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課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陣地。要使主題班會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下面我以《尋找隱形的翅膀》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為例,談談我是如何來設計主題班會課。
一、突出主題的人文性
主題策劃是班會課的核心和方向。只有明確教育目標,才能設計出一節(jié)精彩而有實效性的主題班會課。在班會課主題的設計上,我認為應該以“生”為本,將學生的實際和需要作為根本出發(fā)點,體現出教育的人文性。
1.充分關注學生需要,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班會課主題的選擇一定要以班級實際為基礎,以學生的現狀為參考,以解決學生最迫切的需要為目標,將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因此,在班會課的主題選擇上,我們一定要以生為本,在尊重個性的前提下,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服務。
《尋找隱形的翅膀》這一班會課主題的確定,就是針對我們班學生最緊迫的任務而定的。當時,我所帶的班級進入了緊張的高三備考階段,學習成了學生的主要任務。在學習的重壓下,很多學生出現了學習狀態(tài)的下降、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況,學生需要班主任更多地關心與鼓勵,需要班主任及時地給予幫助和指導,以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給他們注入一劑強心針,讓他們再次滿懷信心地向勝利的終點沖刺。
在分析了學生的現狀與需要后,我確定了本節(jié)班會課的主題是幫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學習潛力,樹立學習信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進一步堅定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教學內容確定后,我選擇了一首學生比較喜愛的、又具有勵志內容的歌曲《隱形的翅膀》作為班會課標題的切入點,告訴學生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他們尋找到之前沒有發(fā)現、沒有堅持的可以幫助他們飛翔的翅膀。
2.充分考慮學生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后來,我應其他班主任的邀請,曾在另外的班級上了這節(jié)《尋找隱形的翅膀》主題班會課,但事后他們反饋的效果卻與我班學生所呈現出的變化有一定的差距。同樣的授課者、同樣的上課內容,為什么效果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的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每個班級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班級有著不同的學生構成,學生年齡特征的不同、性別比例的差異以及學生性格特點的不同,都會使班級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出現不同的問題。因此,在主題班會課的主題選擇上,一定要考慮學生的自身特點,不能完全照搬別人的經驗。
二、把握教育的實效性
我們常常強調“天時、地利、人和”對事情成敗的重要性,一個好的主題班會課如果能遇到一個好的教育契機,那么它所起的教育作用會更加明顯。因此,在設計好《尋找隱形的翅膀》這一主題班會課后,我并沒有急于給學生上這節(jié)課,而是耐心地尋找一個良好的教育時機。
一天,天氣突變,氣溫很低,風也很大,而我仍像往常一樣走向操場,準備陪學生們一起跑步和練聲??墒堑搅瞬賵錾衔覅s沒有見到她們的身影。
在后來的批評教育過程中,我了解到有的學生是因為天氣寒冷而不想起床;有的則是由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早練后進步不明顯而積極性不高,這些都反映出了學生備考狀態(tài)的不理想,為此我必須及時而有效地對學生的備考狀態(tài)進行引導和調整,《尋找隱形的翅膀》這一主題班會課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作為班主任應該擁有一雙細心而犀利的眼睛,善于洞察學生的點滴變化,善于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善于抓住教育的時機去“借題發(fā)揮”,將我們的教育做到像春雨般及時而又“潤物無聲”。
三、彰顯設計的教育性
過去,我們的主題班會課常常是老師在講臺上不知疲倦地向學生灌輸大道理,雖然班主任苦口婆心、不遺余力,但學生卻毫無感覺。隨著學生視野的開闊、個性的增強,單純的說教已經無法讓學生產生共鳴。
因此,在主題班會課的設計上,我們要學會使用現代教育手段,融合多種素材并結合學生的親身經歷來充分發(fā)揮主題班會課的教育作用。
1.融合多種教育素材,豐富教育手段
在《尋找隱形的翅膀》這一主題班會課中,我首先運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副漫畫來讓學生明白自信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國際超級激勵大師——約翰·庫提斯”的視頻,在這段感人的視頻中,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與榜樣的對比中,學生明白了努力和堅持的重要性。在主題班會課的最后,我和學生一起合唱了歌曲《隱形的翅膀》,在動聽的旋律中去感悟歌詞里所蘊涵的追逐夢想的執(zhí)著和勇氣。
這些素材的成功運用,豐富了主題班會課的內容,也使教育手段更加多元化,從而提升了主題班會課的教育效果。
2.講述學生自己的故事,增強主題班會課的說服力
教育不是向學生灌輸已有的知識和道理,而是引發(fā)學生自身的思考和感悟。我認為真正的德育應該讓學生“在感悟中體驗成長”。什么樣的素材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和感悟呢?我認為是學生的親身經歷,或者是與他們學習、生活相關的素材。因此,在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中,我設計了一個“讓我輕輕地告訴你”的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用多媒體展示了過去兩年中大家在學習生活以及集體活動中的照片,并用深情的語言講述圖片中那些難忘的故事,讓學生在點滴的回憶中重溫那些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成功時刻”,從這些親身經歷中感悟努力拼搏、永不言棄的重要性。
用學生自己的經歷教育他們是最有說服力的。而這些素材的搜集則功在平時,要求班主任做一個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從班級管理、學習生活、集體活動中積累、總結、提煉相關素材。好的素材的運用,會使一節(jié)班會課更加感人,更能促動學生內心深處那柔軟的部分,更加具有教育性。
四、體現方法的科學性
科學的教育方法的運用是關系到主題班會課能否有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主題班會課中,班主任應該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來實現教育目的。在《尋找隱形的翅膀》這一主題班會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嘗試: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主題班會課中,學生不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動的學習者。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主動參與到教育活動中,才能增強其感悟,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在這節(jié)主題班會課中,我對漫畫并沒有做過多地說明,也沒有對其中的道理進行詳細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在討論中獲得真理。這就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體會到的道理,所受的教育會比教師單純的解讀和灌輸要深刻得多。
同時,在班會課中,我還設置了一個環(huán)節(jié)名為“高三宣言”,即讓學生寫出一份自己的高三宣言,寫完后分組討論修改,完成小組的高三宣言,并全班展示,最后集合各組精髓,形成班級最終的備考宣言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在宣言的編寫和討論中明確了高三的學習目標和奮斗方向。
2.重視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
在當代教育中,教育心理學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學科教學,還是德育管理,都體現出其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尋找隱形的翅膀》這一主題班會課的設計中,我也盡可能地使教育方法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在本課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運用了簡單而有趣的漫畫;在課堂中,為了繼續(xù)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我運用了直觀而生動的視頻資料;而學生的學習活動和集體活動的圖片展示環(huán)節(jié)“讓我輕輕地告訴你”則充分利用了學生的成就動機來提高自我效能感,保持學習動力。
整節(jié)班會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符合高中生解決問題的整個心理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好地實現了預期的教育目的。
【林玲,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鎮(zhèn)高級中學教師;晏廷飛,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鎮(zhèn)高級中學教師】
責任編輯/張紅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