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山東英才學院,山東 濟南250104)
民辦高??蒲袌F隊建設的特點及存在問題
周丹
(山東英才學院,山東 濟南250104)
高??蒲袌F隊建設有助于整合科研力量,推進內涵發(fā)展,增強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本文結合民辦高校的特點,詳細分析了民辦高??蒲袌F隊建設的特點及存在問題。
民辦高校;科研團隊;特點;存在問題
近年來,伴隨著教育大眾化的發(fā)展,民辦教育迅猛發(fā)展。尤其是2010年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大力支持民辦教育”和“依法管理民辦教育”,把民辦教育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學?!薄C褶k教育迎來發(fā)展的新機遇。據教育部網站公布,截至2011年5月23日全國民辦普通高校共386所。僅2011年高考就新增29所民辦本科高校。也正是2011年的高考,民辦高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機,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質量提高和內涵發(fā)展成為民辦高校生存的必然選擇。只有那些教學質量好、社會聲譽高的民辦高校,才能成為洗牌的最大贏家,健康生存和持續(xù)發(fā)展。而科研是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提高學校綜合實力和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蒲袨楦咝W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服務社會、文化引領四大功能的實現提供強有力保障。對于處在十字路口、科研基礎薄弱、科研資源缺乏的民辦高校,科研團隊建設尤為重要。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只靠一個人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及層次,只憑一個人的精力、能力、能量,遠遠不能達到某一目標或完成某一項任務。眾多綜合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跨學科、跨專業(yè)甚至跨行業(yè)的團隊合作。一個高校的成長、發(fā)展、壯大的背后必定有一支優(yōu)秀的科研團隊。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能豐富教學內容,充實實踐項目,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著名私立大學,由于非常重視科研,組建一流的科研團隊,不僅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具有較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科技領軍人物,大大促進和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而且為學校在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來自世界各國的才華橫溢的學子,培養(yǎng)成為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項事業(yè)的領袖人才。
早在1994年,美國著名的管理學教授斯蒂芬·羅賓斯認為,團隊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形態(tài),是指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xié)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如此說來,科研團隊也就是指為了實現既定的課題、項目等科研目標而由一定數量、一定專業(yè)領域、一定經驗、一定能力、相互合作的科研人員組成的正式群體。其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有分為學科型科研團隊、項目型科研團隊、產品型科研團隊;有分為“導師+學生”模式、“學科帶頭人+教師”模式和跨學科的“教師+教師”模式。[1]
對于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結構不合理、社會認可度低、生源緊張的民辦高校,迫切需要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健康持續(xù)發(fā)展。而教學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教育科研的高層次、高質量發(fā)展,離不開一批教育觀念新、教育手段高、教育科研能力強的科研團隊。目前,民辦高校的科研團隊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正值“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時,要承擔國家、省市、部位各類計劃項目、各類基金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乃至各類技術服務、開發(fā)、咨詢、技術轉讓、專利實施許可項目等,以此來推動民辦高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服務社會、文化引領,就必須對當前民辦高校研團隊建設的特點及存在問題予以剖析。
科研能力的強弱是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高低的重要指標。優(yōu)秀高效的科研團隊是每一個高校都希望打造和擁有的。在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結構不合理、社會認可度低、董事會領導的院長負責制下,民辦高??蒲袌F隊建設工作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2.1 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努力的方向;沒有目標,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同在一個科研團隊,不同角色的成員卻有著共同認同的、清晰明確的目標——科研。這一點在民辦高??蒲袌F隊中更為突出,老師們?yōu)榱颂岣邔I(yè)知識水平,提高學科教學能力,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歷和職稱層次,堅定明確的科研目標,積極地投身于科研中,貢獻自己的時間、精力和知識,爭取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
2.2 合理的結構形態(tài)。一方面,規(guī)模要適度;為保持團隊凝聚力和提高團隊內部工作的協(xié)調效率,可將一些大型科研項目細化形成子課題組。據統(tǒng)計,保持較強凝聚力的最佳團隊規(guī)模為4~9人。[2]另一方面,結構要合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研究課題越來越復雜,需要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能力、思維方式、研究經驗以及年齡、學歷、職稱、性格特征、工作風格、人文素質等結構合理的科研梯隊。民辦高校對科研成果的迫切需求,對課題申報成功率的渴望,科研團隊組建一般都是以學科(學術)帶頭人為團隊負責人,再根據課題或項目的需要,選擇3~5名知識結構互補、經驗水平相當的教師,爭取在較快時間內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
2.3 良好的溝通。成員間性格、信念、知識、能力的差異,必須通過有效的溝通實現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激勵,進而讓團隊成員明確目標、協(xié)調一致、凝聚人心。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大都由專職教師、公立高校的兼課教師、在讀研究生和博士生、離退休教師四部分人員構成。他們之間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更容易交流和溝通,知識、經驗、技能在他們之間更開放、更順暢地傳遞、共享、利用、創(chuàng)新。
2.4 針對性的激勵與保障。民辦院校為了擴大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其靈活機制,每年專題討論當年的科研工作目標,并層層分解目標;每年制定專門的人才引進計劃,較強針對性地引進緊缺專業(yè)人才;每年制定相關的獎懲、考核措施,提高團隊科研的積極性;每年在非常有限的資金中劃撥一定的專項經費,制定嚴格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確保每筆錢都花在刀刃上,瞄準目標,做出成果。
2.5 緊密結合教學。民辦高校以教學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設置的靈活性,科研的開展大都是圍繞教育教學方法、學科專業(yè)設置、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3],并把科研過程中形成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以及科研成果直接或間接地引用到教學中,及時補充專業(yè)前沿知識,改進教學質量與效果。
民辦高校的社會地位不高、師資頻繁流動、辦學經費緊張等制約著民辦高??蒲袌F隊的建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問題:
3.1 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水平偏低
民辦高校發(fā)展歷史較短,科研基礎條件較差,大都是等發(fā)展到一定程序,有了一定的積累,具備了一定的整體實力,才逐漸開始重視和真抓實干科研工作。與公辦院校相比,民辦高??蒲袡C構和科研團隊激情不高、專業(yè)技術力量薄弱,科研經費不足,科研成果整體水平偏低,科研總體層次不高。
3.2 組建趨于形式,穩(wěn)定性較差
民辦高??蒲袌F隊往往為了有利于項目申報和驗收、流于完成一個特定的課題任務而組成,缺少持續(xù)、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務,團隊也隨之解散。有時為了追求項目申報的數量,甚至出現科研項目負責人錯位、申請人對本研究學科前沿不了解、項目研究基礎較差。況且民辦高校教師大都安排了繁重的教學任務,多者每周達周30多課時,甚至有的教師還身兼數職,教學、科研、管理多肩挑,無法集中精力從事科研工作。[4]加之,民辦高校人員兼職多、流動性較大、穩(wěn)定性較差、歸屬感較差,科研團隊總量不足、穩(wěn)定性較差,很難取得突破性和標志性成果。
3.3 申報困難,積極性不高
由于民辦高??蒲泄ぷ髌鸩酵?、底子薄、基礎差、力量薄弱、組織和機制不健全、人力財力保障不足、研究的特色和專長不突出等原因,在目前的科研立項環(huán)境中,本就長期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的公辦高校又得到政府的傾斜安排,因而民辦高校在課題申請、成果評定方面存在著諸多障礙。省市廳級各類課題常常被公辦大學壟斷,能批準民辦院校立項的微乎其微,嚴重打擊和扼殺民辦高校科研團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而且在考核與評定中,往往只注重團隊的績效,大都是對研究成果的第一完成人科研業(yè)績的肯定,挫傷團隊中其他人的積極性,影響科研團隊的凝聚力;只注重論文數、課題數,導致成果數量的上升和質量的下降。
3.4 學術交流少,理念創(chuàng)新不夠
學術交流是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升修養(yǎng)、知識共享、信息采集、思想碰撞、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營造氛圍的重要途徑,將有力促進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和優(yōu)秀科研團隊的培養(yǎng)。然而,眾多民辦高校缺少對外學術交流的經費與機會,經國家批準公開出版發(fā)行的學報也極少,而且基本停留在內部傳閱的階段,沒有真正實現學術交流。他們的科研實際上就是閉門造車,更談不上在交流中攻破難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這不僅會影響青年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加降低科研成果的含金量,降低科研成果轉化率。
3.5 科研經費投入不足
一個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需要儀器設備、實驗材料、文獻檢索、學術交流、測試分析、成果鑒定、論文發(fā)表、評審驗收、差旅通信等大量的資金支持。由于民辦高校經費大都來源于學生的學費,來源單一,總量不足,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是目前民辦高校科研團隊普遍面臨的問題。自置電腦、自買專業(yè)學術期刊和理論專著、自費調研、自行交流在民辦高校科研團隊中并非少見??蒲歇剟钐伲€不足論文版面費,更談不上其他。人才引進投入不夠,缺少科研骨干力量,后備力量積蓄不夠。
3.6 管理機制不完善
民辦高??蒲袌F隊缺乏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一系列管理機構與管理制度。較少的民辦高校成立學術委員會、設置專門的科研管理部門、配備專職的科研人員、制定完備的科研管理制度、進行產學研合作。較少的民辦高??蒲姓嬲M織學術講座,濃厚學術氛圍,優(yōu)化學術環(huán)境,實現學術交流,提高科研地位;較少的民辦高校健全《科研機構管理條例》、《科研課題管理辦法》、《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科研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科研成果轉化管理制度》、《科研工作考核辦法》、《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勵辦法》,激勵科研熱情,推進科研創(chuàng)新,客觀公正地考核評價科研工作業(yè)績,讓科研工作真正服務于學院使命、服務于教學中心地位、服務于人才目標。
競爭與發(fā)展同在,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在新的發(fā)展階段,民辦高校只有清醒認識科研團隊建設的特點,深刻剖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打造一支統(tǒng)一目標、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協(xié)作的科研團隊,才能為民辦高校的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科研水平的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增強等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促進民辦高校的穩(wěn)定、健康、和諧發(fā)展。
(注:本文系2011年度濟南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民辦院??蒲袌F隊建設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25GH280)
[1]劉慧,陳士俊,張麗霞.高績效科研團隊構建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66-68.
[2]賀志榮.組建科研團隊應考慮的因素 [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195-196,199.
[3]蔣科兵.高??蒲袌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1-93.
[4]楊蘭,楊靜.以人為本 加強高??蒲袌F隊的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1,(2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