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業(yè)是第三產(chǎn)業(yè)中的領軍行業(yè),在我國經(jīng)濟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外宣翻譯也就自然成為當前譯界比較注重的內(nèi)容。接受美學的誕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應用翻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論視角和研究方法。翻譯的接受美學觀告訴我們,在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譯中,譯者要充分考慮并協(xié)調(diào)文化、語言、文本、讀者等因素,根據(jù)不同文本類型,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參照不同的理論層面,在全球語境下翻譯旅游文本。此外,譯者應當增強相關領域的比較研究意識,借鑒吸收國外研究成果,更好地完成宣傳中華旅游文化的任務。
[關鍵詞]接受美學;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譯;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12)03-0115-05
一、 引言
隨著愈來愈快的全球一體化進程,旅游業(yè)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文化服務產(chǎn)業(yè),也進入了全球化時代。據(jù)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旅游業(yè)將會在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起領跑第三產(chǎn)業(yè)的作用,其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容置疑。中國如何將自身優(yōu)勢,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xiàn)在世界人民面前,將成為中國旅游業(yè)所面臨的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建立在跨文化交際基礎上的旅游,可以幫助人們突破本族文化的局限去認識和了解多元文化,拓展自己先在的文化心理空間,從而能更加理智地審視自己的文化,最終做到與世界文明接軌[1]。
旅游中的相當一部分內(nèi)容需借助語言交流,而跨文化語言交流的必備工具是翻譯??缥幕糜畏g承擔著基礎層面上的任務。但是,我國目前的旅游外宣翻譯,由于翻譯隊伍良莠不齊,加之缺乏多角度的理論研究和高水準的翻譯批評,造成了翻譯質(zhì)量的不盡如人意。有學者對當前的旅游翻譯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認為存在“拼寫遺漏錯誤、語法錯誤、中式英語、用詞不當、語言累贅、文化誤解”等問題[2]。旅游外宣翻譯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種以宣傳為目的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對譯文的要求,不僅限于文筆或讀者群,而且還要求譯者在多重因素下縱橫捭闔,尋求和諧。接受美學強調(diào)讀者因素的觀點,對翻譯有著不容忽視的指導作用。本文擬對此作一探討,以探求其對旅游外宣翻譯理論和技術層上的啟示。
二、接受美學—范式的革命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理論,它既是一種文藝理論,又是一種美學理論。1966年康斯坦茨大學進行教學改革,五位語言系的教授經(jīng)過20年的研究,出版了12卷本的《詩學與闡釋學》,影響深遠,被稱為“康斯坦茨學派”。該派創(chuàng)始人姚斯和伊瑟爾被人們譽為接受美學的“雙子星座”。 1967年,在受聘儀式上,姚斯發(fā)表了《研究文學史的意圖是什么?為什么?》的演說,正式將讀者的地位問題展現(xiàn)在理論史學家們面前,同時,該文也標志著接受美學的誕生。姚斯認為,古典主義—人文主義、歷史主義—實證主義和審美形式主義三種文學史研究范式的要害在于割裂了文學與歷史、歷史方法與美學方法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從而無法揭示文學史實本身[3]。為撰寫真正的文學史,姚斯進而認為,必須要有一種新的方法將文學與歷史方法和美學方法統(tǒng)一起來,他將這種新的文學史研究方法論命名為接受美學。
姚斯的文學史思想主要受伽達默爾詮釋學的影響,主張從更新文學史研究方法的角度建立接受美學。他關注歷史與美學統(tǒng)一的文學研究方法論的重建,注重讀者閱讀現(xiàn)象(期待視野和審美經(jīng)驗),采用歷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分析事例。他其后的思想發(fā)展走向了文學闡釋學。伊瑟爾與姚斯不同,他的理論基礎是現(xiàn)象學,其直接的思想資源是英伽登的現(xiàn)象學文學理論。他注重反應研究,認為文本自身是一種接受前提。他著重于接受活動文本的研究,關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喚結(jié)構(gòu),關注閱讀過程本身的交流,采用文本分析法。后來他逐步走向了文學人類學。這兩種方向并非毫不相關,各行其道,正如伊瑟爾所說“只有把兩種研究結(jié)合起來,接受美學才能成為一門完整的學科”[4]。
三、 跨文化旅游外宣資料翻譯中的接受美學觀
1.譯者的詮釋性
接受美學師承于當代哲學闡釋學。伽達默爾在繼承海德格爾的先在結(jié)構(gòu)觀念上,建立了新的哲學闡釋學理論。他認為解釋基點建立在“先有”、“先見與先念”之上,解釋應是一種對顯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事物的先決因素的領悟。這也就是說,意義是事物可以作事物的投射“所在”的東西,它以一個“先有”、“先見與先念”的概念獲得結(jié)構(gòu)。在伽達默爾看來,一切解釋其實是一切理解,因為解釋包含了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的協(xié)商,包含了解釋者在理解中輸入的各種歷史因素、各種傳統(tǒng)、前解釋的歷史積累以及當代該學科的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所以無論我們要解釋歷史文本還是文學文本,都要涉及理解。對于姚斯而言,任何一個讀者,在其閱讀任何一部具體的文學作品前,都還處在一種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識的狀態(tài)。沒有這種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識,任何新東西都不可能為經(jīng)驗所接受,這就是“期待視野”[5]。讀者理解闡釋作品的前提就是期待視野。文本的接受過程正是期待視野不斷建立、改變、修正再到建立新視野的過程。
游客選擇某地總有心理上的獵奇情結(jié)。如何滿足這種期待,譯者一定要照顧讀者的期待視野,并詮釋好文本的意義。就如同尤金·奈達提出“動態(tài)對等”一樣,要求譯文讀者所理解與感受的與原文讀者理解與感受的基本一致,而非僅是語言上的“形式對等”。例如:
A.青島:人杰地靈,名人輩出
Qingdao has a reputation for producing outstanding people.
B.清代書畫名家高鳳翰是青島膠州人。近代戊戌變法領袖康有為晚年定居青島,“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他對青島的贊美。
The famous Qing Dynasty calligrapher and artist Gao Fenghan was born in Qingdao Jiaozhou. One of the leading spirits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Kang Youwei moved to Qingdao in his later years, and “verdant mountains, green trees, blue sea and clear sky” was his description of Qingdao’s beauty.
此處題目的英譯用一個長句譯出“名人輩出”之意,表面上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作為題目卻沒有感召力,同時,也不符合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上海申辦世博會時,提出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創(chuàng)意口號,其英譯為“Better city,better life”,突出了與時俱進,與世界同步發(fā)展的現(xiàn)實和前景。2008年奧運口號“新北京,新奧運”譯成“New Beijing,great Olympics”,同樣也展現(xiàn)了北京的現(xiàn)代追求,迎合新世紀發(fā)展趨勢的特點,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律與氣勢俱在。而上例中的英譯沒有達到此效果。首先,譯文在行文方面,對漢語的句式亦步亦趨,譯者只是一味遷就漢語習慣將譯文給出,沒有將讀者的閱讀習慣、行文需求考慮在內(nèi),這樣的譯文無法滿足目的語讀者的期待視野。其次,對原文中康有為的贊美之詞,譯者僅以四個意象翻譯出來,讓人覺得太過空洞。譯者不妨大膽想象:居住在匯泉灣畔、小魚山下的故居里的康有為先生,在作《青島會泉石磯望海觀潮至數(shù)丈異觀也》一詩的情景。從而推斷出,康先生的意義在于:近處綠樹芊芊掩青山,遠處碧波蕩漾映藍天??梢姡谝欢ǔ潭壬?,譯者應勇于脫離漢語的束縛,將意義詮釋而出,滿足讀者的期待。
2.文本的模糊性
接受美學以讀者在欣賞作品過程中的審美心理為主要研究對象,認為文學作品的社會意義與美學價值,只能通過讀者的欣賞這一審美再創(chuàng)造的活動才能得到呈現(xiàn)。其根本出發(fā)點就是對讀者在文學活動中的作用的充分肯定,即對讀者審美心理和審美意識的尊重,對讀者理解力和想象力的信賴。讀者審美過程中審美心理得到的瞬間直覺上的滿足就是審美體驗。審美體驗又以審美愉快為核心。姚斯分析了審美愉快的三個范疇:創(chuàng)造、美覺、凈化。其中,創(chuàng)造是指審美體驗的創(chuàng)造方面,人們從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中得到愉快。美覺又稱審美感覺,強調(diào)審美的接受性,內(nèi)涵是一種“純粹的可視性”,它把對審美對象的合理接受理解為一種經(jīng)過美化的、脫離概念的“陌生化”達到的視覺。凈化可理解為藝術與接受者之間交流性的審美體驗[6]。
游客在得到視覺滿足后,往往會有味覺的體驗需求。面對附有彩色標識的特色菜,游客能夠在視覺上先睹為快,可是,要真正打動他們,則需要文本上的語言喚起他們的“凈化”。文本驅(qū)使其讀者在字里行間發(fā)揮想象力和理解力,創(chuàng)造性地在陌生化的環(huán)境中獲取交流性的審美愉快。因此,譯者要充分尊重讀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對于文化或語言差異導致的不可傳譯的意象,需以模糊的方式處理,采用省略或暗示的翻譯技巧更為合適。試看幾例:
A.海鮮剁椒雙脆 Crispy Seafood and Pepper
B.三鮮鍋貼 Fried Dumplings Stuffed with Three Delicacies
C.五彩芙蓉 Shrimp and Vegetables with Egg White Puffs
D.什錦海味 Assorted Seafood
根據(jù)金惠康的觀點,完美的中式菜的英譯應包含“用料、刀法、口味、烹調(diào)方法”等的表達。但在翻譯實踐中,譯者很難做到將各個因素都考慮在內(nèi)。以上四例中的“雙脆、三鮮、五彩、什錦”,如果悉數(shù)譯出,則菜譜拖沓冗長,沒有給讀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因此,譯文中“雙脆”只能去掉“雙”,“什錦”只能用“混合”代替,“三鮮”用數(shù)字表示,芙蓉狀的菜型忽略不譯。盡管這種譯法有些缺憾,頗有漢英對比的無奈之舉,但卻保留了原菜的神韻,如同繪畫中的寫意,令讀者遐思聯(lián)想到相關審美體驗,在模糊的意象中帶著好奇心獵取新的味覺體驗。
3.讀者的接受性
接受美學認為,作品在未被讀者閱讀的時候只是束之高懸的文本,只有進入讀者視域,成為把玩和欣賞的對象,由讀者填補留下的空白,才產(chǎn)生意義。作品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讀者參與作品意義構(gòu)成的權(quán)利。未定性與意義空白構(gòu)成了作品的“召喚性結(jié)構(gòu)”。它賦予讀者把作品與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自身對世界的想象聯(lián)系起來,產(chǎn)生意義反思的能力。從這種意義上說,接受過程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對于一名外國游客來說,到達一個陌生的城市,要想了解住宿信息,首選之舉就是閱讀相關文本。因此,文本的“召喚性結(jié)構(gòu)”必須調(diào)動讀者在理解上的創(chuàng)造性,使其能夠在想象中體驗到住地的雅趣,從而判斷此處是否符合個人的品位。翻譯要努力尋求與讀者的對話和交流,要突出隱含的讀者(準客戶)的接受地位,正如施萊爾馬赫所說:翻譯要使外國作者像本國作者那樣說話寫作[7]?;谶@樣的理念,試對比以下兩例:
A.海天之間,有一個家。海天大酒店—青島市最佳海景綠色酒店,山東省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五星級酒店之一,世界大酒店組織成員單位。海天誕生于1985年,開業(yè)于1988年。歷經(jīng)16年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和競爭的歷程。接待了65萬海內(nèi)外賓客,其中海外賓客51萬人次。接待了近2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眾多國家的政壇要員、知名人士。
碧波蕩漾的大海,將會令您心曠神怡。
愿您的青島之旅,就從海天開始!
英譯:Hai Tian Hotel is a five-star, “green”hotel with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sea shared by each of our rooms.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five-star hotel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first in reception capacity.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furnishing, outfitting and staff training for the Hai Tian Hotel began in 1985. We formally opened and received our first guests in 1988. We have gone through 15 years’ development in competition with hotels old and new. We have received more than a half million guests, the vast majority of whom came from abroad. More than 20 foreign presidents or prime ministers and many more political figures and celebrities have stayed with us. Start your visit to or through China from the Hai Tian Hotel. Be assured of a warm welcome!
B.恢復精力、放松身心、發(fā)現(xiàn)異國風情。選擇香格里拉度假酒店,在全世界最具異國情調(diào)的勝地,與朋友和家人享受輕松有趣的假期。在靜謐的熱帶度假勝地,客人可融入魅力無窮的大自然中,體驗活力四射的文化活動、休閑活動,享受各種美食選擇。
英譯:Renew, Relax and Discover. Shangri-La Resorts offer travelers and families a relaxing and engaging vacation in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exotic destinations. Our guests can choose from a range of vibrant cultural experiences, recreation activities and dining options, amid natural splendor in a tranquil tropical retreat.
在此且不討論譯文在語法、行文、修辭等方面孰優(yōu)孰劣,但通過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例A中的譯文與漢語在意義上契合得很好,譯文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陳述事實,表達自己的優(yōu)勢。文本的結(jié)構(gòu)是標準中式的,由標題、正文和結(jié)尾口號組成,這符合我們漢文化審美和閱讀的習慣。然而,對于強調(diào)個性的西方讀者來說,這種自賞自戀的方式,很難引起他們的共鳴。反觀例B,其譯文打破漢語文本的固定結(jié)構(gòu)以適應西方讀者需求,采用第三人稱(our guests,travelers),拉近了經(jīng)營方與準客人之間的距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這樣就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期待,更可能吸引外來客源。
4.文本與讀者的互動性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后,伊瑟爾與姚斯反省自身理論,通過再次闡述理論,回應批評界的詰難和質(zhì)疑,將理論轉(zhuǎn)變并完善為雙向交互作用的“文本—讀者”交流立場。姚斯在接受美學與文學交流一文中指出,“接受概念在這里包括接受和交流雙重意義。文本與讀者以及發(fā)生在兩者間的相互作用,奠定了文學交流的理論基礎”[8]。伊瑟爾則在《文本的召喚結(jié)構(gòu)》中宣稱,“文學意義的實現(xiàn)并非完全在于讀者的主觀性,而在于雙向交互作用的動態(tài)建構(gòu)”。
旅游的意義不在于“旅”而在于“游”?!坝巍钡姆g涉及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民俗特產(chǎn)等諸多方面。這一部分最能彰顯一個城市的個性魅力,也最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因此譯文的文本不能平鋪直敘,應該考慮同讀者的交流互動。盡管文本影響讀者的功能是有限的、不對稱的,但是,譯者應該盡最大努力在譯文中體現(xiàn)出種種暗示或指導,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使其獲得審美快感。試比較下列兩例關于海底世界的翻譯:
A.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qū),是集海洋觀光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型海洋生態(tài)旅游項目。推出了人鯊共舞、美人魚、海底芭蕾等眾多出色的表演項目,獨創(chuàng)了海底探險、海底婚禮等時尚旅游體驗項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單體亞克力圓柱展缸,世界上館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國內(nèi)首家采用180度常規(guī)視窗,254度大視窗和360度圓柱視窗,引進熒光壁畫,擁有開放式海洋實驗室。
英譯:As a national class AAAA tourist resort, the Qingdao Underwater world is a modern large-scale eco-tourism project integrating marine tourism and science education. Its unique entertainment items include: Dance with the sharks, Mermaid show, and Underwater ballet. It has also developed a wide range of fashionable tourist attractions such as “underwater wedding and underwater adventures”. It is equipped with the biggest acrylic cylindrical aquarium and the largest exhibition hall of marine specimens in the world. The underwater world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China equipped with 180°, 254° and 360°viewing windows and fluorescent paintings. Furthermore, it has its own open-style marine laboratory.
B.親臨坐落于圣淘沙島的新加坡海底世界,身臨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神秘與奧妙吧!海底世界里的83米透明海底隧道能讓您悠閑地體驗兇猛的鯊魚在咫尺之間呼嘯而過,并觀賞罕見的海洋生物在您身邊嬉戲。新加坡海底世界的海豚樂園,讓您見證海豚的各種絕活,如騰空翻身、尾巴踩水和吊嗓子等。您還可涉入水中觸摸海豚,或選擇身臨水中與海豚共舞!在專人的指導下,您在與海豚嬉戲之余,也能進一步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
英譯:Situated on Sentosa, Underwater World Singapore is a dream haven that showcases the awe-inspiring beauty of a whole different world beneath the seas. Visitors can expect a fun-filled experience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interesting exhibits, before they arrive at the highlight: a spectacular 83 metre-long tunnel that houses majestic rays, fearsome sharks and great shoals of other fishes.
After Underwater World Singapore, visitors can move on to Dolphin Lagoon where they get to watch charming pink dolphins demonstrate their natural abilities such as spy-h(huán)opping, tail-walking and vocalization.
Swim with the Dolphins is an educational cum enjoyable hands-on program with our lovely pink dolphins which will offer you a rare opportunity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intelligent friends. Delight yourself through a close interaction with our charming pink dolphins at the Dolphin Lagoon.
可以看出,例A的介紹集中在級別、項目、內(nèi)置設施方面,多采用技術術語。其介紹多側(cè)重于游客的感受體驗,并且多以it為主語陳述客觀事實。而例B則以visitor, you為主語,從側(cè)面介紹游客所享有的權(quán)限。顯然,例A的主觀色彩太強,一直是在自我描繪,沒有考慮到同讀者對話,缺乏同讀者的互動性。例B則更顧及西方人的心理,譯文明顯具有客觀色彩,用語言建立起與讀者交流的平臺,用感召式的文字激發(fā)讀者的審美體驗,有的放矢地使讀者在閱讀文本時,輕松獲得審美快感。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跨文化旅游外宣翻譯中,譯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認知行為,以及文化差異和語言上的溝壑。同時,由于旅游行業(yè)自身的特殊性,要想獲得完美的譯文,譯者必須做到:一方面要跨越歷史文化差異,把握不同的民族心理,根據(jù)不同文本類型,參考不同的理論層面,在不同理論重心的指導下,采取適當?shù)姆g策略和技巧,靈活處理各種因素之間的沖突,盡可能多地考慮文本、讀者兩大因素以及兩者間的互動關系,在一個全球語境下,而不是在漢文化的傳統(tǒng)下,給出客觀性較強的譯文;另一方面,譯者在苦練語言基本功的同時,應多做一些跨文化的對比研究,借鑒相關領域的成果,這會有助于加快我們?nèi)谌胧澜绲牟椒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