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其友而知其人,同樣,察其所讀之書亦能知其人,只因書與人一樣,也能做人之友。而人應擇其最佳者為友,無論是書還是人。
一本好書可以成為人的摯友,古往今來,恒久不變。所有朋友中,書本最為耐心而又令人愉悅,我們身處逆境灰心沮喪時,書本并不會變臉拋棄我們,始終如一,友愛接納。我們年輕時,書本給我們以歡娛和陶冶;我們老邁時,又予我們以慰藉和鼓勵。
人們常常因同愛一本書而精神共鳴——正如兩個人有時因共同仰慕另外一人而彼此成為朋友。古諺云:“愛屋及烏?!倍皭燮淙?,也愛其珍、愛之書”這句話里卻含有更多的哲理。書是更忠誠、更高尚的情感紐帶,人們可以通過共同喜愛的作者而相知相契,息息相通,他們的思想與作者的思想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黑茲利特曾說:“書香輕拂沁心靈,詩行輕滑滲血液。青春時所讀之書,垂暮時依然會回想,仿佛就在身邊發(fā)生。書籍價廉物美,我們就在書香中呼吸?!?/p>
一本好書往往就是作者的人生結晶,里面蘊藏著他窮其一生的求索成果。因為人一生的世界大多就是其思想的世界,故而最優(yōu)秀的書籍也就是至理名言和輝煌思想的富藏。這些思想若能銘記在心,就成為我們永久的朋友和永恒的慰藉。菲利普·悉尼爵士說過:“與高尚思想為伴的人永不寂寞?!?/p>
在我們受到誘惑時,美好純真的思想如同仁慈的天使,凈化守護著我們的靈魂,并蘊涵著我們行動的萌芽,因為美好的思想總能激勵我們美好的行為。
書籍永生,是人類勞作最長久的成果。廟宇會坍塌,雕像會朽敗,書籍卻能經(jīng)久長存。偉大的思想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失其光輝,一如千百年前最初在作者腦海中出現(xiàn)時那樣清新。往昔的論述和思想今天依然在書頁上鮮明有力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間的唯一作用就是淘汰低劣之作,只有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才能與世長存,流芳千古。
書籍把我們帶入最優(yōu)秀的人群之中,把我們帶到人間一切最偉大的思想家面前,我們聆聽其話語,領會其成就,仿佛他們依然活在人間。我們與他們靈犀相通,悲喜與共,他們的人生體驗變成我們自己的人生體驗。我們仿佛感覺到,我們是在作者描繪的人生舞臺上,與他們同臺演出。
偉大和美好的思想在這個世界上永不會消亡。載之于書籍,這些思想傳諸四海,而書籍就是活著的聲音,是我們至今仍在傾聽的真知灼見,因而我們永遠沐浴在逝去偉人的思想中。與千百年前一樣,人世間無與倫比的智慧如今依然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