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加索和福田繁雄都是當代國際藝術界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本論文試圖從二者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從他們作品的空間表現(xiàn)和形體結構兩個方面進行探究,闡釋空間處理與造型創(chuàng)新對美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為今后的藝術實踐者提供一定的啟發(fā)和幫助。
關鍵詞:立體主義矛盾空間正負形創(chuàng)新
作者簡介:郭濱銘,男(1985-),山東淄博人,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0級藝術學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J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7-0103-01
畢加索,是二十世紀國際備受關注的西班牙藝術大師。他是西方美術史上最有創(chuàng)造性的畫家,開創(chuàng)了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先河,是西方現(xiàn)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加索運用多點透視方法,創(chuàng)作出了新的繪畫空間。福田繁雄是日本當代平面設計師,他被譽為“五位一體的視覺創(chuàng)意大師”,即:多才多藝的全能設計人、變幻莫測的視覺魔術師、推陳出新的方法實踐家、熱情機智的人道關懷者、幽默靈巧的老頑童。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歐美等地,他都被視為一名設計天才,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教父”,他的設計理念及設計作品享譽世界,對20世紀后半葉的設計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畢加索和福田繁雄是西方與東方的兩位藝術大師,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畢加索開創(chuàng)了立體主義,他使后人所折服的不只是他的藝術佳作,更是他在藝術道路上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才能。他否定了從一個視點觀察事物和表現(xiàn)事物的傳統(tǒng)方法,跨越了時空局限,將描繪對象簡化成幾何平面,通過分解與重構,按照一定邏輯組建出一種新的空間及形體結構,從而在二維平面上創(chuàng)造出三維,甚至是四維空間。福田繁雄善于運用圖底關系,矛盾空間等視錯覺原理,將矛盾空間與事物進行組合,將有理和無理的圖像整合共同營造出奇幻的圖形世界,將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xù)性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圖像中呈現(xiàn)出來。他們一位從事油畫藝術,一位從事設計創(chuàng)作,看似沒有直接聯(lián)系,但他們在空間的處理方面,都是在一個平面空間上表現(xiàn)多個面;形體結構上,都是對傳統(tǒng)藝術形象的突破。
一、交錯而轉折的空間表現(xiàn)
空間的表現(xiàn),東西方藝術家早已有所研究,中國的散點透視和西方的焦點透視影響最為深遠,因為透視法則的不同,從而形成了東西方不同的繪畫風格??梢娎L畫中空間的表現(xiàn)多么重要。時至今日,對于空間表現(xiàn)的探索從未停止。
1907年,畢加索在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亞人藝術的啟發(fā)下,嘗試把塞尚已經開始的對幾何形結構美的追求推向極致,創(chuàng)作了頗有爭議的,被認為是第一件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亞威農少女》。他在一個畫面中表現(xiàn)出了多個空間,首先他將女性固有的形體進行分析解構,然后按照主觀理解和創(chuàng)作意圖,選擇有代表性的形面重新組合,把幾個角度所觀察到的同一對象構造置于完整性中加以表現(xiàn),同時把觀察對象的構造變形為主觀精神所體驗到的東西,這樣,畢加索把構想中的運動性、時間性和畫面上的靜止性、空間性連接起來,把對觀察對象的知性與自由想象結合一體,使多維空間轉換和畫面的平面結構達到新的統(tǒng)一。
與畢加索相似,福田繁雄善于用單純的點、線、面穿插營造出一個充滿矛盾的多重空間。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貼展》的招貼設計中,他將靜止坐在臺前的人以四個不同視角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于同一畫面,用單純的線條、簡潔概括的面造成空間的穿插,大面積鮮艷的黃色與人物黑色剪影形成對比,這種空間意識的模糊,在視覺表現(xiàn)上具有強烈的沖擊力。他運用視錯覺原理,將二維空間與三維空間產生錯綜復雜的結合,使構思與表現(xiàn)達到完美契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集結視覺引力、視覺趣味與多重內涵的視覺世界。
二、簡潔而抽象的形體結構
畢加索用簡潔的繪畫語言表現(xiàn)出了一個在夢境和現(xiàn)實中的少女,他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給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維自由性,這幅作品就是《夢》。他用簡潔的線條勾畫了女性人體并置于一塊紅色背景前,女人肢體沒有過多分析,而是稍作夸張劃分,簡單放松地完成了形體的塑造。這幅作品是畢加索立體派描繪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是形象極端自由性--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杰作。
同樣,福田繁雄以簡潔單純和人性化的圖形語言來展現(xiàn)他的視覺世界。他使用最為簡明的線、面造型,選擇最有效的色彩表現(xiàn)形式,舍棄一切沒有必要的視覺元素。他善于化繁為簡,運用異質同構、視錯覺等設計理念,創(chuàng)造出整體簡化,具有強烈視覺張力和充滿趣味的表現(xiàn)風格,使簡潔的圖形成為信息傳遞的媒介。在他設計的海報中,他運用圖底關系來探究視錯覺原理,1975年為日本京王百貨設計的宣傳海報作品,簡單而概括的運用了黑白、正負形來表現(xiàn)男、女腿的形體結構,虛實互補,創(chuàng)造出巧妙而簡潔的效果。平面設計中的主要構成要素就是圖形,而圖形本身就在正形和負形之間構成。沒有負形也就沒有正形,反之亦然。按照平面設計的一般方法,通常是運用平面中的正形作為視覺傳達的媒體。一切要表達的內容都在正形里詮釋,負形往往被忽略,或者僅僅是為了正形的出場而設定的,盡管正負形都在同一個畫面中出現(xiàn),然而負形不表達意義。福田繁雄的設計理念卻是把負形的作用提升到與正形同樣的地位,使負形承載了意義,這種意義不僅僅是通過負形表達主題,更重要的是解放了負形的作用。福田繁雄對于形的突破拓展了設計空間,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效果。
結語
空間和形體結構是平面美術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達元素。畢加索和福田繁雄兩位國際藝術大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這兩者的研究與突破,這不僅是個人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更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新方式,一種藝術語言的新觀念。文者以文抒情;詩者以詩明志;畫者則以繪畫與心靈對話。畢加索和福田繁雄正是通過空間和形體結構的表達來詮釋心靈,使畫者和觀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他們的創(chuàng)新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系的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價值,對當代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紅穎,吳衛(wèi).日本視覺設計大師福田繁雄海報作品探析.美術大觀,2007.07
[2]、袁恩培,李雙.福田繁雄海報設計的形式美.裝飾,2011.02
[3]、郭弟強,論現(xiàn)代藝術的魔術師——畢加索.美術大觀.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