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燕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調查研究
董力燕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深入剖析了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構成要素,涉及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環(huán)境適應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自我調控能力6個方面,并通過問卷法對英語教師的整體水平和各項能力進行了現(xiàn)狀調查和數(shù)據(jù)分析,明確了上述各項能力的強項和短板,針對性地提出了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策略:一是找準短板,重點強化調控能力;二是拓寬知識;適度提升溝通能力;三是發(fā)揮優(yōu)勢,全面提升綜合能力。
漢語國際推廣;英語教師;跨文化交際
隨著我國漢語國際化推廣戰(zhàn)略的逐步實施,針對漢語國際教師的勝任力研究也逐步開展。但長久以來,此類研究對象多是宏觀意義上的對外漢語教師,英語教師作為一支特殊而龐大的主體力量,并未受到特別關注。英語教師具有較強的語言優(yōu)勢,但綜合勝任能力特別是跨文化交際能力如何,目前研究仍然較少,這種局面不利于漢語國際化推廣戰(zhàn)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及時、有針對性地面向這一群體開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已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有必要從外語語言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等方面進行多方位探討[1],為開展英語教師的勝任力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指交際者潛在蘊藏的基本素質,能夠自如的處理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各種主要矛盾的能力,像地域差異、文明沖突、族群內(nèi)部態(tài)度,還有與之并存的內(nèi)心壓迫感等??缥幕浑H是在某種特定的場景中展開,所謂的“特定場景”主要涉及文化因子、情感因子、心理因子、情境特征等[2],在漢語國際推廣中,作為主力群體的英語教師,其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側重于處理文化差異的能力,構成要素主要涵蓋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環(huán)境適應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等方面。
根據(jù)國際漢語教師標準,語言基本能力主要指教師應具備基本的外語聽力理解能力、基本的外語口頭表達能力、基本的外語閱讀理解能力、基本的外語書面語表達能力。外語語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構成基礎。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地位使英語教師具有了先天的外語語言能力優(yōu)勢。表達交流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決定要素,交際是一個動態(tài)交互推進的過程,是交際主體之間根據(jù)交際需求內(nèi)在編碼并加工為信息,借助特定的言語或非言語的方式傳遞給對方,并解碼對方信息后反饋的過程。在交際過程中,雙方的價值觀念、自身閱歷、文化層次、教育背景等對各個交際環(huán)節(jié)都會產(chǎn)生影響??缥幕瘻贤芰κ墙浑H者解碼對方語言和非言語編碼的基本能力,涉及3方面內(nèi)容,一是對目的語文化的交際體系有所掌握,二是對目的語文化的的基本內(nèi)涵有所理解,三是對各類信息能夠進行準確的整合。跨文化交際者越是能夠深入了解對方的語言和文化,便越是能夠辨別兩者文化間的普遍差異。環(huán)境適應能力指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意識到并注意不斷提高自己應對心理壓力的能力,做好隨時應對各種壓力與沖突的心理準備,能同時積極面對學校、社會,甚至家庭在不同環(huán)境下可能存在的各種狀況,盡量減少對教學工作的影響,能夠積極應對教學過程中的突發(fā)性事件,在各種復雜環(huán)境下,都要具備一流的職業(yè)道德操守,能從不成功的教學經(jīng)歷中吸取教訓提高自己的教學??缥幕诤夏芰σ蠼處煈私庵型馕拿鞯奶攸c及歷史,掌握世界文化的分類和多元性特點,教學中時刻體現(xiàn)出對多元文化的充分尊重。應了解主要宗教派別與其哲學思想、禮儀、節(jié)日等內(nèi)容,對各種宗教的習俗予以尊重,并在教學及交際中有所體現(xiàn)。能與持不同宗教觀與哲學觀的人士進行友好交流等,能夠融入目的國家的日常生活之中。自我調控能力主要指能夠及時調整自己、克服各種交際中障礙,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能夠依據(jù)對方的交際范式快速地進行自我調試,按照對方的一般習慣調整自身的交流模式。交際者彼此適應的速度和程度取決于雙方的自我調控能力。較積極融入對方文化的交際者,具有較強的文化接受動機,適應對方的速度也會較快;同時,態(tài)度消極則不利于排除既有文化體系的影響,適應速度就會較差[3]。
針對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要素,開展了項目測試,對15名參加過漢語志愿者行動的英語教師進行了綜合問卷調查。針對外語語言能力、表達交流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等6項內(nèi)容設置問卷,每項內(nèi)容10個測試題,每題10分,測試題備選答案為“是、否”,“是”代表能力較強,“否”代表能力較弱或不足,每項內(nèi)容100分,6項總計600分,詳見表1。
表1 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調查
根據(jù)調查結果分析,15名志愿者平均得分450分,表明跨文化交際能力總體水平較好,但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調查數(shù)據(jù)同時顯示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呈現(xiàn)出優(yōu)勢明顯、短板突出的顯著特點,不同于以往對一般對外漢語教師的調查結論。在6項主要構成要素中,外語語言能力得分最高,平均為95分,這符合正常預期,表明英語教師的英語水平普遍較高,完全適應國際漢語教師對外語語言能力的要求,也是英語教師的優(yōu)勢所在。事實上,外語語言能力是對外漢語教師的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它對跨文化交際的成功具有基礎性的決定作用。在調查數(shù)據(jù)中,跨文化融合能力得分值也較高,平均達到90分,僅次于外語語言能力,表明英語教師由于專業(yè)的優(yōu)勢,具有較為國際化的文化視域,容易并能迅速的接受異域文化??缥幕诤夏芰χ饕蕾囉谖幕尘昂臀幕曇?,由于英語教師的職業(yè)優(yōu)勢和專業(yè)特點,對于異域文化的關注時間較長,關注內(nèi)容較全面,總體上在跨文化融合方面的能力也較為突出。跨文化溝通能力平均分值為85分,與表達交流能力平均分齊平,表明這兩項能力總體可以,但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溝通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除了知識因素和文化背景外,更重要的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素質,個體差異比較明顯,外向型性格和內(nèi)向型性格具有明顯的不同趨向。該項能力也反應了一般對外漢語教師的基本處境和現(xiàn)狀。在6項能力測試當中,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總體得分較低,分別平均為70分和75分,表明英語教師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并要重點加強自我調控,培養(yǎng)適應各種挑戰(zhàn)的能力。這兩項能力個體差異因素更加明顯,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背景、生活經(jīng)歷等都會產(chǎn)生持久的影響,因此,這兩項能力既是提升的重點,又是提升的難點,提升起來最為困難。
針對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策略。
根據(jù)調查報告統(tǒng)計分析結果,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短板在于自我調控能力相對較弱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相對不足,這兩項是國際漢語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在于教師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要有足夠的信心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做到自我調整、自我激勵、自我堅持。自我調控能力是跨文化交際的必要基礎,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中,文化差異造成的潛在的不確定性,會增加交際者的壓力。實踐證明,在漢語國際推廣中,部分英語教師善于把握壓力,有的則還未掌握減輕壓力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和交際效率的提高。因此,英語教師要千方百計學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容忍含混和不確定性。提高自我調控能力的方法很多,一是學會適當傾訴,可以借助網(wǎng)絡聊天等方式和家人、朋友溝通交流,減輕自己的焦慮,得到一些好的建議和支持。二是要多交朋友,在國外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利用多邊場合結交一些國外朋友,培養(yǎng)自己的適應能力。三是要建立合理的、客觀的自我期望值,避免給自身帶來太大的壓力,要對自己面對的困難保持一份清醒的認知和坦然的態(tài)度,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正視并勇敢面對各項挑戰(zhàn)??傊⒄Z教師要具有強烈的自我價值觀和信念,學會在面對不熟悉的狀況或面臨壓力而對自我判斷和價值觀產(chǎn)生懷疑的時候,使自己保持一致性和心理平衡,堅信有能力控制自己周圍的一切,無論面對何種壓力,都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勇于克服所遇到的諸多困難、批評以及負面影響,培養(yǎng)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應對變化和高壓的能力,在壓力之下保持冷靜,具有從容應對文化沖擊所需的個人素質。
英語教師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拓寬全球文化背景知識,尤其要了解目的國家文明的特點及歷史,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存在,并將尊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去。掌握并靈活運用目的國家的文化,會讓英語教師相對容易地跨越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陌生價值體系、宗教信仰和社會行為。雖然掌握相關文化知識無法徹底提前預見目的國家的各種觀念行為,卻能給教師進一步的深度融合提供先行指導。常見的拓寬文化背景的方式渠道有以下兩種:一是了解目的國家多元文化中交流對象、話語語境以及人們對一般得體行為的要求等信息。這些文化背景是英語教師正確解讀目的國家交流對象傳達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的基礎,同時也是英語教師獲取得體交際行為的指導依據(jù)。缺乏文化背景知識,英語教師便無法確定自身的各種行為在目的國家文化的特定語境中是否得體、有效??缥幕R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文化知識從較為宏觀的層面上解釋了跨文化交際現(xiàn)象,對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行為作一般意義上的指引。比如,了解世界各國文化中存在文化模式差異和交往規(guī)則差異可以提高英語教師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強化對跨文化現(xiàn)象的敏感度。掌握文化對人際交往模式的影響可以使英語教師理解跨文化交際語境中交際對象的行為取向。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特別需要英語教師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識和常識,如:該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點,以及其主流文化的模式和優(yōu)劣,同時還要靈活掌握特定語境的知識等。二是培養(yǎng)交際動機,積極尋找機會參加目的國家的社會交際活動。通過多種多樣的異域文化活動,增加交流體驗和對其文化的感性認知。例如重大節(jié)日慶典、宗教活動、社區(qū)日?;顒拥?,都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其文化意蘊的理解和接受度??傊幕尘爸R越豐富,跨文化交際的心理壓力越小,進行跨文化交際的動機越強。交際動機強烈,獲得跨文化交際經(jīng)驗的機會多,積累的跨文化知識就會越來越多。
在漢語國際推廣中,英語教師有兩大優(yōu)勢,一是掌握英語這門世界通用語言,二是中國文化不斷散發(fā)出來的無窮魅力。因此,要全面提升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必須充分發(fā)揮這兩方面的優(yōu)勢,特別是做足中國文化的文章[4]。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中國經(jīng)濟長期的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力,漢語熱方興未艾,世界各國人民對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家充滿了興趣。武術、京劇、相聲、書法等已經(jīng)成為國際熱詞,這也為英語教師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背景條件。因此,英語教師要加強中國文化的學習,不斷提升文化素養(yǎng);應全面掌握中國歷史文化的基本體系、重大事件、影響人物,以及古代輝煌的成就和燦爛的歷史文明,能將中國歷史文化巧妙的融入語言教學活動中,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對象、教學內(nèi)容針對性的傳授中國歷史文化知識;應依據(jù)學生的文化層次、個人興趣及語言能力,運用靈活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推介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力求能夠快速高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中國主要哲學思想和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英語教師應了解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基本知識,古今文學、書法繪畫、戲曲曲藝、古典音樂、傳統(tǒng)建筑等,能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授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基本概念,能將自己的才藝應用到教學中,能掌握中國民俗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及特點,并準確、客觀地加以介紹。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對外漢語國際教師的勝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師作為對外漢語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具有獨特的語言優(yōu)勢,又具有一般對外漢語教師的不足和短板。隨著我國漢語國際化推廣戰(zhàn)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針對性地加強英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他們的勝任力對于我國對外漢語國際化推廣事業(yè)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1] 王靜.漢語國際教師勝任力研究[D].廣東:暨南大學,2011.
[2]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 朱瑞平.漢語國際推廣中的文化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6(S1):111-116.
A survey and research on English teache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the glob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DONG Li-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
The essay deeply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English teache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volved the language ability,expressive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environment adaptation ability,cross-cultural fusion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ability.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questionnaire,the essa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overall level and the abilities,and the statistic analysis reveals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abilities mentioned above.Simultaneously,it suggests the English Teache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s supposed to be improved by finding the weaknesses and emphasizing the self-control ability,followed by broadening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bility;and making full use of advantages and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English teache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642.0
A
1008-6927(2012)03-0032-04
2012-03-15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編號:SK20110502)。
董力燕(1979-),女,河北邢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語言文化、翻譯。
(編輯:劉偉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