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僑
(廣東醫(yī)學院體育教學部 廣東湛江 524023)
高校公共體育課籃球課教學淺談①
何潤僑
(廣東醫(yī)學院體育教學部 廣東湛江 524023)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及發(fā)展,課程建設還是以教育與教學改革為主要內容。體育課的教學課程內容建設更具有鮮明特色,那么,怎樣恰當運用現(xiàn)代體育教學技術、方法及手段使學生能夠對籃球運動技術學以致用。針對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相關見解。
籃球課 教學
籃球課是各高校主要開設的課程之一,主要因為籃球的普及性和其競技性、娛樂性等受高校學生的熱愛和推崇,再者,因為籃球場地還是各高校占地面積較大的場館之一,這樣,也有利于日常教學和課后學生的再進行運動和鍛煉。那么,怎樣進行普通高校的籃球教學,課堂中采取何種方式或者傳授籃球運動的哪些技能,授課的深度和廣度應怎樣,這都是高校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本文就普通高校的籃球教學觀點和不足談一些看法,以求和廣大師生共同分享和改進。
任何運動項目都有其本質特征,在任何環(huán)境我們都不能違背其具有的本質特性,籃球運動當然也不可置否。那么我們首先就要遵循其學習規(guī)律和原則。
籃球課程的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技術和戰(zhàn)術三種主要形態(tài),它們是相互作用和統(tǒng)一的整體。理論知識是掌握技術和戰(zhàn)術的依據(jù),技術是戰(zhàn)術的基礎,使學生在掌握技術和戰(zhàn)術的同時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是籃球課程的重要任務。
能力培養(yǎng)包括身體素質、技能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是從事各項體育運動的物質基礎,籃球運動本身需要運動者具備跑、跳、投等多種運動技能,通過籃球運動的學習可以活躍學生身心,促進身體正常發(fā)育,提高技能素質,增強體質。技能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指學生在接受了籃球運動教育之后所能進行的技術、技能運用能力,這其中包括比賽、組織、分析、介紹等相關的籃球知識的縱橫延伸。
把籃球技術列為重要內容是無庸質疑的?;@球基本技術是基礎的觀點為大家所公認的,對技術的掌握決定了籃球技能發(fā)展的潛力,結合以后的終身鍛煉,好的籃球技術大大提高了人們對該項運動的信心和熱心,很多跟蹤調查顯示:大學期間具備有較強籃球技術的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有90%多一直熱衷于籃球運動,可見,技術的培養(yǎng)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我們追求的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那么,我們全身心投入到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的教學中去應該是教學的首要任務。
籃球運動的普及程度有目共睹,一個工廠、一個社區(qū),直至貧窮的山區(qū),都或多或少的有籃球場地,都可以進行著籃球運動,可見,掌握基本的籃球運動理論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在走出校門走向任何一個工作崗位時,他們都可以組織、裁判一次籃球賽事。那么,我們在進行籃球教學時,組織裁判教學也是必學完成的教學任務之一。
育才和育德是同步進行的,我們不能舍德求才,一個有能力而沒有思想道德的才子是社會不容納的,是被人們所否認的,甚至是唾棄的,所以,課堂教學一定要堅持體育道德的教育,這樣,他們在走向社會后才是真正的德才兼?zhèn)涞慕ㄔO者。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體育教育思想強調大而全,籃球課只抓技戰(zhàn)術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自主性和基礎性教育,更談不上學生思想、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僅僅為完成教學任務,為技術規(guī)范和戰(zhàn)術方面而教,忽略了全面育人的教學目的,造成了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懂技戰(zhàn)術方法,不能適應社會多向、多層次的需求。
以往教學中,一般采用教師講解師范,學生模仿聯(lián)系的固定模式,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難以將語言與動作,示范與講解有機的結合起來,特別是在一些比較復雜的技術上,學生的視、聽覺不能充分調動、整和,導致動作表象的形成模糊或形成錯誤的表象。而且,教師直觀示范主,學生模仿練習,使學生在學習時感到枯燥無味,激發(fā)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結合多媒體演示,如把CBA、NBA等一些球星的投籃、傳球、跑動和球隊的戰(zhàn)術等利用多媒體的方式來演示出來,更加直觀的把所要學習的技術、戰(zhàn)術在現(xiàn)實的球場上表現(xiàn)出來,學生對球星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很強,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習效果。
當然,教學手段是無限制的,是推陳出新的,我們每個老師都會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總結出直觀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這些方法和手段我們可以交流,可以推廣,最終目的都是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鍛煉的積極性,為其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籃球運動技術復雜、內容繁多。如:腳步移動、傳球、投籃、防守、進攻、有無球技術等,每一類技術中又包括許多具體的技術動作。在運用上又必須隨著環(huán)境對手的變化和各種不同條件下組合動作,隨機應變的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攻守任務,并且技、戰(zhàn)術的學習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使學生不論在學習單個技術或組合技術上都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課時的安排也就限制著教學內容的多少,在對幾所高?;@球課教學的課時安排調查中,學生對于課時的多少持如下態(tài)度(見表1)。
表1 大學生對于籃球教學課時的態(tài)度調查表
可見,要學生卻是自我感覺所學籃球技術有所提高,一學年的課時是不夠的,這樣,高校在籃球課時安排是要考慮到這些,這樣也有助于他們真正掌握好一項運動技術。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只是重技術,輕理論,對技術動作和教學占用決大部分比重,對理論知識講解過少,使學生在學習中只會去按照老師要求去練,而不知與規(guī)則,裁判法相結合、思考。導致有的學生在學習前不懂規(guī)則與裁判法,經(jīng)過籃球課的學習后,由于對理論的學習較少,對籃球規(guī)則和裁判法還是一無所知。
籃球技術的提高是首要的,是為將來再進行鍛煉鋪路打基礎的,這個肯定要列為重要內容。不管體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等怎樣改變,而傳授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技術這是體育教學應遵循的永恒原則?;@球教學一樣,提高運動技術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
區(qū)別對待原則是教學中一直積極倡導的原則,但在實際教學中真正應用的應該說少而又少。學生參加籃球課的動機不一樣,且技術水平之間也有著較大的差距,在教學中,一定要將一些水平層次相接近的學生分組進行練習,使學生在不同的組有不同的聯(lián)系內容和要求,滿足學生不同愛好需要,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增加自信心。
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固定模式,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難以將語言與動作,師范與講解有機的結合起來,特別是在一些較難的技術上,使學生的視、聽覺不能充分調動、整和,導致動作表象的形成模糊或形成錯誤的表象。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幻燈、多媒體教學課件等進行輔助教學,給學生展示逼真的動作過程,完整的動作技術,清晰的動作結構。使學生能真正了解動作技術結構,在分析、比較中更好的學習和改進自己的技術動作。
在籃球課教學中,應在技術課教學中,結合基本技、戰(zhàn)術的教學時間,進行規(guī)則、裁判法內容的講解和裁判手勢的聯(lián)系,并在分組比賽中由學生輪流實習裁判工作。這樣既能使學生從技術課上獲得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學習時間,又能將所學知識與技術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己的裁判能力。
高校的籃球運動普及程度有目共睹,籃球課的開設也基本成為各高校體育課主要教學任務,那么,面對公共體育教學,怎么樣設計籃球教學課程才是合理的,怎么樣才能真正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怎么樣才能不違背這些非體育生的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更或者怎么樣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好他們終身進行籃球運動的好習慣,這都是我們教學工作者要面對的教學問題。隨著CBA、NBA更深入的走進大學生的生活,大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熱愛是更上一層樓,而他們所真正渴望的又是怎么樣才能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術,怎么樣才能去深刻分析一場精彩比賽,怎么樣去理解籃球運動的內涵和外延,這都是對我們教育者提出的挑戰(zhàn)。當然,有問題就有探討,就有分析、研究,就進行解決,這無容置疑。
[1]陽國誠.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程技術教學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J].體育科技,2009(4):86~88.
[2]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名體育教育出版社,2000.
[3]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任命體育出版社,2002.
[4]陳瑾榕,等.淺談高校公共體育籃球課程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增刊).
[5]陳峰等.淺談籃球普修課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裁判能力的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學報,2001(2).
G841
A
2095-2813(2012)01(b)-0031-02
何潤僑(1977~):男,廣東廉江人,大學本科,助教,畢業(yè)于解放軍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