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蓉,李 興
近年多項研究表明,在眾多脂肪細胞分泌的蛋白和代謝物中,脂聯(lián)素(ADPN)是唯一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討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以揭示脂聯(lián)素對糖尿病心肌?。―CM)中心肌細胞的可能保護機制,為防治糖尿病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
1.1 材料 人心肌細胞株(HCM)購于美國SinceCell公司上海代購,DMEM培養(yǎng)基(美國HyClone公司),胰蛋白酶(北京Solarbio公司),胎牛血清(美國HyClone公司),D-葡萄糖(北京Solarbio公司),MTT試劑盒(美國Sigma公司),脂聯(lián)素(Human gAcrp美國Pepro Tech公司),Trizol試劑(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xiàn)astStart Universal SYRB Green Master(ROX,美 國 Roche 公 司 )。Bax 引 物,上 游:5′-TTTGCTTCAGGGTTTCATCC-3′;下 游:5′-CAGTTGAAGTTGCCGTCAGA-3′。Bcl-2引物,上游:5′-GGATGCCTTTGTGGAACTGT-3′;下游:5′-AGCCTGCAGCTTTGTTTCAT-3′。β-actin引物,上游:5′-AGAGCTACGAGCTGCCTGAC-3′;下 游:5′-AGCACTGTGTTGGCGTACAG-3′184bp(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人心肌細胞的培養(yǎng)及分組 HCM培養(yǎng)于含10%胎牛血清,5.5mmol/L D-葡萄糖,100U/mL青霉素,100μg/mL鏈霉素的DMEM培養(yǎng)基中,并置于37℃含5%的CO2的孵箱中孵育,細胞生長至約85%融合時,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傳代。正常對照組D-葡萄糖濃度5.5mmol/L;高糖組D-葡萄糖濃度30.0mmol/L;高糖加脂聯(lián)素組D-葡萄糖濃度30.0mmol/L+ADPN 2.5μg/mL。
1.3 實驗方法
1.3.1 MTT法 取部分生長狀態(tài)佳的細胞,以1×104個/mL接種至96孔板,待細胞貼壁后,改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6h。按照實驗分組進行干預,每組設3個復孔,同時設凋零孔,分別培養(yǎng)24h、48h、72h后,每孔加入 MTT 20μL,孵育4h后,每孔加入DMSO150μL,振蕩10min,待DMSO溶解后,于酶標儀490nm處測得吸光度OD值。
1.3.2 流式細胞術 取部分生長狀態(tài)佳的細胞,以1×105個/mL接種至6孔板,待細胞貼壁后,改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6h,使細胞同步化,棄去培養(yǎng)液,按照實驗分組進行干預,每組設3個復孔,分別培養(yǎng)24h、48h、72h,用脂結合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雙染色標記后,流式細胞儀測細胞的凋亡百分率。結果判斷,正?;罴毎鸄nnexinV/PI均低染;凋亡細胞AnnexinV高染,PI低染;壞死細胞AnnexinV/PI均高染。
1.3.3 熒光定量PCR 總RNA的提取,細胞生長至約80%融合時,棄去培養(yǎng)基,加入無血清培養(yǎng)基6h后,按實驗分組進行干預,棄去上清,加入Trizol試劑提取總RNA。將RNA反轉錄為 cDNA。 目 的 基 因 Bax 引 物,上 游:5′-TTTGCTTCAGGGTTTCATCC-3′;下 游:5′-CAGTTGAAGTTGCCGTCAGA-3′。Bcl-2引物,上游:5′-GGATGCCTTTGTGGAACTGT-3′;下游:5′-AGCCTGCAGCTTTGTTTCAT。β-actin引物,上游:5′-AGAGCTACGAGCTGCCTGAC-3′;下 游:5′-AGCACTGTGTTGGCGTACAG-3′184bp。PCR反應體系:FastStart U-niversal SYRB Green Master(ROX),上游引物(15μmol),下游引物(15μmol),cDNA,無DNAse和RNAse水。PCR反應條件:95℃變性10min,95℃15s,58℃45s,共45個循環(huán)。由PCR反應曲線得到Ct值,采用2-△△Ct方法計算相對定量結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
2.1 MTT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高糖組細胞在24h時,細胞增殖增加,48h、72h細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脂聯(lián)素組與高糖組相比,24h時細胞增殖情況無統(tǒng)計學意義,48h、72h細胞增殖明顯增加(P<0.05)。詳見表1。
表1 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心肌細胞增殖的影響(OD值)(x±s)
2.2 流式細胞術 與對照組相比,高糖組的細胞在各個時間段凋亡率均增加(P<0.05)。脂聯(lián)素組與高糖組相比,48h、72h細胞凋亡率均減少(P<0.05)。各時間段脂聯(lián)素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時間推移,細胞凋亡率降低。詳見表2。
表2 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心肌細胞凋亡率的影響(x±s) %
2.3 熒光定量PCR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高糖組的細胞在各個時間段Bax的表達增加(P<0.05),Bcl-2的表達降低(P<0.05)。脂聯(lián)素組與高糖組相比,48h、72hBax表達下調(P<0.05),而Bcl-2的表達上調(P<0.05)。各時間段脂聯(lián)素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隨著時間推移,Bax表達下調,而Bcl-2上調。詳見表3。
表3 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心肌細胞Bcl-2/Bax(2-△△Ct)表達的影響(x±s)
DCM是糖尿病引起的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心血管并發(fā)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獨立于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瓣膜病變引起的心臟病等以外的一種特異性心臟病,其主要的病理改變表現(xiàn)為心肌細胞肥大、心肌纖維化、細胞外基質沉積、心肌細胞凋亡增加等。臨床上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心臟舒張功能不全,晚期以收縮功能不全為主,最終發(fā)展成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主要認為與心肌能量代謝紊亂[1,2]、血管及自主神經紊亂、胰島素抵抗[3]以及其他細胞因子的參與等有關。
高血糖是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病因,而由高血糖引起的心肌細胞凋亡是導致糖尿病心肌病發(fā)病和病程進展的關鍵因素。本次研究MTT結果,高糖組24h細胞增殖增加,可能與細胞的應激有關。通過抗氧化作用和凋亡信號轉導途徑抑制細胞凋亡,可以阻止糖尿病引起的心臟毒性作用,表明在糖尿病心肌病的發(fā)展過程中,心肌細胞凋亡是一個重要因素。心肌細胞凋亡過程與多種途徑有關,包括凋亡/抗凋亡基因失調、線粒體凋亡通路、膜受體凋亡通路以及氧化、硝化應激等導致的細胞凋亡[4,5]。
Bcl-2家族是與細胞凋亡緊密相關的基因家族,該家族的蛋白產物從功能上分為兩類:一類具有抑制凋亡作用,如:Bcl-2、Bclxl、Mcl-1等;另一類則具有促進凋亡作用,如Bax、Bak、Bok等。生理情況下,抑制凋亡和促進凋亡的蛋白維持動態(tài)平衡,當機體或細胞受到有害刺激時,平衡被打破,出現(xiàn)細胞凋亡增加或發(fā)生腫瘤。Bcl-2家族成員之間雖然有功能上的重疊[6],但是這些蛋白都是正常組織發(fā)育和維持自身穩(wěn)態(tài)所必需的。Bcl-2和Bax是目前研究比較明確的一對拮抗基因。Bcl-2是從濾泡B細胞瘤中克隆出的第一個抑制凋亡的蛋白,主要位于線粒體膜、滑面內質網及核膜上,可抑制多種原因引起的細胞程序性死亡;Bax是Bcl-2家族中的促凋亡成員,是一個可溶性蛋白分子,主要位于細胞質中,當凋亡信號發(fā)生時,Bax從胞質中轉移到線粒體,并與線粒體膜相結合,發(fā)揮促凋亡作用。Bcl-2在細胞中是以同源二聚體(Bax/Bax)或異源二聚體(Bax/Bcl-2)形式存在的,Bcl-2過渡表達與Bax構成異源二聚體而阻抑細胞凋亡,而當Bax過度 表 達 時, 形 成 Bax-Bax 同源二聚體可促進細胞凋亡[7]。細胞受到凋亡刺激信號后,Bcl-2/Bax表達產物的比值可能決定細胞是趨于存活還是死亡。當Bcl-2/Bax>1時,對細胞凋亡起抑制作用,細胞趨向于存活;當Bcl-2/Bax<1時,對細胞凋亡起促進作用,細胞趨向于死亡[7,8]。本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高糖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細胞,隨著時間推移,Bax表達增加,Bcl-2的表達則減少,加入脂聯(lián)素后,Bax表達下調,Bcl-2表達增加,抑制了細胞的凋亡。
脂聯(lián)素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由脂肪組織分泌的一種內源性生物活性多肽,具有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及調節(jié)能量代謝等作用。流行病學調查顯示[9],在肥胖、糖尿病和高血糖癥患者體內,脂聯(lián)素水平降低,并且導致心血管病風險增加。前期研究表明,T-鈣粘蛋白在1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細胞膜及核周都有表達,其表達量與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成正相關,且隨著病變的進展表達逐漸增加[10],而且脂聯(lián)素可以時間依賴性的增加高糖環(huán)境下心肌細胞T-鈣粘蛋白的表達,可能與氧化應激時T-鈣粘蛋白上調性表達有關,通過與脂聯(lián)素結合后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號途徑從而對抗氧化應激導致的細胞凋亡,并且可以提高細胞在氧化應激狀態(tài)下的生存能力[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脂聯(lián)素可以通過影響凋亡相關蛋白Bcl-2和Bax的表達,通過影響二者的比例來抑制人心肌細胞凋亡,并且這種作用呈時間依賴性關系。
心肌細胞無分裂或再生能力,細胞凋亡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心功能的損害程度,因此通過各種途徑減少心肌細胞凋亡是保護心肌的一個重要途徑,脂聯(lián)素這種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從而保護心血管的作用,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脂聯(lián)素應用于臨床提供了新的依據。
[1] Herrero P,Peterson LR,McGill JB,et al.Increased myocardial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type 1diabetes mellitus[J].Am Coll Cardiol,2006,47(3):598-596.
[2] van Herpen NA,Schrauwen-Hinderling VB.Lipid accumulation in non-adipose tissue and lipotoxicity[J].Physiol Behav,2008,94(2):231-241.
[3] Lebeche D,Davidoff AJ,Hajjar RJ.Interplay between impaired calcium regulation and insulin signaling abnormalities i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J].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2008 ,5(11):715-724.
[4] Chen S,Evans T,Mukheriee K,et al.Diabetes-induced myocardial structural changes:Role of endothelin-1and its receptors[J].Mol Cell Cardiol,2000,32(9):1621-1629.
[5] Zhou YT,Grayburn P,Karim A,et al.Lipotoxic heart disease in obese rats:Implicati on for human obesity[J].Proc Nati Acad Sci USA,2000,97(4):1784-1789.
[6] Rathmell JC,Lindsten T,Zong WX,et al.Deficiency in Bak and Bax perturbs thymic selection and lymphoid homeostasis[J].Nat Immunol,2002,3(10):932-939.
[7] Schabitz WR,Sommer C,Zoder W,et al.Intravenous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duces infarct size and counterregulates Bax and Bcl-2expression after tempor ary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Stroke,2000,31(9):2212-2217.
[8] Isenmann S,Stoll G,Schroeter M,et al.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Bax,Bcl-2,and Bcl-X proteins in focal cortical ischemia in the rat[J].Brain Pathol,1998,8(1):49-62.
[9] Zhu W,Cheng KK,Vanhoutte PM,et al.Vascular effects of adiponectin: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J].Clin Sci(Lond),2008,114(5):361-374.
[10] 田臘梅,李興.脂聯(lián)素及T-鈣黏蛋白與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關系[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6(8):505-506.
[11] 李淑帆,李興.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人心肌細胞增殖及caspase-3、T-鈣黏蛋白表達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0,39(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