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能力的發(fā)展和靈魂的塑造能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對提高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有效性意義重大。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有效
一本書就是一艘船,能帶人到遠方,老師和家長帶學生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帶他們到達。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每一位小學生借讀書拓寬視野、完善觀念、涵養(yǎng)性情、成長人性、增強能力,讓他們在具有濃郁書香氣息的樂園里健康成長,讓他們那美麗童年因為讀書而放射出更加動人的光彩。閱讀就會成為孩子習慣和生命的需要!
一、問題提出的意義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面向新世紀的教育,誰擁有了面向新世紀的高素質人才,誰就在新世紀的挑戰(zhàn)中處于主動。而優(yōu)質的小學教育是人成才的基點,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說舉足輕重,關系到語文素養(yǎng)的更深層面。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看書、作文的能力,而要培養(yǎng)這些能力,閱讀是關鍵,也是培養(yǎng)其他能力的途徑。
(1)拓寬閱讀教學的途徑。課外閱讀不僅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也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
(2)促進個性健康發(fā)展。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yǎng)較為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優(yōu)秀的課外書籍更是學生的精神食糧,閱讀可以發(fā)展人性、提升修養(yǎng)、拓展人生;閱讀可以豐富生活、愉悅身心、靜享幸福。
(3)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助寫。
二、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自覺閱讀的興趣不濃。通過一個教學班的調查發(fā)現(xiàn):10%的學生每天都讀課外書,35%的學生經常讀課外書,55%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課外書。其中29%的學生讀課外書是家長和老師的要求。究其原因,電視、VCD、電腦游戲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極大的沖擊。有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賴聲像材料,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學的能力。
(2)學生對科學閱讀的方法掌握不夠。我們常說:得法于課內,就是要在課內嚴格閱讀訓練,讓學生學會閱讀。然而一些老師抱著急功近利的想法,以本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學生即使有課外閱讀,也是在應考模式里兜圈子,學生缺乏正確的讀書方法,從而喪失了課外閱讀那片肥沃的土地。
(3)不喜歡讀文學類的書籍。閱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因此,要找到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然而學校在5~6年級中的學生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57%的學生不喜歡讀《三國演義》等經典文學作品, 30%的學生喜歡讀漫畫類;78%的學生喜歡看《腦筋急轉彎》。學生課外讀物的量少且窄,無疑是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三、提高課外閱讀有效性的方法
那么,如何使農村學生在進行獨立閱讀活動時,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花費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閱讀效果,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1)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學生往往很崇拜自己的老師,喜歡模仿老師。根據這一心理特點,筆者常常在學生面前看書,表現(xiàn)出一副如癡如醉的樣子,再假裝不經意地透露自己很喜歡看書的“秘密”,而且,經常利用學生身邊的人或事對學生進行引導,效果甚好。如請班上語文成績優(yōu)異的,尤其是寫作文、講故事水平高的學生介紹自己閱讀課外書的體會,現(xiàn)身說法,直觀形象,說服力強,讓學生看到了課外閱讀對提高語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從而萌發(fā)了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2)閱讀指導,讓學生學會閱讀。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例如,教完《盤古開天地》《普羅米修斯》,向他們推薦了《中外神話故事》這本書,學生的閱讀興趣濃厚積極性非常高;又如學習了《草船借箭》,推薦讀《三國演義》;學習了《少年閏土》,推薦讀《故鄉(xiāng)》等。為他們打開了一扇扇文學之窗后,學生急切尋找書急于要讀,興趣盎然并一發(fā)而不可收,全班形成了人人“手不釋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態(tài)勢。
(3)積極評價,讓學生堅持閱讀。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中,教師適時給予其積極的評價,學生就會獲得成功的快感,生成成就感,從而激發(fā)自己再去閱讀,使自己的認知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比方說:
第一,課前演講,積極鼓勵。 把講臺當舞臺,每節(jié)語文課前給學生2分鐘~3分鐘,讓1~2個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形式可以多樣,如講故事、朗讀、背誦等。剛開始可能有些膽怯,但時間一長,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爭先恐后地上去。這時,教師要照顧到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采取輪流制。在班級里長期開展這一活動,就會在學生中形成一種慣例,對他們讀書興趣的保持起到比較好的效果。第二,書面展示,樹立榜樣。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中,開辟一個“好書我推薦,快樂眾分享!”的讀書感悟展示欄,用來展示學生的一些作品,如讀書筆記、讀后感、優(yōu)秀習作、優(yōu)秀周記等。定期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議,評出好的掛在“心語屋”內。這個評議可以是小組評議、班級評議,也可以是教師評議。小學生有很強的上進心,他們會不甘示弱,從而使得“心語屋”的內容不斷更新。這間“屋”能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進而增強讀書的興趣。
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我們更要積極拓展渠道,為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s小城鄉(xiāng)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讓農村孩子也能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讓他們能在成長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
學出版社,2001.
[2]吳立崗.小學語文教學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
社,2004.
[3]惠中.小學教育專業(yè)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導引[M].北京:中央廣播電
視大學出版社,2005.
(樂清市清江鎮(zhèn)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