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我國經(jīng)濟社會高速發(fā)展變化的形勢下,處于人生轉型關鍵時期的大學新生面臨著生活、學習以及人際上的巨大困惑。通過分析他們的心理困惑,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便他們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關鍵詞:大一新生;心理困惑;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7-0162-01
大學新生適應性包括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三個方面的適應狀況[1]。對于剛剛跨進大學校門的新生來講,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諸多的不適應,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措施,他們將很難適應新的生活,極易產(chǎn)生種種心理矛盾。
一、新形勢下大一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學習、工作和戀愛之間的矛盾
剛剛進入大學的他們,由于處理不好學習、工作和戀愛之間的關系,會出現(xiàn)很多心理困惑。來到大學這個新環(huán)境,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對大學學習的認識偏差、競選各種干部的壓力感、對戀愛問題的不確定等,這些會在同一時期到來,往往會導致他們顧此失彼,對自己做出錯誤的定位。
(二)自我獨立意識和依賴性之間的矛盾
大一新生的年齡階段正處于成年早期,美國心理學家霍爾(G.S.Hall)將這一時期描述為由“疾風怒濤”到“相對平穩(wěn)”。這一時期,它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想要獨立,但由于長期以來對父母的依賴卻又不能獨立。這種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相對不成熟往往會使他們感到力不從心。
(三)中心角色和普通角色之間的矛盾
由于我國高考制度的存在,能夠進入同一所大學的新生,他們的程度應該是相當?shù)?。高中階段都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家長眼里的“乖孩子”。進入大學以后,當他們看到大學是一個群英薈萃的地方,自己已經(jīng)不是昔日老師同學的焦點。這種由中心角色轉為普通角色的失落感也會使他們產(chǎn)生自卑、孤獨的負性情緒。
(四)對外交往和對內(nèi)交往之間的矛盾
進入大學以后,他們的人際交往對象由原來狹窄的朋友圈轉變?yōu)閬碜匀珖鞯氐睦蠋煛⑼瑢W。由于地域文化、風俗習慣的差異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xiàn)危機。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些情況,他們想與他人交往但又不知如何與他人交往。這種矛盾心理的產(chǎn)生不容忽視。
二、新形勢下大一新生常見心理問題原因的分析
對于大一新生存在的種種心理困惑,教育環(huán)境及方式的改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以及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與其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一)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差異
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模式的改變。大學的教學模式不同于高中,高中階段有固定的授課地點、老師的督促管理。而在大學,學生大多是自由的,沒有老師的束縛,除了上課時間,學生的學習大都靠自己的努力。其次,評價標準的多元化。高中階段對待學生的評價標準僅僅是考試成績。而大學注重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他諸如交際能力、藝術修養(yǎng)等方面同樣受到了較高的關注。
(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注較少。這種教育的片面性在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特殊階段的大一新生中表現(xiàn)的比較突出。首先,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大一新生剛剛進入大學,生理年齡雖已成人,由于中學階段很少接觸社會,心理上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其次,認知能力的欠缺。從高中跨入大學,緊張的高中生活結束后,對他們而言是學習革命的解放。進入大學之前幻想著大學里的種種美好,進入大學以后現(xiàn)實與理想的偏差,使他們不能很好地認知現(xiàn)實環(huán)境,這種認知能力的欠缺也會使他們感到茫然。
(三)誘因的干擾
現(xiàn)階段,大學相當于一個“亞型社會”,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里存在著很多誘惑因素。網(wǎng)絡的影響尤為突出。大學里的學習生活相對比較寬松,存在很多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一些學生禁不住網(wǎng)絡的誘惑,成為了“微博控”“偷菜狂”“發(fā)帖癖”“游戲狂”,正常的生活受到影響,長此以往產(chǎn)生種種心理困惑。
三、大一新生心理困惑調(diào)適和對策建議
宋斐指出新生問題根本說來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心理發(fā)展遇到的一種必然。雖然在半年或一年內(nèi)能夠適應大學生活,但為了幫助大一新生更快更好地度過適應期,社會的支持、學校的教育以及學生自身的心理調(diào)適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一)增強社會支持水平
社會支持是指一個人通過他的社會聯(lián)系如家庭成員、親友、團體、組織支持和幫助,所獲得的能減輕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tài)、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精神和物質力量。有研究表明,大學新生感受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與他們的學校適應水平呈正相關。因此,對于大一新生常常遇到的心理困惑,來自社會方面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具體做法可以依照個人輔導的方法,即根據(jù)學生個人情況作出初步評估,然后制訂計劃進行指導。通過家庭成員或者其他社會支持的力量來幫助大一新生走出困境。
(二)豐富學校教育方式
對于大一新生所遇到的種種困惑,學校的干預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首先,在大一新生剛入學之際開展大一新生心理適應方面的講座,幫助他們理智地分析自我以防止出現(xiàn)心理困惑。其次,鼓勵高年級學生和他們進行交流,以他們的經(jīng)驗教訓作為學習材料,使大一新生能夠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最后,依據(jù)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開展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之余,對他們的心理進行間接的教育。
(三)引導學生合理定位
首先,大一新生應該正確地認知自我,從高中時期的佼佼者變?yōu)榇髮W里的普通學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關鍵是他們?nèi)绾握曔@一問題。其次,他們應該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消除優(yōu)越感的同時還應該摒棄自卑感。最后,面對挫折要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應對,任何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都會有不同的結果,最終導致不同的情緒心理。
參考文獻:
[1]、趙富才.大學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9,(4).
[2]、宋斐.大學新生適應問題與教育干預模式探討[J].東北大學學報,2007 ,9(2):169.
[3]、[4]、陳君.大學新生的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問題探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4):69-72.
[5]、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9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