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抓好班級管理,對于每一個班主任來說,都是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只有付出愛,全體學生才能生活在蔚藍的天空中。
關鍵詞:班級管理;愛與責任
作者簡介:楊德貴,中學一級教師,呼倫貝爾市優(yōu)秀教師。長期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對班級管理略有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07-0086-01
在社會和各種行業(yè)中,教師是透支生命最大的一項工作;在教師隊伍當中,班主任是最辛苦的一個角色,尤其是在寄宿制學校。我堅信:只要付出定會有收獲,只要有愛,一定會撐起一片藍天。我以此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全面加強班級管理,全方位營造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使班級的吸引力、凝聚力大大增強。具體做法如下:
一、確定班訓,提煉班級管理精神
班級的發(fā)展不僅僅是班主任老師一個人的事,是靠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確定發(fā)展方向至關重要。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思考,結(jié)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我為同學們確立了如下的目標:第一件大事是以學習為主,百事學為先,先學習做人,然后再學習知識;接下來是不管入學成績?nèi)绾危刻於家M步,不進步就意味著倒退,思想進步,學業(yè)進步,良好的品行進步,凡事種種;三年高中學習必須追求真理,崇尚科學,求知伴隨著每一個日出日落,最終要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濃縮成八個字“學習、進步、求知、成才”即成了班級全部同學的班訓。不僅每個同學都會背,而且他們正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行動,對這八個字有更新的詮釋。
然后確定了《感恩的心》作為班級的班歌,那時是2006年3月。學校集會、班級活動乃至開家長會,班歌響起,響在同學們的心底。
二、選好班干部,確定帶頭人
班級的四梁八柱很重要,選什么樣的班干對一個新組建的班級具有一定的輻射作用。
我怎么也忘不了開學那天,我的一次特殊的考試。晚7點,要求全體新生到班級集合。6:40分,我先到班開了門,然后將一把笤帚放倒在班門口。6:45分第一批同學來了,8個人竟然視而不見踏著笤帚進來了,2分鐘后,又有6個同學邁過笤帚到了班級,而后陸陸續(xù)續(xù)來者很多,竟無一人把它拾起。這件事給我很大感觸,這代學生對公物已經(jīng)漠然到了何等程度。于是我當場給全班同學上了第一堂教育課,主題“假如這是你家,你該如何對待?”就事論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同學們發(fā)言很踴躍,踩著笤帚進來的,半天沒有言語。第二天早上,也正是這些同學早早地到了班級打掃衛(wèi)生,擺放桌椅。這件事給我的啟發(fā)是,班干不能急于選,主要看表現(xiàn),同時要在學習上領先,否則是叫不響的。接下來,是先確定值日生,先選小組長,再在小組長的基礎上競選班干,用了足足半個月時間,才把班委會和團支部選出。各科科代表由自己愛好,任課老師推薦形成。這一系列的“選官”渠道深得民心,一時間,班干積極工作,同學們你追我趕,團結(jié)互助的學習風氣已初步形成。班干們深深懂得,班級的班干部就是先干一步,就是榜樣,干好了繼續(xù),干不好隨時“下臺”。使命感、危機感無處不在,只能奮勇當先。
一年來,班級的大事小情全由班委會來處理,班任工作就是引導、檢查、督促,選出一個好的班干部就是班級管理成功的一大半。
三、同學的事無小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特別是在寄宿制全封閉的學校,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家庭的獨生子女,渴望關注,渴求理解。班任只有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啟迪他們,才能不斷增強班級的吸引力。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落實起來并不是一兩句空洞的說教,也不是為了趕時髦。滲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關愛從小事做起。
于是,我和班級生活委員都有一份全班同學的生日備忘錄,一年來,在班級為全體同學一個不落的過過生日,一支歌,一首詩,一個祝福,足以溫暖如春,讓他們倍感集體的溫暖。端午節(jié),我給每個同學送去一個粽子和白糖,平安夜,給每個同學發(fā)一個紅蘋果,同學們感動萬分。
學生學習差基礎薄弱,這是大多數(shù)家長最為頭痛的事。他們成績的提高就是班級的整體進步。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我確定了學習上結(jié)對子的辦法,先進帶后進,開展“一幫一”活動,確定學習較好的學生帶一名學習較差的學生。一年下來成效比較顯著,班級的總體成績上升了5個百分點。同時后進生的思想和行習慣也從根本上得到了轉(zhuǎn)變。
多年來,我把學生的事全當成自己的事,無論是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還是生活上有什么麻煩,我都及時的出現(xiàn),積極的幫助解決。積極開展談心活動,使班主任成為學生的貼心人。生病了尋醫(yī)找藥,住院了帶領同學們一齊去看望,家庭父母不和,及時溝通化解,解除學生學習的后顧之憂。
四、先做人后求知
獨生子女在家大多都是嬌生慣養(yǎng),對尊老愛幼傳統(tǒng)道德禮儀風范知道的不多,掌握的甚少。如何引導,乃是為人之根本。入學后兩個月,正好趕上中秋節(jié),于是,我給他們布置了“關愛就在身邊”的主題任務,慶佳節(jié),慰親人,安排每個學生給家里的父母長輩至少打一個電話,問候節(jié)日送去祝福。給他們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以“感恩”的話題,平素要求學生遇到師長先問好,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遇事謙和。一年下來,家長普遍反映學生們在這里“懂事多了,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春風化雨,一年來班級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團結(jié)高效的集體,這里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就連一開始想調(diào)班的同學到最后說什么也不走了,國慶節(jié)六天半假,有6個人提前一天回來,班級的集體活動,全體同學積極參加,“班級是我家,人人都愛她”已經(jīng)成為全體同學的共識。
后來,高二時,我又帶了二年三班,高三時,我又是三年三班的班主任,班級的理念仍然在繼續(xù),班歌又增加了《明天會更好》,班歌嘹亮此起彼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而我依然是堅守三尺講臺,情滿三尺講臺,苦中有樂,樂在其中!為人師,桃李滿天,清貧固守,淡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