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梅,張煥萍,柴景偉,李年珍
肺動脈高壓(PAH)是嚴重的慢性肺循環(huán)疾病。野百合堿(MCT)是一種雙芐基異喹啉類生物堿(PA),在肝臟中被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活化為反應(yīng)代謝產(chǎn)物野百合堿吡咯(MCTP),然后通過血循環(huán)運送到肺[1,2]。MCT注射大鼠常用來制作PAH模型,但其具體機制尚未闡明[3,4]。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中藥川芎有效成分之一,化學(xué)結(jié)構(gòu)為四甲基吡嗪(tctramcthypyrazine,TMP),現(xiàn)已由人工合成。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TMP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強心、降低血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對于PAH具有明顯作用,但其機制不清楚[5,6]。本實驗在建立PAH模型的基礎(chǔ)上,觀察川芎嗪對PAH的防治作用。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雄性Wistar大鼠30只,體重250g~280g。飼料、墊料由山西醫(yī)科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1.2 試劑及器材 野百合堿(北京伊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注射用川芎嗪(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顯微鏡(奧林巴斯公司)、多普勒超聲儀(山西心血管病醫(yī)院提供)。
1.2 方法
1.2.1 大鼠肺動脈高壓模型建立和分組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1周后,根據(jù)隨機化原則,按照體重編號,采用隨機排列表法,將大鼠分為正常組、模型組、治療組,每組10只。治療組、模型組分別一次性腹腔注射 MCT(60mg/kg),對照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治療組從注射MCT 2周后開始腹腔注射鹽酸川芎嗪80mg/(kg·d),連續(xù)2周。對照組、模型組分別給予等量生理鹽水腹腔注射。4周后為實驗終點,整個過程大鼠均在12h光照,12h黑暗,溫度19℃~26℃,濕度50%~70%中喂養(yǎng),自由進食、進水。
1.2.2 大鼠肺動脈根部徑、肺動脈流速測量 大鼠稱重,1%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仰臥固定后,彩色多普勒超聲測量各組大鼠肺動脈流速、肺動脈根部徑。
1.2.3 肺動脈和頸動脈平均壓測定 超聲檢測后,做頸正中切口,自右側(cè)頸外靜脈插管至肺動脈,同時行左側(cè)頸總動脈插管,分別連接YL-3和YL-4型壓力傳感器,輸入SJ-42型生理記錄儀測定平均肺動脈壓(mPAP)和平均頸動脈壓(mCAP)。
1.2.4 肺組織標本制備及觀察 放血處死大鼠,開胸迅速取出肺組織,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后常規(guī)切片,厚約4μm,行HE染色,每只大鼠選3張肺組織切片,奧林巴斯顯微鏡下觀察肺組織病理學(xué)改變及細小動脈中膜變化。
1.2.5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 13.0系統(tǒng)軟件包,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1 大鼠一般情況 對照組、治療組大鼠體毛光滑、反應(yīng)敏捷、飲食正常。模型組飲食逐漸減少,體重減輕,反應(yīng)遲鈍,體毛無光澤。各組大鼠飼養(yǎng)過程中未出現(xiàn)死亡,行多普勒超聲心臟檢測和肺動脈測壓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死亡。
2.2 各組大鼠肺動脈流速、肺動脈根部徑變化 模型組、治療組肺動脈流速、肺動脈根部內(nèi)徑顯著高于與對照組(P<0.01)。而治療組的肺動脈流速、肺動脈根部內(nèi)徑顯著低于模型組(P<0.01)。詳見表1。
表1 3組肺動脈流速、肺動脈根部內(nèi)徑比較(x±s)
2.3 各組大鼠平均肺動脈壓和平均頸動脈壓變化 模型組平均肺動脈壓較對照組、治療組明顯增高(P<0.01);治療組的平均肺動脈壓力低于對模型組(P<0.01)。而對照組、模型組、治療組3組平均頸動脈壓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3組mPAP、mCAP比較(x±s)
2.4 病理學(xué)觀察 各組大鼠第6周處死。模型組開胸,可見肺表面凹凸不平,彈性差,并可見灶性淤血。在顯微鏡下觀察,對照組大鼠肺動脈血管內(nèi)皮細胞扁平連續(xù),細胞分布均勻,無內(nèi)皮細胞水腫壞死,肺動脈管壁結(jié)構(gòu)正常。模型組、治療組大鼠肺小動脈管內(nèi)皮細胞腫脹、壞死損傷明顯,中層平滑肌細胞增生,膠原纖維增多,管壁呈不規(guī)則增厚、變形,管腔狹窄明顯。管壁可見淋巴細胞浸潤。治療組較模型組大鼠肺小動脈中膜平滑肌細胞增生減輕,膠原纖維減少。治療組大鼠肺小動脈中膜平滑肌細胞增生減輕,彈力纖維減少。
野百合堿以往被學(xué)者們用來制作肺動脈高壓物模型[7]。MCT單次注射后4周,大鼠可出現(xiàn)肺動脈內(nèi)皮腫脹,內(nèi)皮細胞凋亡,引起顯著的進行性肺動脈中層增厚及外膜炎性改變,進而產(chǎn)生重度肺動脈高壓。這種肺動脈高壓是注射野百合堿后引起的肺小血管進行性器質(zhì)性改變。采用野百合堿60mg/kg體重單次注射建立肺動脈高壓模型,具有操作簡便、對動物損傷小及成功率高等優(yōu)點,尤其適用于嚙齒類小動物,極大地降低了科研成本。因此,本模型可作為肺動脈高壓相關(guān)研究的經(jīng)濟、簡便、可靠的動物模型,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可復(fù)制性。
本實驗發(fā)現(xiàn),模型組大鼠與對照組比較,肺動脈壓力明顯升高(P<0.01),而頸總動脈壓無明顯改變(P>0.05);治療組大鼠與MCT組相比,肺動脈壓力明顯下降(P<0.01),頸總動脈壓無明顯改變(P>0.05),提示川芎嗪可抑制或預(yù)防野百合堿誘導(dǎo)的肺動脈高壓形成,而對體循環(huán)壓力無明顯影響,即對肺動脈壓力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
光鏡下發(fā)現(xiàn)川芎嗪可抑制由野百合堿引起的肺細小動脈內(nèi)皮損傷和中膜平滑肌增生,以及膠原纖維的堆積,川芎嗪具有抑制大鼠肺血管結(jié)構(gòu)重建作用。而對川芎嗪抑制野百合堿誘導(dǎo)的肺動脈高壓形成和肺血管結(jié)構(gòu)重建的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1] 盧杰,李夢濤,王遷.結(jié)締組織疾病相關(guān)肺動脈高壓動物模型[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yīng)雜志,2009,3(2):116-121.
[2] Kamezaki F,Tasaki H,Yamashita K,et al.Gene transfer of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ameliorate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rat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7(2):219-226.
[3] Ryan WK,Nidal EM,Jens CE,et al.Linked mechan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of remodeling in mouse pulmonary arteries with hypoxia-induced hypertension[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5,288:1209-1217.
[4] Marleen HM,Hessel PS,Beigit DEN 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monocrotaline-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the intact rat[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6,291:H2424-H2430.
[5] Myers JL,Domkwski PW,Wang Y,et al.Sympa thetic blockade blunts hypercapnic pulmo nary arterial vasoconstriction in new born piglet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8,13(3):298.
[6] 王良興,陳鳴和,蔡孔長,等.川芎嗪對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動脈高壓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xué)通報,1995,6:512.
[7] Henriques CT,Brandao NA,Mbreira CD,et al.Effects of TNF-alpha blockade in monocrotaline 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J].Rev Port Cardiol,2008,27:34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