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主要以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為媒介,進行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傳播知識。但是,光憑口頭語言及書面語音來傳遞信息,這是遠遠不夠的。實驗證明,人們要想向外界傳送完整的消息,純粹的語言分量僅占7%,聲調約占38%,其余的占55%的消息都是非語言的肢體語言來傳送。在采用有聲語言實行教學的時候,機不可失地輔助以“環(huán)顧、凝視、頷首、含笑、停止、手勢、目光”等肢體語言,有助于教師搞好課堂組織教學管理工作,提高課堂教學魅力。
一、環(huán)顧
上課伊始或學生討論問題課堂較為嘈雜時,教師全神貫注以親切的目光環(huán)顧全班學生,學生可以從老師的眼神中讀懂“安靜,上課時間到了”“安靜,討論停止”等信息。這種環(huán)顧是學生與教師的眼神和諧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從而讓學生產生信任感,教室里立刻會變得鴉默雀靜,這就比有聲語言組織課堂的效果要好。
二、凝視
當學生起立回答提問的時候,教師以親密的眼神凝視著他,這滿懷期望與信任的眼神會使學生充滿信心,更好地回答老師的提問。
三、頷首
在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的時候,教師假如覺得比較滿意,可用頷首表示“很好”“正確”“棒極了”等有聲表示。這種肢體動作既表達稱贊和鼓勵,又使師生感情在默契中得以溝通而更加親近。
四、含笑
對于問題回答得漂亮的學生,贊嘆嘉許的目光配以微笑,自然有魔力般的作用——使學生信心倍增,從而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對于學生問題回答的不理想,你的微笑則是溫和的批評,但不會造成心情緊張而使學生畏懼回答問題。
五、停止
抑揚頓挫而有激情的講解,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集中精力認真聽講。在講解中,教師語言的突然停止,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六、手勢
手勢也是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肢體語言表達方式。如手掌向上抬,示意學生起立或表示鼓勵學生大膽討論、答題;手掌側立,用力下切,表示斬釘截鐵的態(tài)度;雙手虛按,表示要求中止正在進行的活動;指著板書勾畫圈點,能幫助學生從中捕獲信息、抓住重點。總之,隨著教師手勢的一起一落、一揮一晃,帶動的是整個課堂的氣氛,讓課堂不顯得呆板單一,使學生不因索然無味而情緒低落。
以上各種肢體語言,既可單獨使用亦可綜合運用,如若運用得當,定會使課堂教學魅力大大增強。教師在課堂上,應注意更好地駕馭自己的動作、表情,將它們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靈活地運用,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提高教學效果。
(唐山市豐南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