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純 蘇小波 周 訓 賈 勇 羅國強
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湖南益陽 413001
小兒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CP)簡稱腦癱,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nèi)始終保持在2‰左右,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大負擔[1]。在CP兒童中,60%~75%為痙攣型(Spastic)。CP的康復是世界醫(yī)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至今尚無特效療法。我院是中國殘聯(lián)搶救性康復項目湖南省定點康復機構(gòu),現(xiàn)將2010年5月以來收治的46例CP痙攣型患兒進行溶栓膠囊配合引導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E)的臨床療效匯總分析如下:
選擇我院小兒康復中心2010年5月~2011年9月首次收治的46例4~6歲CP痙攣型肢體殘疾患兒。符合2004年全國小兒腦癱專題研討會討論通過標準,并除外進行性中樞疾病所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排除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異常。按照評估標準,對患兒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yīng)能力3個領(lǐng)域18項進行測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yīng)用CE,研究組在CE的基礎(chǔ)上應(yīng)用溶栓膠囊口服,每組各23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分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
CE訓練療法:由我院專業(yè)兒科醫(yī)師一對一進行治療,兩組患兒均接受CE及常規(guī)康復訓練,每天訓練5 h,每周5 d,連續(xù)3個月,1.5個月為1個療程。訓練內(nèi)容包括運動、言語、認知、感知、認知、社會適應(yīng)等方面,教育家長全程參與患兒的訓練活動,引導患兒在自然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全方位的自主學習。要求整個訓練要有每天記錄、每周小結(jié)、每月總結(jié),及時了解患兒進步情況及訓練效果,按照進程修訂訓練計劃,以求達到最好的康復效果。
溶栓膠囊藥物療法:研究組再配合溶栓膠囊口服,溶栓膠囊口服劑量:年滿4歲患兒1/3粒(0.08 g),年滿5歲患兒1/2 粒(0.125 g),年滿 6 歲患兒 1 粒(0.25 g),給藥方法:qn,連服3個月,觀察不良反應(yīng),每月檢查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溶栓膠囊產(chǎn)地為山西中遠威藥業(yè)有限公司,每粒重0.25 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60063。其副作用很少見,偶見輕微腹瀉,輕度惡心。
兩組分別在評估初期(治療前)、評估中期(治療1.5個月)及評估末期(治療個3月)采用評估標準,顯效:評估分值提高11分以上;有效:評估分值提高1~10分;無效:評估分值無提高。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與檢驗。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均沒有藥物副作用。治療后兩組患兒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yīng)能力等綜合能力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P<0.01),且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說明研究組的綜合能力恢復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治療時間的越長,療效越明顯。見表1~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比較(±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比較(±s,分)
注:對照組比較,#P<0.01;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
組別 運動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社會適應(yīng)能力 總分研究組評估初期評估中期評估末期對照組評估初期評估中期評估末期26.34±3.75 32.28±5.30#*36.72±6.23#*3.11±0.26 3.75±0.67#*6.44±0.83#*6.22±0.16 6.75±0.52#*6.17±0.84#*36.64±1.39 40.55±1.25#*43.62±1.87#*26.35±3.71 29.65±4.53*33.59±3.29*3.18±0.19 3.23±0.44*4.17±0.27*7.18±0.34 6.23±0.56*6.17±0.59*36.63±1.35 38.13±1.66*40.18±1.72*
表2 兩組3個月后療效比較[n(%)]
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個月內(nèi)各種原因所致的腦損傷或發(fā)育缺陷所致的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2-3],由William John Little 1862年首次報告,故又稱為Little病。我國大陸地區(qū)CP的患病率約為1.92‰[4],CP是兒童致殘的重要原因,給社會家庭帶來嚴重的負擔。目前國內(nèi)CP的治療多為綜合性治療[5-6],CE是近幾年引進的新技術(shù),國內(nèi)文獻報道療效較多[7-8],關(guān)于溶栓膠囊配合CE在CP患兒的臨床觀察報道較少。CE又稱Peto法,是由匈牙利的神經(jīng)學、心理學和教育學家Peto教授在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立[9],其最初主要是針對CP,是一套為活動機能失調(diào)的兒童而設(shè),以建立正常生活為基礎(chǔ)、誘發(fā)主動學習為策略、發(fā)展積極的性格為目標的教育與康復的整合系統(tǒng)。溶栓膠囊的成分為地龍,地龍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以止痙、通絡(luò)見長[10]。地龍體內(nèi)溶栓成分主要有纖維蛋白溶解酶、蚓激酶、蚓膠質(zhì)酶三種酶素,地龍?zhí)崛∥铮ò炯っ傅龋w內(nèi)的凝血系統(tǒng)和纖溶系統(tǒng)具有廣泛的影響,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強紅細胞變形力、緩解微循環(huán)障礙。殷出梅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地龍?zhí)崛∥锟擅黠@降低大鼠血小板黏附率,延長體內(nèi)血栓形成和溶解體內(nèi)血栓,并能增加大鼠腦血流量,減少腦血管阻力。地龍?zhí)崛∥铮ò炯っ傅龋w內(nèi)的凝血系統(tǒng)和纖溶系統(tǒng)具有廣泛的影響,降低血液黏度、增強紅細胞變形力、緩解微循環(huán)障礙,CE每日的拉展運動,利用較慢的速度進行節(jié)律意向及較慢的有節(jié)奏的兒歌,達到長時間保持伸展狀態(tài),從而刺激肌肉生長及保持肌肉功能長度,最終達到痙攣肌有效的松弛。
將溶栓膠囊與CE、常用的康復方案有機結(jié)合,可明顯提高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及認知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促進患兒身心的健康發(fā)育,使之在身體、精神、社會方面達到最大限度自立,為回歸主流社會創(chuàng)造積極條件。溶栓膠囊有效劑量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研究。
[1]Reddihough DS,Collins KJ.The epidemiology and causes of cerebral palsy[J].Aust J Physiother,2003,49(1):7-12.
[2]林慶.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J].中華兒科雜志,2005,43(4):262.
[3]李淑君,白紅麗,婁潔.腦循環(huán)治療儀配合功能訓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36):74-75.
[4]林慶,李松,劉建蒙,等.我國六?。▍^(qū))小兒腦癱患病率及臨床類型的調(diào)查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10):613-615.
[5]黃真.腦性癱瘓的康復治療[J].中華兒科雜志,2005,4:263-265.
[6]李慧敏.綜合療法治療小兒腦癱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4,10(8):507-508.
[7]景玉珍,周青蕊.引導式教育對腦癱患兒綜合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2):289-290.
[8]曹麗敏.香港引導式教育實踐的啟示[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3):289-290.
[9]唐久來,李海華,史惟,等.小兒腦性癱瘓診療指南探討[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9,24(24):1914-1916.
[10]陳軍霞,龔冬梅,蔡本志,等.地龍凍干粉針對家兔血液流變學的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9, 25(4):557-558.
[11]殷出梅,儲益平,吳鵬.地龍活性提取物的主要藥效學實驗[J].中草藥,2002,33(10):92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