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生的知識特點,初中數學的各部分知識分散于各冊教材之中。通過學習,學生對同一體系內單一的解題方法和知識已經初步掌握。因而,通過總復習,幫助學生系統(tǒng)梳理知識,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系統(tǒng)歸類,切忌泛泛而談
對課本中各項訓練內容,必須在原來分散練習的基礎上,加以整理,注意知識的系統(tǒng)性、連貫性,同時又要做好幾種知識的“橫向”溝通,弄清有關知識的內在聯系,完成知識的內化“再造”。忌蜻蜓點水地走過場,給學生還是零星片面的知識。
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復習課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注意趣味性。要充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成為復習的主人。要注意經常變換復式,有機運用電教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動口、動腦手,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忌教師一味講解,學生只顧練習。
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指出:每堂課都應充滿學生的笑聲。良好的課堂氣氛不是鴉雀無聲,而應該是充滿笑聲;學生在一堂課中感受的不是壓抑和沉悶,而應該是輕松和愉快。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板起臉孔說話,語言呆板枯燥的陋習,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作用,語言既要準確、嚴密又要力求聲情并茂、幽默風趣。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聽起來輕松,而又發(fā)人深省。在教學中適當采用典故、成語、俗語、順口溜等。這樣,學生就能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并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有關,與我有關,數學是有用的,進而產生“我要學數學”的濃厚興趣。
三、教學中進行主題式復習
主題式復習是指課堂教學以項目探究的形式或問題解決的形式進行復習,即根據學習任務的背景、特征以及知識生成的思維過程,設計相關的、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將學生的數學認知和情感教學鑲嵌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這不僅使學習的任務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知識的學習通過問題解決的模式進行,更具有現實意義。可以使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協調發(fā)展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如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的復習時,我們老師可以將整章的重要知識的復習都圍繞著在買禮品所引出的一系列問題中展開:如用“選擇禮品盒”這一實際問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讓學生觀察、總結這個方程的特點,復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通過用不同的方法解這個方程來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用“禮品的生產一禮品的銷售”這兩個問題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進行復習等。而在進行“動點問題”的復習時,教師則是通過一道中考熱點問題;“動點”問題的探究教學,通過開放式引入,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手段,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精選作業(yè),狠抓落實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并非作業(yè)做的越多越好,實際上,由于作業(yè)多,學生不堪重負,被逼抄襲,就連成績好的學生也不能幸免,這樣作業(yè)做得再多,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把師生都拖得疲憊不堪。作業(yè)數量一定要控制好,這就必須精選習題。習題的選編要知識面廣,題型全面,重點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梯度。課堂練習,課外作業(yè),階段練習和單元練習要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落實“雙基”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到“精”。精選了習題還要落到實處。作業(yè)要求獨立完成,不能拖欠。所謂獨立完成并不是不能討論,而是不能照抄照搬,如果拖欠了,要及時補上,不能形成練習的空當。作業(yè)中的錯誤要及時糾正。一般來講,普遍錯誤在課堂上集中糾正,個別的簡單錯誤只需批改,帶根本性的錯誤要當面糾正,必要時,要補充練習。
五、進行針對性的解題訓練
復習的目標除了重溫知識,加深鞏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揚長補短”。也就是要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逐步解決。在全班學生中,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都會有上中下之分,對于不同的學生也應分別“揚長補短”。基礎知識不扎實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門的分析講解;基礎知識扎實而分析解題能力相對弱的,設計針對性的習題指導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學會一題多用、多題一用,能夠舉一反三等。同時通過對學生解題中的錯誤分析,使學生找到原因,努力改正或避免錯誤的重現。例如,有的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相對薄弱,當習題的敘述較長時,學生往往會摸不著頭腦,抓不住關鍵,從而束手無策。對此,我們要突出學生訓練,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閱讀材料,讓學生自己讀題、審題、作圖、識圖,強化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題中的運用,強化變式,使學生掌握應對變式的多種措施等等。
六、單元檢測,及時補救
單元檢測題一定要精心設計,不能隨便找一套現存的試卷一做了事,這樣最多只能起到一次綜合練習的作用。單元檢測題要在全面疏理知識點、技能點、能力點的基礎上,參考已有的試卷和習題,精選題目,精心編排。每次檢測都要求獨立完成,批改后要進行全面的質量分析,找出主要問題,找出有問題的學生,并做好記載,針對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普遍問題在糾正后,要安排再次練習,及時進行強化。個別問題布置針對性的個別作業(yè),確保章章清,以求人人過關。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