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目標不明確,厭學情緒強烈;學習技巧欠缺,缺乏學習樂趣;學習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動力;學校教學設施匱乏,缺乏真實語言環(huán)境。針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我們必須重視第一課堂,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活躍第二課堂,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生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采用和諧的師生情感互動等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 高職學生 英語學習 興趣培養(yǎng)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2001年加入WTO,中國學習英語的熱情空前高漲。學英語的起始時間是“80后”的初中一年級,推前到了“90后”的小學一年級。“00后”的孩子,有些在剛開始學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在家里聽父母給他們播放迪斯尼的動畫片,希望早些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英語語境。用“全民學英語”來形容這些年英語在中國的形勢,似乎一點不為過。然而,據我觀察,中國人學習英語在熱過這么多年之后,似乎效果并不理想。據調查,90%的手握四六級英語考試證書的高職學生,表示無法和英語國家的人對話。其中75%的高職學生說,作為一門從小到大學校里的必修課,英語耗費了他們無數時間和精力,最后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使用不上。大多人表示,學英語的過程毫無樂趣,少數人甚至認為苦不堪言。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認真思考如何將高職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盡量多的知識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認真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同時,設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
(一)基礎普遍較差,水平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與本科院校生源相比要復雜得多,有普高生、中職生、技校生。普高生,由于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較低,這類學生在中學階段文化基礎較差,特別是英語。中職生和技校生,由于中職學校和技校的英語教學目標定位有很大的差異,大部分沒有受到良好的英語語言訓練,英語基礎普遍較差?!?+2”五年一貫制學生,其中三年在中職學校學習,兩年在高職院校學習,初中畢業(yè)直接進入高職學習,英語基礎更薄弱,給高職階段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困難。英語教學的連貫性很強,是中等教育的延續(xù)。高職學生出現英語基礎整體偏弱現象,是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二)學習目標不明確,厭學情緒明顯。
高職學生剛入校時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比較端正,自覺性較強。但是大部分高職學生沒有想明白“為什么學習英語”這個問題。據調查,大部分學生表示,學習英語是為了將來好就業(yè)。然而,當高職學生畢業(yè)后,卻發(fā)現工作中幾乎使用不上英語,所以導致很多畢業(yè)生回校后會推心置腹地建議學弟學妹們不要過多地浪費時間在學習英語上,甚至出現“英語無用論”。至于“為什么學習英語”,很少學生去思考這個問題或者也來不及去思考,就熱火朝天地投入到背單詞做練習中去了。隨著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學習動機慢慢消失,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開始轉為應付考試,有學生甚至出現無目標、無興趣甚至怕學、畏學、厭學、拒學等情緒。由此可見。因喪失學習興趣而對英語產生的厭學情緒已經成為大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大障礙。
(三)教學設施匱乏,缺乏真實語言環(huán)境。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渠道,也是培養(yǎng)興趣的主要源泉。長期以來,英語教師形成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法——“灌輸法”,忽略詞匯和語法的講解。課堂往往成了教師唱獨角戲的地方。教學方法單調枯燥,學生課后的主要任務就是死記硬背單詞和語法。結果是上課老師講得辛苦,學生課后背得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學習英語成了苦差事,不少學生也因此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獲知的信息有94%是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其中88%通過視覺,6%通過聽覺。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設施匱乏,缺乏最基本的英語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高職學生難以接觸英語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英語環(huán)境”,由于英語教學設施的匱乏,導致他們缺乏最基本的語言環(huán)境。盡管高職學生非??释軌蛴米约核鶎W的英語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交流溝通,但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局限,高職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四)學習技巧欠缺,缺乏學習樂趣。
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單詞仍是學習英語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技巧欠缺,對單詞記憶仍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并且,高職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是通過英語等級考試,學習過程毫無樂趣可言。由于高職院校培養(yǎng)目標的原因,部分高職院校,過早、過多地強調專業(yè)課學習,導致部分學生忽視基礎課,特別是英語學習。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通過英語等級考試,從而順利拿到畢業(yè)證書,甚至有相當一部分高職英語教師也鼓勵學生為英語等級而奮戰(zhàn),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沒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學習英語的樂趣所在,使教與學都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死環(huán)節(jié)里。
所以,高職英語教師,要想防止學生走入此種學習英語的誤區(qū),就要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尋找有趣生動,引人入勝的教學方式方法上下足工夫。
(五)學習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動力。
受到自身條件限制和外部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普遍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動力。自身條件的因素主要是指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缺陷和心理作用,很多學生在與他人交流溝通時心理壓力很大,時刻處于極度緊張狀態(tài)中,由于學生處于消極防范的緊張狀態(tài),害怕自己當眾出丑,因此有些學生還會出現口吃、結巴等現象。相對于本科院校的學生,高職學生自認為是高考的失敗者,在進入職業(yè)院校之后,自卑心理導致個人自我意識和自尊心過于強烈,開始懷疑自身存在的價值,繼而產生悲觀情緒,對學習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動力。不合理的外部評價因素來自于周邊環(huán)境,比如老師與父母。高職學生在高考失敗后,家長和教師認為學生整體素質不高,不是學習的材料,否定多于肯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少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贊賞與認可,從而導致自信心進一步受挫,更有甚者會選擇在學習上自我放棄。
三、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一)重視第一課堂,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生源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水平參差不齊,因此高職英語教師一切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發(fā)都以“學生為中心”,圍繞高職學生的特點展開。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建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學模式,是高職內涵建設的客觀要求。高職院校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這個終極目標面前,有著相同的使命和責任,但由于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辦學定位、辦學模式上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英語教學模式也有著自己的特點。第一個特點,由于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應該具備普通本科院校具備的理論知識。第二個特點,高職教育以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的,以能力為本位,突出職業(yè)特色,這就必須強調高職英語教育模式注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使用本科院校那一套教學法在高職學生還沒有具備條件的情況下要求他們去運用語言技巧,實際上是鼓勵學生犯錯誤,高職英語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采取補救措施,再沒有比這種更事倍功半的教學方法了。訓練高職學生的方法應是,根據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使學生在學習中盡量少犯錯誤,不能要求高職學生去做超過他們能力的作業(yè),而應把學生處于“有準備狀態(tài)”,課程安排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課堂上,需重新全面認識課堂教學活動,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活躍的第二課堂,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第二課堂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另一個場地。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結合當地經濟文化發(fā)展實際,有計劃、有組織、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因地制宜的英語課外活動。英語課外活動要著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注意鼓勵、動員、吸引學習困難的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為他們設計適合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使他們樂于參與,并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產生學習興趣和動力并獲得成功。在活動中,讓學生有事可做。對待學困生,布置任務簡單易做的任務;學習較好的學生,布置稍復雜有難度的任務。第二課堂應區(qū)別于第一課堂,讓學生拋開課本,與學生觀看英文電影,講述國外風情;開展知識性、趣味性的集體活動,英語手抄報、英語書法競賽、小故事表演、歌曲我來編等課外活動,施展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fā)展個性,鼓勵學生共同進步。
(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生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英語應用能力和興趣的培養(yǎng),僅僅利用課堂上的訓練是不夠的,必須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為口語表達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真實的全方位環(huán)境。我們可以在校園內建立英語實驗基地,開辟英語角,精心營造英語氛圍,讓學生時刻感受英語。學生可以圍繞英語角主題相互交流,也可以聊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話題?;顒涌梢匝埻饧處熂尤耄膭钊w學生參加,英語老師也積極參與。沒有了課堂的約束,縮小了師生間的距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師生共同參與,學生擺脫了課堂中的拘束,把平時在課堂中輸入的知識在英語角這個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里盡情地輸出,一個生動真實的英語學習氛圍不僅能激起人們說英語的欲望,而且能培養(yǎng)人們用英語思維交際的習慣。為營造一種濃厚、生動的、真實的英語學習氛圍,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全校范圍的英語氛圍的營造。每個班級利用教室墻壁和走廊的空白處,張貼英語的名人名言、各種立志性的文章、笑話、謎語、各國的風俗習慣和一些學?;虬嗉壍囊?guī)章制度、學習方法和心得等。每個班級的布置都要求內容豐富有趣,布局新穎醒目,版畫圖文并茂,讓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感受到英語的氣息,營造了良好的英語氛圍,還美化教室。同時,學校進行英語布置評比,并對獲獎的班級進行表彰,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營造英語氛圍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英語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記憶是件辛苦的事,教師不僅要根據遺忘規(guī)律引導學生增強記憶,而且要利用書本中的成功事例來激勵學生。這些高貴的品質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自制力,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使其持之以恒地學習英語、運用英語。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信任每一名學生。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高職英語教學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高職英語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以關心、親切、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形成輕松愉悅的氛圍。師生和諧的關系能有效地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障礙,克服緊張心理。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及時了解原因,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同時,要欣賞每一個學生的積極表現,肯定其細微的進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和歡樂,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這樣就會學得好,防止“兩極分化”。例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師與學生恰當換位,讓學生講老師聽。
四、結語
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于缺乏英語交流環(huán)境的高職學生來講,學習起來具有較大的困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墒钱斍案呗殞W生英語學習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高;基礎普遍較差,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目標不明確,厭學情緒強烈;教學設施匱乏,缺乏真實語言環(huán)境;學習技巧欠缺,缺乏學習樂趣;學習自信心不足,缺乏學習動力等現象。高職英語教師應充分掌握和熟悉高職學生的以上特點,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成就感及深層次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讓他們做英語學習真正的主人,確立英語學習的目標,改變學習方式,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及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等多種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盡可能將學生的課堂憂慮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人文思想,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夏育文.淺談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今日科技,2008,7.
[2]康偉杰.淺談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
[3]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EB/OL].(2011-11-12)[2013-01-06].http://www.langfly.com/a/20111112/223600.shtml
[4]邵迎春,黃偉.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湖南農機,2008,11.
[5]陳琳,王明,呂丁丁,濮志峰.激發(fā)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動力的思考[J].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