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二林,劉云發(fā),陶 萍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4)
?體育教育訓練學
趣味游戲活動促進中學生身心素質提升的實驗研究
支二林,劉云發(fā),陶 萍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4)
為了提高中學生身心健康水平,解決目前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不足,學生積極性不高、活動強度不夠、鍛煉效果不佳等問題,對中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進行了重新設計,以達到全面提高中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本研究以吉林省某中學20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進行十周的趣味游戲健身干預方案實驗教學。結果表明:趣味游戲組合活動干預對中學生的心肺機能、身體柔韌性、下肢力量、奔跑能力、反應能力和減少腹部脂肪厚度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提高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人際交往感知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對中學男生的心肺機能、下肢力量、奔跑能力、反應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中學男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中學女生的心肺功能、身體柔韌性、奔跑能力、反應能力以及腹部脂肪厚度的減少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中學女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中學生;大課間操;趣味游戲;身心健康
國民體質歷來都是一個國家興盛繁榮的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直觀的體現(xiàn),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的身體素質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后期,由于獨立意識的迅速發(fā)展,他們的需要已由生理進入到了身體、心理、社會等多維需要。由于有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多項指標呈下降趨勢[1]。楊則宜研究表明:2005、2000、1995三年的數(shù)據(jù)比較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爆發(fā)力素質、力量素質等多數(shù)呈下降趨勢,肥胖和超重學生增多[2]。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對北京等五個地區(qū)的16 472名中小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4.2%[3],廣大小學生日益嚴重的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國家、政府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擔憂。因此,解決青少年體質下降的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本研究以吉林省長春市某中學學生為實驗對象,從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為切入點,以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項目四個主要控制因素為基礎,科學地設計體育特色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運動健身干預的內容、方法及研究路徑。通過對實驗結果討論和分析,找出大課間體育活動干預方式和中學生身心健康指標變化的相互作用關系。實驗證明,通過對中學大課間趣味游戲活動科學管理,完善體育活動形式和內容,控制最佳體育運動強度,能夠明顯提高中學生多項身體素質水平,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更明顯的促進作用。因而,本研究對于推動體育特色中學大課間體育活動方式和內容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也為其推廣提供了較好的素材。
2.1 實驗對象
選取吉林省長春市某中學2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男女同學比例相同,年齡在14~16歲,隨機分成實驗組100人,對照組100人。
2.2 實驗方案設計
本研究在確定實驗健身干預方案中,根據(jù)影響體育鍛煉效果的主要因素,即運動頻率[4,5]、運動強度[4,6]、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4,5,7]、運動項目[4,8]。其中,運動頻率(F)干預周期為10周,為每周3次;運動強度(I)控制在(220-年齡)×(40% ~80%)范圍,平均心率應大于120次/分;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T)為40min。
2.3 運動強度監(jiān)控
每個實驗組隨機選取10名學生,在運動干預過程中每4min進行心率檢查,使用遙控心率檢測儀器對橈動脈進行10次測量,以此來對運動強度進行監(jiān)控。
2.4 實驗方案指標確定與評定
2.4.1 體質健康指標 體質健康測試選擇了三個維度,共12項指標,選用了相應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儀器、器材與全民體質健康測試儀器[1,4,6,7](表 1)。
表1 學生體質健康測量指標和測試儀器、器材表
2.4.2 心理健康指標 心理健康測量工具選取周成林(2009年)編制的“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益問卷”[2],該問卷包括主觀體驗、情緒活力、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困境應對五個維度,共30個題目,采用李克特五等級評分法,完全沒有=1,基本沒有=2,有一點=3,比較強烈=4,非常強烈=5。該量表同質性信度為0.974,重測信度為0.942,說明該量表信度較好;各分量表與總量表存在著顯著正相關,各分量表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598,說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指標變化差異。
3.1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生身心素質的影響
在趣味游戲運動健身干預方案實施過程中,隨機選取10名實驗對象進行心率監(jiān)控,每4min檢測心率一次,共檢測10次,根據(jù)運動頻率和強度進行調節(jié),結果表明(圖1),10名學生的平均心率監(jiān)控范圍控制在120~140次/分,說明運動強度達到實驗設計的要求。
圖1 每次活動10名被試平均心率圖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中學生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2)腹部皮脂厚度、肺活量、臺階試驗、立定跳遠、反應時、坐位體前屈、50m×8往返跑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仰臥起坐(女)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這一結果說明,趣味游戲健身組合干預方案對提高中學生心肺功能、腹肌力量、反應速度、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表2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促進中學生身體素質協(xié)方差統(tǒng)計表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中學生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3)在情緒活力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在人際感知指標變化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在主觀體驗、身體價值和困難應對三個維度上,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但變化差異不具有顯著性意義。這一結果說明,趣味游戲健身組合干預方案對提高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人際交往感知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表3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促進中學生心理素質協(xié)方差統(tǒng)計表
3.2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男生身心素質的影響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中學男生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4)肺活量、臺階試驗、立定跳遠、反應時、50m×8往返跑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腹部皮脂厚度、坐位體前屈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表4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促進中學男生身體素質協(xié)方差統(tǒng)計表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中學男生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5)情緒活力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在主觀體驗、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和困難應對四個維度上,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但變化差異不具有顯著性意義。
表5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促進中學男生心理素質協(xié)方差統(tǒng)計表
3.3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女生身心素質的影響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中學女生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6)腹部皮脂厚度、肺活量、臺階試驗、反應時、坐位體前屈、50米×8往返跑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立定跳遠、仰臥起坐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表6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促進中學女生身體素質協(xié)方差統(tǒng)計表
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方法對中學女生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7)在情緒活力和人際感知指標變化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在主觀體驗、身體價值、和困難應對三個維度上,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但變化差異不具有顯著性意義。
表7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促進中學女生心理素質協(xié)方差統(tǒng)計表
4.1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生身心素質影響的分析
通過10周的大課間趣味游戲活動干預,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法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后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表2)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生的心肺機能、身體柔韌性、下肢力量、奔跑能力、反應能力和減少腹部脂肪厚度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提高女生腹部肌肉力量也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心理方面(表3),趣味游戲健身組合干預方案對提高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人際交往感知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趣味游戲活動主要由六項內容組成,包括高拋快跑、網(wǎng)魚、播種、單足蹲起接力、觸球追人、俯臥撐接力。由于趣味游戲的活動特點要求中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來應對活動形式的不斷變化,學生充分地調動身體各種能力來完成各項活動目標。因而,大課間趣味游戲活動對中學生多項體質健康指標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另外,趣味活動有著形式靈活、趣味多變、目標明確、協(xié)作性強等特點,激發(fā)學生的直接和間接動機,使學生在活動中以高度的熱情、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大課間活動中。因而,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更明顯的促進作用。
4.2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男生身心素質影響的分析
從表4可知,趣味游戲干預活動對中學男生體質健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統(tǒng)計結果表明,中學男生的心肺機能、下肢力量、奔跑能力、反應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身體柔韌性和減少腹部脂肪厚度也有較好的作用。從心理健康指標來看(表5),對中學男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由于趣味游戲活動具有活動形式新穎、鍛煉內容豐富、活動競爭性強及集體協(xié)作要求高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通過對學生心率監(jiān)控測得平均心率達到135.4次/min,說明在趣味活動中學生的身體活動強度較大,學生長時間地處在高度的興奮狀態(tài)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身心能量,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運動潛能。通過10周的趣味游戲鍛煉活動,使學生的體質健康指標與實驗前相比,心臟功能提高11.91%,肺活量提高 12.53%,下肢力量提高 8.1%,奔跑能力提高15.33%,反應速度提高30.58%,說明趣味游戲活動對于促進學生的多種體質健康指標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可以認定趣味游戲活動是大課間體育活動健身功效較強的鍛煉手段。在心理健康方面,學生在趣味游戲活動中享受到非??鞓返那榫w體驗,使學生拋開緊張的學習壓力所帶來的焦慮心態(tài),提高了學生大腦皮質中多種神經(jīng)遞質的生物活性水平,達到負向情緒向正向情緒轉化的目的,體驗到青少年本應有的運動幸福感,實現(xiàn)了大課間活動真正的健身功效,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4.3 趣味游戲干預方案對中學女生身心素質影響的分析
從趣味游戲組合活動對中學女生體質健康影響來看(表6),對中學女生的心肺功能、身體柔韌性、奔跑能力、反應能力以及腹部脂肪厚度的減少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于女生的下肢力量和腹肌力量的提高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心理健康方面,對中學女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從體質健康指標統(tǒng)計結果得知,女生身體柔韌性、腹部脂肪厚度的減少這兩項指標比男生提高幅度更為明顯,從腹部脂肪厚度實驗前數(shù)據(jù)來看,女生平均厚度為17.38,男生為16.88,兩者差距明顯,而實驗后女生減少5.7%,男生減少3%,說明趣味游戲活動有利于女生身體形態(tài)的良性發(fā)展。中學女生平時身體鍛煉的積極性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女性社會角色特點的轉變使女生過多關心自己的外在美,忽視了身體活動能力的鍛煉,從實驗前數(shù)據(jù)得知,女生多種運動能力低于男生。趣味游戲活動形式多樣,運動情節(jié)復雜多變,激發(fā)了女生的身體活動興趣,使大多數(shù)女生能夠主動參與游戲活動,提高了游戲活動的強度,增添了游戲活動帶來的愉悅體驗,參加者迅速地對環(huán)境變化進行知覺,通過積極的思維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調控行為去完成活動任務。因而,通過10周的大課間游戲活動,提高了女生的運動知覺能力、運動思維能力、快速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身體活動的控制能力。從趣味游戲活動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她們的多種體質健康指標得到了較明顯的發(fā)展,說明這一活動對于女生鍛煉意義重大。在心理健康方面(表7),由于趣味游戲的集體性、趣味性、競爭性及內容的豐富多樣,提高了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在活動中有著愉快的心理體驗,因而使學生的情緒活力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同時,為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互利、人際關系及情感的交流搭建平臺,提高了學生的人際感知及交往能力。
1)通過10周的大課間趣味游戲活動干預,對中學生的心肺機能、身體柔韌性、下肢力量、奔跑能力、反應能力和減少腹部脂肪厚度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提高女生腹部肌肉力量也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心理健康方面,對提高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人際交往感知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說明趣味游戲干預方案能夠較全面地發(fā)展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趣味游戲活動對中學男生的心肺機能、下肢力量、奔跑能力、反應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身體柔韌性和減少腹部脂肪厚度也有較好的作用。從心理健康指標來看,對中學男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3)趣味游戲活動對中學女生的心肺功能、身體柔韌性、奔跑能力、反應能力以及腹部脂肪厚度的減少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對于女生的下肢力量和腹肌力量的提高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心理健康方面,對中學女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1]賴小玉,劉海金,劉尚禮.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xù)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體育學刊,2007(5):23-25.
[2]楊則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27(3):397 -399.
[3]申繼亮,彭華茂.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14-20.
[4]周成林,劉微娜,趙洪朋,等.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益評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定[J].體育科學,2011(9):51-55.
[5]楊灼芳,梁麗輝.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138-140.
[6]董翠香.以大課間體育活動為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1):103-106.
[7]郁 東,李 強,朱 喬.對江蘇省中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初步探析[J].體育科技,2010(4):121-124.
[8]趙 軍.選設大課間活動項目宜遵循的幾個原則[J].中國學校體育,2009(2):93-94.
How Funny Games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HI Erlin,LIU Yunfa,TAO P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Jilin,China)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time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during class break is not enough,students are not highly motivated,the intensity of exercises is not enough and the problem that the effects of exercises are not ideal,the author redesigns the cont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activities during class break,aiming at improving middles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comprehensively.The research takes 200 middles schools students in Jilin province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n the body-building intervening program of funny games that lasted ten weeks was conduc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funny games plays a very obvious role i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cardiopulmonary function,physical flexibility,strength of legs,ability to run and response capability,and in decreasing the fat at belly.It also promote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adjust their mood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It plays an evident role i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boys’cardiopulmonary function,strength of legs,ability to run,response capability and their ability to control their moods;it also improves middle school girls’cardiopulmonary function,physical flexibility,ability to run and response capability,and in decreasing the fat at belly;it clearly improves middle schools girls’ability to control their moods and their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setting-up exercises during the break;funny games;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G807.04
A
1004-0560(2012)03-0089-05
2012-04-05;
2012-05-1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項目(2009BAK62B02)。
支二林(1956-),男,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運動心理學。
責任編輯:劉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