽的與顧客調(diào)笑,周旋與嫖客與巡警之間。這時的韓月容,濃妝艷抹,散漫慵懶的身體隨便地靠在墻上,手里純熟的點起一支煙,用不睨的眼神和顧客討價還價;穿著肚兜,與男人們喝酒劃拳,叫囂,瘋狂……這還是以前那個在陽光下燦爛的韓月容嗎?舊社會把人變成鬼。很對。
現(xiàn)實是殘酷的,“饑餓”也是殘酷的,為了吃飽飯,她們是可以不惜一切的,這是人生理的本能反應,一切的改變或是仇恨皆源與此。
電影與原文保持著同樣一個結尾:月牙兒被送到了監(jiān)獄里,而經(jīng)歷了那些風雨與摧殘之后,她深刻地認識到“獄里是個好地方,自從我一進來,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經(jīng)驗中,世界比這并強不了許多”,于是她甘愿在此了結一生。
月牙兒入獄后母親將如何生存,月牙兒境況又當如何,老舍先生沒有再講,而結局已經(jīng)沒有懸念。這種悲劇是一種必然,源于社會,也源于自身。
參考文獻:
[1]、老舍. 老舍文集[M]. 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8
[2]、電影《月牙兒》,1986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