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物理教學;學習興趣;師生關系;問題情境;多媒體;實驗;生活實際
[中國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11—0076—01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凡是能夠引起學生濃厚興趣的事物,就會在他們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物理教師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筆者現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淺見。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的良好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營造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關鍵在于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個學生,尤其是班級后進生,他們需要教師更多的關心、幫助、鼓勵、理解。只有在這種互相尊重的人際交往中,學生才能尊重、信賴、愛戴老師。學生會因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對他所教的知識充滿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形象,注意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大多數學生喜歡師德高尚、形象良好、教態(tài)自然、語言幽默的老師。生動而幽默的講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充分地理解、掌握新知識。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根據初中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要選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趣味故事給學生講,巧設懸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如,教學“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聲音的傳播,我通過講故事來設置情境:貝多芬晚年耳聾后將音樂指揮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xù)譜寫了許多不朽的傳世佳作。學生自然奇怪失聰的貝多芬是如何“聽”到自己的演奏聲的。這樣通過新穎的方式、生動的語言設置一些學生迫切想要得到解答的問題,會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科學運用多媒體
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不僅能增加學生獲取信息的數量,還可以配合動感的圖像,使學生對一些抽象的問題獲得感性認識,從而為教學增添新的活力。如,在“變阻器”一節(jié)的教學中,我用多媒體播放大型音樂晚會的演出現場,只見舞臺上的燈光漸漸地由暗變亮,強勁的開場音樂隨之響起,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舞臺上各色燈的亮度也交替變化……精彩的演出在夢幻般燈光下開始了。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會想舞臺上燈光的明暗變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從而順利地進入本節(jié)課要探究的問題。
四、充分利用物理實驗
實驗教學是物理知識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充分利用物理實驗的直觀、生動有趣、形象真實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重視演示實驗,盡管有些實驗在生活中很常見,教師上課時也要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從實驗現象中分析、總結物理規(guī)律。例如,在講“水的沸騰規(guī)律”時,要求做燒水的演示實驗。盡管燒水這件事大家經常做,但學生可能從未認真地觀察過水燒開前后氣泡的變化情況,從未體驗過水燒開后水溫是否變化,因此,教師一定要做這個演示實驗。演示實驗就是利用有趣的“演”和可見的“示”讓學生輕松、簡單地觀察物理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
五、聯系生活實際
物理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絢麗的,生活中蘊藏著許多自然現象,如天會刮風、下雨,海水會漲潮,水會結冰等。教師在教學中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受物理這門學科的趣味性、科學性、實用性,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在講“物態(tài)變化”這一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天氣如雨、雪、霧、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合實際,學生必然會提出疑問,何時形成雨、雪、霧、雹等天氣?它們的形成需要什么條件?再如,講“浮力”時,教師可聯系“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后會下沉的例子分析物體的下沉與浮力之間的關系,這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能很愉快、輕松地接受新知識,并且能靈活地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氛圍,留給學生廣闊的思考與實踐的空間,使他們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認識、了解物理,從而對物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