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文化的視角探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市的漢語公示語英譯所出現(xiàn)的錯誤。從文化差異、文化缺省,以及文化的誤解三個方面對所搜集到的資料展開系統(tǒng)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文化之于翻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譯者應當進一步提高文化素養(yǎng),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翻譯錯誤。
關鍵詞: 文化視角 福州市 漢語公示語 英譯翻譯
一、引言
作為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市擁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這里依山傍水,文化昌盛,名人輩出,林則徐、嚴復、冰心、林覺民、沈葆楨、陳景潤、侯德榜等名人志士均來自福州。從宋朝至今這里涌現(xiàn)過4100多位進士,31個狀元及67位院士。深厚的人文底蘊孕育出了獨有的福州城市文化(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壽山石文化)。雖然福州文化底蘊深厚,但福州市的文化設施建設卻還不完善,其中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將對從福州市區(qū)搜集到的公示語從文化與翻譯的視角進行分析與探討。
二、語言、文化與翻譯
語言、文化和翻譯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語言文化能夠被保存并代代相傳;文化是語言的韁繩,它能制約語言的發(fā)展;翻譯就是一種對語言和文化的具體運用。從某種程度上講,翻譯就是對兩種不同的文化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能讓人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和異域文化,對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相同之處的正確理解有助于做好翻譯的工作。正如美國漢學家John Deeney所說:“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取生命的營養(yǎng),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保ɡ罱ㄜ姡?010::3)
關于文化的定義莫衷一是,現(xiàn)代文化人類學把文化的本質特征概括為:(1)文化是經由社會習得的,而非遺傳獲得的;(2)文化是一個社團成員所共有的,而非某一個人所獨有的;(3)文化具有象征性,語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統(tǒng);(4)文化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關聯(lián)。(方夢之,2003:305)本文以此定義作為依據(jù)對福州市公示語所出現(xiàn)的文化翻譯的錯誤展開討論。
三、福州市公示語英譯出現(xiàn)的文化問題
1.文化差異造成的翻譯錯誤
例1.龍的傳人(Descendants of Dragon)
該例子來源于一個公園的一座雕塑,在中國文化里“龍”被視為權利的象征,龍是一種喜慶和吉祥的預示,但是在英語文化里dragon是一種可怕的怪物,它暴力而又邪惡,如果用“Descendants of Dragon”來指龍的傳人,那么在英美人看來,我們的民族就是一個怪物的民族,這與我們的期望是不一致的。這個公示語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后代,因此這個例子可以翻譯成“Chinese Descendants”。
例2.老人或兒童乘電梯需有家人陪同(The aged and children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family members using the escalator.)
在中國人們能經常在各個場所看到類似的表達,因為在中國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在西方國家的價值觀里,人們不認為老者即為弱者,若是他們受到這樣的“愛戴和尊重”,他們就會認為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和不敬,其實這個公示語只是在超市里提醒人們乘坐電梯時要照顧好各自的家庭成員,因此建議把這個公示語翻譯成“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family members when using the escalator.”
例3.紅房子(Red House)
這是一家化妝品店的名字。店主選用這個名字是希望店里的生意紅紅火火。在中國文化里“紅”字有很多吉祥的寓意。它象征著“興旺、好運、成功、順利”等,然而在英語文化里“red”給人很多不好的聯(lián)想,如“血腥、危險、暴力、激進”等,那么這些負面的聯(lián)想肯定不利于生意的興旺。這家店主營女性化妝品和護膚品,從這個角度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說這家店就是廣大女性朋友的好友,而這些女性們也就是它的忠實粉絲了,因此我們可以選擇“her fans”作為這個店名的翻譯,而且“her fans”的發(fā)音與漢語的“紅房子”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英語里,賣化妝品或者護膚品的店鋪可以被稱為“beauty supply”,因此建議這個例子改譯為“Her Fans Beauty Supply”。
2.文化缺省導致的翻譯錯誤
例4.相傳戰(zhàn)國時期有一支古氏族“于越氏”居此而得名。
Yushan is named after an ancient clan “Yu Yue Clan” settled her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這個例子里的問題在于對“戰(zhàn)國時期”的解釋不夠具體,建議把戰(zhàn)國時期所指代的具體時間補上去。當然這個例子還有一個小小的語法問題,按照英語語法的要求,在定語從句中充當主語的關系代詞是不能被省略的,因此建議把“who”補上去。這個例子可以改為Yushan is named after an ancient clan,“Yu Yue Clan”,who settled her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475BC-221BC).
例5.謹防醫(yī)托Beware of Cheating
醫(yī)托是中國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醫(yī)院貼出這個告示的目的是提醒廣大病人及病人家屬切勿盲目相信一些依托的言辭而上當受騙。但是如果說只把這個漢語公示語翻譯成Beware of Cheating的話,那些在醫(yī)院里看病的外國朋友們就會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他們在醫(yī)院要謹防受騙呢?到底是誰要騙他們?是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還是有其他人呢?為了不造成這些誤解,正確的做法是把這個例子所隱含的意思翻譯出來,因此建議改譯為:Beware of liars who persuade you to go to unqualified hospital or clinic。
例6.嚴復故居Former Residence of Yan Fu
這個例子來源于福州市的一個景區(qū)。嚴復是中國當代歷史中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然而對于那些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外國友人,如果不進一步解釋,他們就會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景點,不會認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所以補充解釋是必要的,這樣就能避免因文化缺省而導致的翻譯錯誤,因此建議改為Former Residence of Yan Fu(a great thinker,translator and educationalist in modern China history).
3.文化誤解所導致的文化翻譯錯誤
例7.熟食Cooked
這個例子來源于福州的一個超市。在中國文化里人們傾向于用“熟食”來指代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都是煮熟的,比如一些腌菜、沙拉或者涼拌菜就沒有經過煮熟。在英語文化里,人們會使用“ready food”來指代已經準備好的,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因此建議選用這個翻譯。
例8.夏浪餅坊Xialang Cake Mill
中國語言文化喜用各種不同的詞匯來表達同一個或者同一種類的東西以彰顯出語言的多樣性。在中文里人們會用“面包店、糕餅店、蛋糕坊、烘焙坊”來指代英語中的bakery(a building where bread,cakes etc are made or sold)(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楊信彰,2005:135)。因此建議改譯為“Xialang Bakery”。
例9.明視眼鏡Mingshi Glasses
雖然這個例子只有四個漢字,并沒有顯示出“店”這個字,但中國讀者很清楚這是一家眼鏡店的名字。在英語里有“optician”這個單詞指的是“驗光配鏡師”,按照英語語法,我們只需要在這個單詞的后面加上一個撇號就可以表達出眼鏡店的意思,因此這個例子可以改譯為“Mingshi Optician’s”。
四、結語
公示語的翻譯是應用翻譯當中的一種,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想要做好公示語的翻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示語的翻譯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關注文化內涵對公示語翻譯的影響是一項重要而又困難的任務。文化翻譯的錯誤是各種翻譯錯誤類型中較為高級的錯誤,譯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有效地改正這類翻譯錯誤,但是這類翻譯錯誤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的形象,因而譯者應該從各個方面提高文化素養(yǎng),提高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建軍.文化翻譯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3.
[2]方夢之.譯學辭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305.
[3]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楊信彰.麥克米倫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