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春,王龍洋
由中國小說學會主辦、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的“2011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評議會”于2011年12月24日至25日在江西南昌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多位專家、學者在歲末年關的百忙之中,抽空趕赴南昌歡聚一堂,就2011年度中國小說的創(chuàng)作展開熱烈的討論和嚴格有序的評選。他們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據(jù)“歷史深度、人性內(nèi)涵和藝術創(chuàng)新”的標準來挑選優(yōu)秀作品。
從2000年開始中國小說學會每年舉辦一次專家、學者視野下的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評選,至今從未間斷。其中的評委有退而不休、精神矍鑠的陳公仲、陳駿濤等老專家,也有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如續(xù)小強、段守新等學者。正是由于他們對文學的堅守才有了這一次又一次在海內(nèi)外引起很大反響的評選結果。
長篇小說的評選最先進行,12月24日上午由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吳義勤教授主持評議會。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當代小說已經(jīng)在堅守中進入了一個旺盛的生長期,小說的可能性空間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在2011年度的中國小說中,長篇小說集中出現(xiàn)了一大批思想上和藝術上都有很高成就的作品,在整體上好于往年。其中嚴歌苓的《陸犯焉識》、賈平凹的《古爐》、格非的《春盡江南》、何頓的《湖南騾子》和李銳的《張馬丁的第八天》等作品受到熱議。
山西大學教授王春林從歷史與人性的深度來審視長篇小說。他認為賈平凹的《古爐》是2011年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它從人性的角度寫文革時期的記憶,其實是借文革來寫鄉(xiāng)村社會的解體。格非的《春盡江南》一方面直面現(xiàn)實生活,旨在書寫復雜的社會矛盾,另一方面表現(xiàn)了當下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王安憶的《天香》是以小說的方式來思考上海這座城市,為上海寫史,但作品的熱度不夠。葛水平的《裸地》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生活,也是家族生活小說。它書寫了中國鄉(xiāng)村家庭宗法社會解體的現(xiàn)狀,其中對若干人物形象的塑造、對地域風情的描寫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嚴歌苓的《陸犯焉識》可以說是寫歷史的小說,也可以說是寫知識分子的小說,表現(xiàn)了主人公陸焉識在十多年勞改中的失落和精神被扭曲,是一部非常高水平的小說。蔣子丹的《囚界無邊》反思了普遍的人性,熊正良的《美手》書寫了知識青年的人情與人性。丁潔的《依偎》描寫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寫得很扎實,有兩條線索,一條以他們相戀的現(xiàn)實為線索,一條是主人公對過去感情生活回顧為線索。總之,今年的長篇小說總體水平很高。
上?!段膶W報》編審朱小如著重從文學語言的角度來審視長篇小說。他認為《古爐》和《天香》的語言絮叨生澀,節(jié)奏緩慢,與我們今天的閱讀心理習慣不合拍。同時還存在一個問題,80年代強調(diào)小說要寫得不像小說,現(xiàn)在又寫得太像小說。我們已經(jīng)成名的作家,反而不敢跨界越規(guī)范。但這方面,有海外背景的作家做得比較好。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是今年最好的長篇小說。它寫知識分子的改造,一開始就具有國內(nèi)作家所沒有的跨界的嘗試。以前只是覺得嚴歌苓講故事的能力強,現(xiàn)在卻看到了她小說背后的力量。小說是中國人的情感教育方式,如果小說背后的東西讓人看不到,就會很悲哀。王安憶的《天香》有個很大的問題,小說的精神高度不夠,蔡翔的批評比較到位,王安憶注重的只是小說的技巧。哈金的小說也有語言問題。但嚴歌苓的語言就不一樣,很有畫面感。如果把作家的名字蓋去,一段段的文學比較,就能看出誰的好壞。
南昌大學陳公仲教授介紹了海外華文作家的創(chuàng)作,他認為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是她個人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寫出了知識分子的百年歷史。哈金的《南京安魂曲》也寫得很好。但因為它是用英語寫的,別人翻譯的,所以評委有異議,影響了它的參評。江西師范大學教授顏敏認為熊正良的《美手》的寫作方式很特別,讓讀者很陌生。現(xiàn)在很多作家都在回避這種有風險的寫作方式,他能這樣寫非常難能可貴。吳義勤認為有兩部女性文學作品應該重視,一是黃蓓佳的《家人們》寫文革中一個女學生被局長強奸而后成為其家庭成員的故事,寫出了殘酷歷史造成人性的扭曲。二是范小青的《香火》具有完全禪宗式的語言意境,反映了一個女作家突破自我的能力?!睹餍蕾p》執(zhí)行主編續(xù)小強認為《天香》雖不錯,但技術性的東西太多了。李銳的作品有很飽滿的情感,就能給人震撼。廣東商學院教授江冰認為張欣的《不在梅邊在柳邊》寫得不錯,有情感和都市符號,相對她過去的作品有明顯提升。
總之,與會評委一致認為2011年是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大年”,但是受篇目的限制,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不能入圍。
12月24日下午中篇小說評議會由陜西省作協(xié)李星教授主持。張翎的《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楊爭光的《驢隊來到奉天畤》、阿袁的《子在川上》、陳應松的《一個人的遭遇》、許春樵的《知識分子》、胡學文的《從正午開始的黃昏》、王小鷹的《點絳唇》、東西的《救命》、張楚的《七根孔雀羽毛》和張國慶的《如風》等作品受到熱議。這些作品有寫知識分子的、同性戀的、高校腐敗的、現(xiàn)代生活意外事件的等等,在題材上突破了傳統(tǒng)題材的框架。
河北師大文學院教授郭寶亮認為張楚的《七根孔雀羽毛》是一部來源于生活,故事可讀性強,人物形象豐滿,形式講究,寫得非常好的作品。王十月的《尋根團》通過回家過年,把日?,F(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寫得非常尖銳,但它又畢竟不是問題小說。許春樵的《知識分子》寫知識分子的困惑,是我們目前寫知識分子中不錯的一部。胡學文也是不錯的中篇小說家,《從正午開始的黃昏》寫人的復雜的狀態(tài)。陳應松的《野貓湖》寫農(nóng)村同性戀人的曖昧關系,但又不是用一種獵奇的心態(tài)來寫,寫得比較好。蘇蘭朵《尋找艾薇兒》寫出了很溫暖的人性。
天津人民出版社編審臧策認為阿袁的《子在川上》寫腐敗,不在反腐敗本身,而在于把正常的變成不正常的,把不正常的變成正常的,是今年寫得最好的中篇小說。東西的《救命》讓我們看到他是能將藝術水準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很不錯的作家。陳應松的《一個人的遭遇》讓人感覺他又回歸到《火燒云》,他的苦難敘事看似散漫卻有語言的張力。許春樵的《知識分子》對知識分子的書寫刻畫很到位。
王春林認為楊爭光的《驢隊來到奉天畤》是2011年度中篇小說中不能忽視的小說,它有大量的方言,但方言也是現(xiàn)代語言,它使現(xiàn)代語言更有魅力?!度肓鳌贰秾じ鶊F》《幸?!芬彩墙衲陸撽P注的小說。山西師范大學副教授劉階耳認為《車禍》把人物的遭遇還原為基本的事實,使之成為卡夫卡式的變形記,寫得比較好。
12月25日上午短篇小說評議會由《小說評論》主編李國平教授主持。王祥夫的《真是心亂如麻》,畢飛宇的《一九七五年的春節(jié)》、鐵凝的《海姆立克急救》、曉蘇的《花被窩》、王璞的《灰房子》、須一瓜的《小學生黃博浩文檔選》、秦嶺的《殺威棒》、張惠雯的《愛》、葉兆言的《寫字桌的1971年》和周瑄璞的《故障》等受到熱議。參評專家認為2011年度的短篇小說成就相對中長篇雖顯平淡,但與往年的短篇相比,也有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對歷史事件的回顧更為凸顯。
天津師大副教授林霆認為王祥夫的《真是心亂如麻》是一篇很好的作品,它寫了一個保姆照顧老人的生活,老人的兒女在國外。在老人去世后,為了工資和維持原來的體面的生存,保姆隱瞞了獨居老人的死訊,制造主人還活著的假象,膽戰(zhàn)心驚地獨守著一具尸體過活。小說寫得很結實,敘事從容不迫,反映了空巢老人、親情淡漠、保姆的卑微處境等等緊貼當下的話題,體現(xiàn)作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與思考。肖江虹的《當大事》也是個上品,它寫農(nóng)村辦喪事,沒有青年勞力,連老人去世后埋葬都抬不了多遠,只好埋在房子附近,反映了當前中國農(nóng)村的空心化問題。王璞的《灰房子》寫文革寫得很飽滿,讓我很震撼。葉兆言的《寫字桌的1971年》從桌子的流動過程中,喚醒了我們70年代的記憶,反映了混沌年代中人的命運往往被不起眼的小事擺布。葉廣芩的《后罩樓》寫鬼文化與民間道德也很有價值。遲子建的《七十年代的四季歌》寫文革也寫得很好。
天津師大段守新老師認為秦嶺的《殺威棒》寫上山下鄉(xiāng),從孩子的視角看城市與鄉(xiāng)村的二元對立,寫得很別致很有特色。畢飛宇的《一九七五年的春節(jié)》與張慧雯的《愛》寫得都很好?!稅邸返氖闱樾允?011年最具藝術光彩的小說。邵麗的《老革命周春江》的特點就是很結實,它講述1961年的天災實際上是人禍,主人公用上訪的方式來展現(xiàn)對天災的拷問。王春林認為《真是心亂如麻》一句話概括出了我們時代的心聲。鐵凝的《海姆立克急救》也是一篇很棒的小說。海南師范大學教授畢光明認為曉蘇的《花被窩》寫農(nóng)村留守婦女的感情問題,情欲與道德沖突的問題,寫得很好。江冰認為《真是心亂如麻》表現(xiàn)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心理狀況,作品本身其實是對農(nóng)村婦女的尊重。吳義勤認為曉蘇的《花被窩》把我們這些年情欲越來越政治化的敘述還原為情欲本身,小說最后要解決的就是身體問題。它的處理很有特色?!豆收稀穼懪韵氤鲕壍€沒出的復雜心理,也寫得很好。
12月25日下午評選結果揭曉,并召開了新聞發(fā)布會。共有25部小說榜上有名,其中長篇小說5部,中篇小說10部,短篇小說10篇。嚴歌苓的《陸犯焉識》、張翎的《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和王祥夫的《真是心亂如麻》分獲長中短篇小說排行榜第一名。中國小說學會評委會參加此次評選的主要專家和教授認為:整個2011年度的文學作品對社會歷史與現(xiàn)實的探討,對當下中國人精神狀態(tài)的描摹有顯著進步。其中長篇和中篇小說排名第一的均為海外女作家實屬偶然,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活躍于近年大陸紙介以及影視等多種傳播媒介中,而且以其多元化背景的觀照,對中國的歷史進程與當下現(xiàn)實進行了別具一格的闡釋。不是評委格外關照,而是她們的創(chuàng)作實力使然。
嚴歌苓的《陸犯焉識》2011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該作一改她過去關注底層婦女的命運,首次把目光投向男性高層精英,而且是以她祖父、翻譯家嚴恩春為原型寫成,抒寫了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近百年的命運。王春林表示該作對百年來的中國歷史進行了深入透視和表現(xiàn)。朱小如稱贊它具有國內(nèi)作家所沒有進行的跨界嘗試。陳公仲介紹說這是作者本人自認為寫得最苦、最滿意的一部。雖然本次長篇小說評選激烈,但嚴歌苓毫無懸念問鼎長篇第一,這也是她在2009年憑《小姨多鶴》首次獲得排名第一后再次榮登中國小說排行榜榜首。張翎的《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刊于《收獲》2011年4期。陳公仲認為它寫出了現(xiàn)代人內(nèi)心中最隱晦的東西。臧策認為它謀篇很到位。另外上榜短篇小說張慧雯的《愛》也是海外華人作家作品。
對于海外作家創(chuàng)作,顏敏認為:近年來大量留學或移民海外的華文作家在國內(nèi)發(fā)表的作品越來越受矚目,這些作家攜帶著中國當代歷史和中國當代文學的記憶進行創(chuàng)作,正逐漸成為中國文學、漢語文學中重要的新力量。
其實,在2011年中國小說排行榜上,不但海外女作家受矚目,國內(nèi)女作家也有不凡的表現(xiàn)。上榜小說的作者中有作協(xié)主席鐵凝、陜西作家周瑄璞,江西作家阿袁、上海作家王小鷹等女作家。陳駿濤認為王小鷹的《點絳唇》寫上海女人寫得很精致,從作品中可以聞到上海女人的味道。阿袁的《子在川上》是至今為止她寫得做好的小說。阿袁連續(xù)三年登上中國小說排行榜,且每次都在前5名,其他兩次分別是2009年的《鄭袖的梨園》和2010年的《魚腸劍》。中國女性文學研究會會長暨本屆評委譚湘教授認為這一現(xiàn)象顯示了中國女性作家正在走出關注自我的狹隘的“私語”寫作,更多地介入生活、關注生活。此外,雖然沒有上榜但是被推薦受到熱議的作品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女作家作品。如王安憶的《天香》、黃蓓佳的《家人們》、范小青的《香火》、方方的《武昌城》、蘇蘭朵的《尋找艾薇兒》、邵麗的《老革命周春江》、遲子建的《黃雞白酒》、張欣的《不在梅邊在柳邊》、蔣子丹的《囚界無邊》、葉廣芩的《后罩樓》和葛水平的《裸地》等,它們在總體上得到了評委較高的評價,可惜因為名額有限而落榜。
總之,所有入圍作品在評選中,并沒有考慮作家的身份和背景,完全以文學自身的標準來投票。評選結果只能說明當下海內(nèi)外女作家創(chuàng)作實力強勁,在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