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中國菜肴現(xiàn)有的英譯版本入手,分析其是否符合菜肴的翻譯要求,能有效傳遞漢語菜名所要表達的信息,最后總結(jié)出中國菜肴英譯的基本策略和翻譯時應(yīng)避免的問題。
關(guān)鍵詞:中國菜肴;英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 H315.9[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7-0150-01
1、引言
中國是眾所周知的餐飲文化大國。 但同時,名目繁多的菜肴也給其英譯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例如筆者曾在西安市“魏家涼皮”店內(nèi)發(fā)現(xiàn)搟面皮被英譯為 “steamed cold noodles”, 大家所熟知的例子還有把粽子譯為 “rice dumpling”. 如此譯法不僅完全違背了翻譯時的“忠實”原則, 而且讓不熟知中國飲食文化的外國人會一頭霧水,不利于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本文試從現(xiàn)有菜肴的英譯入手,分析其是否符合菜肴的翻譯要求,最后總結(jié)出中國菜肴英譯的幾個基本方法。
2、中國菜肴的英譯
2.1 、中國菜肴的英譯原則
任何種類的翻譯都應(yīng)該以某一理論作為翻譯的指導(dǎo)和依據(jù),菜肴翻譯也不例外。菜肴英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傳播中國的飲食文化,但如果菜肴名稱中包含太多的文化因素,不利于實現(xiàn)英譯的忠實時,只能舍棄文化因素,追求功能上的對等,即是否某一菜肴的英譯可以讓西方人士看到后一目了然,知道其主要食材,口味等。劉琪也認(rèn)為,“菜肴英譯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信息, 因此在翻譯中應(yīng)該優(yōu)先考慮忠實,對等原則”(劉琪, 2006:65)。同時,英譯時,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要注意對“簡潔”的要求。因為菜譜的印制、設(shè)計及裝幀都是十分考究的,一般沒有太多的空間位置去容納冗長累贅的英譯文。簡言之,就是要直入主題,開門見山地點明菜肴的原料和烹調(diào)方法。
2.1.1 、直譯法
直譯法是指根據(jù)菜肴的烹飪方法,主料,配料,口味等直接譯出菜肴的名稱。紐馬克認(rèn)為“如果直譯可以產(chǎn)生功能對等,那么其他一切譯法都是不可取的”(紐馬克2001:137)。直譯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簡潔,忠實地傳達出菜肴的主要內(nèi)容,風(fēng)味等,讓食客一目了然。符合菜譜翻譯的原則。這種譯法主要適用于一些看到菜名即能知道其主料,配料,口味等的菜肴,以家常菜居多。
(1)烹調(diào)方法+主料+配料
白合蒸南瓜steamed pumpkin with lily
橄仁炒角松fried fish floss with olive seeds
燒辣椒蒸茄子steamed eggplant with burnt pepper
(2)烹調(diào)方法+主料+配料+style
葡國燒肺肉braised sirloin,Portugal style
北京烤鴨roasted duck,Beijing style
川叫、燒蹄筋braised pig tendons, Sichuan style
(3)主料+配料+器皿
荷香風(fēng)干魚 dried fish in lotus leaf
紙鍋牛蛙燜絲瓜stewed bullfrog with towel gourd in paper pot
干鍋蘿卜臘肉 smoked pork with turnip chips in hot- pot
(4) 口味+主料(+配料)
香辣雞丁 spicy chicken dice
乳香魚嘴 milk-flavored fish lips
美味辣酒煮花螺 spiced river snails with wine (文月娥,2006)
2.1.2 、意譯法
在菜肴的英譯中,意譯法就是將中式菜名中的典故,比喻,夸張等的手法省去不譯,根據(jù)菜肴的內(nèi)容意譯,如果過于追求菜肴名稱中的文化成分,用直譯或死譯的方法,難免會出現(xiàn)兩種略顯荒謬的結(jié)果。其一就是看到譯文后完全不知是什么菜肴,例如把“四喜丸子”譯為“四個高興的肉球”, 把“童子雞”譯為“沒有過過性生活的雞”;其二就是讓不懂中國文化的西方人會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產(chǎn)生誤解。試想把“夫妻肺片”直譯為“husband and wife’s lungs”, 把紅燒獅子頭直譯為 “braised lion’s head”, 會在西方讀者心中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奈達認(rèn)為“我們不能滿足于讓普通讀者理解了原文的信息, 我們的目標(biāo)是確信他們不會誤解原文信息”。奈達同時認(rèn)為“在翻譯時為了顧全意義,對原文形式上的徹底改變不僅是合情合理,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奈達 2004:1)如:
八寶雞rice stuffed chicken
三鮮湯 soup with fish, shrimp and pork balls
夫妻肺片 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li sauce
白玉蝦球 crystal white shrimp balls
鳳肝雞片 fried sliced chicken with chicken liver
2.1.3 、音譯法
用音譯法去翻譯一些中國特有食物,也可同時推廣漢語言文化?!皯?yīng)該說菜名的音譯在翻譯實踐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英譯漢。既然“肯德基” (Kentucky Fried Chicken) , “三明治”( sandwich) 和“沙拉” ( salad) 能廣泛被中國人所認(rèn)同,相信中國的 “jiaozi” (餃子), “mapo tofu” (麻婆豆腐) “Kung Pao Chicken” (宮保雞丁)同樣會被西方人士所接受”(劉清波,2003)。 但音譯法的應(yīng)用有其特定的范圍, 所翻譯的必須是很多西方人都耳熟能詳?shù)闹袊厣澄铮?否則會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不利于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
3、結(jié)語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作者只能希望用上述的三種譯法歸納出中國菜肴翻譯的基本規(guī)則。在英譯中國菜肴時,譯者應(yīng)根據(jù)菜肴本身的命名特點,合理,靈活地應(yīng)用各種翻譯策略。 隨著中國對外文化的廣泛傳播,菜肴翻譯也不會有定律,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提高菜肴翻譯的準(zhǔn)確性,可接受性。
參考文獻:
[1]、Eugene A. Nida Charles R. Taber. (2004).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Peter Newmark.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劉清波。(2003)。中式菜名的英譯技巧和原則。中國科技翻譯 2003年11月第十六卷第四期
[4]、月娥。(2006)。從功能對等論看中式菜譜的英譯。湘潭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3月第二十八卷第二期
[5]、劉琪。(2005)。論中式菜名英譯。碩士論文,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