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輯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基于釋意理論下的“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研究
——以2009年至2011年溫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為例
王瑞輯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在世界舞臺上日益活躍,對外交流日漸頻繁。法國釋意學派于20世紀60年代末誕生于法國,是一個探討口譯與非文學文本筆譯原理與教學的有影響的學派。本研究以釋義學派提出的“忠實”概念為切入點,以2009年至2011年“兩會”溫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的現(xiàn)場口譯實例為研究對象,通過文本分析,對比前人研究以及歸納、演繹等研究方法,試探性地為記者招待會的口譯策略做出了總結(jié)。
口譯;釋意理論;記者招待會;忠實;策略
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世界各國都積極參與著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展現(xiàn)其民族身份。因此,中外記者招待會是實現(xiàn)各種信息流通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國際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我國每年 “兩會”中的記者招待會引起世界各國更多的關(guān)注,這就對作為語言傳輸橋梁的口譯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為口譯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法國釋意理論探討口譯與非文學文本筆譯原理與教學,認為翻譯不是進行簡單的語言符號交換,而是理解思想與重新表達思想的動態(tài)過程,翻譯應該忠實于意義。本文旨在運用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以“忠實”概念為切入點,擬從2009年至2011年兩會溫家寶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招待會現(xiàn)場的漢譯英口譯實例進行評述和分析,進一步體現(xiàn)口譯釋意性特征,并據(jù)此探討為實現(xiàn)口譯釋意過程的口譯策略。
(一)西方口譯研究
西方口譯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前期研究階段,實驗心理學研究階,實踐者的研究階段和蓬勃發(fā)展階段。在前期研究階段,主要討論的是對口譯行為及譯員工作環(huán)境的觀察和思考,探討的問題主要包括對譯員的語言和知識方面的要求,譯員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等因素對譯語產(chǎn)出的影響等[1]。在實驗心理學階段,心理學家和心理語言學家開始運用認知心理學和心理學理論來探索口譯的認知問題??谧g過程被分為多個階段分別進行研究,如聽力理解、分析、記憶儲存、譯語表達等。在實驗者研究這一階段是口譯實踐者對口譯現(xiàn)象進行的理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巴黎高等翻譯學校的Seleskovitch和Lederer創(chuàng)立的釋意理論,該理論是國際上第一個口譯理論。在這一時期,研究成果不斷涌現(xiàn),研究新視角不斷拓寬[2]。以1986年由意大利利亞斯特大學舉辦的一次重要口譯會以為轉(zhuǎn)折點,標志著口譯研究孤立研究狀態(tài)的結(jié)束。隨著口譯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研究更具科學性,實證性和跨學科性[3]。
(二)我國記者招待會口譯研究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口譯研究起步較晚。我國口譯研究及成果主要涉及介紹與綜述類、對策與技巧研究、不同場合下的口譯、理論體系研究、口譯發(fā)展史研究、實證研究以及教學與培訓等。近年來,有關(guān)記者招待會的口譯研究相對甚少。吳小莉的《記者招待會的口譯和釋意理論:兼談釋意訓練》主要針對2007年兩會記者招待會的現(xiàn)場交傳口譯,提出了會議口譯的訓練方法[4]。陳首慧的《功能翻譯理論關(guān)照下的官方記者招待會口譯》從功能理論的視角下,以聽眾或觀眾的接受為口譯最終目的,對官方會議的口譯做出了研究[5]。張海瑞的《記者招待會漢英口譯中的文化因素及翻譯策略研究》分析了影響交接續(xù)傳譯的因素以及試探性提出了怎樣處理文化障礙的策略[6]。
這些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口譯的某一方面,如記者招待會中的口譯釋意性和跨文化交際因素?;蛘咴诠δ苎芯糠椒ㄖ校齼H僅注重對觀眾與發(fā)言者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而忽視了譯員的重要性。因此,更進一步的研究需要在新的理論,口譯標準和技巧上下功夫。
釋意理論創(chuàng)立于20世紀60年代,其創(chuàng)始人是巴黎高翻學校的塞萊斯科維奇和勒代雷。該理論是國際上第一個系統(tǒng)的口譯理論。釋意學派認為翻譯是交際行為,其目的是傳遞交際意義。譯者不應追求語言單位的對等而應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7]。翻譯應忠實于意義。
該理論還認為成功的翻譯應該立足于語篇層面上,講究意義單位上的詮釋。意義上的忠實包括對作者意圖的忠實,即充分理解作者的內(nèi)隱之意,對目的語的忠實以及對目標聽眾的忠實。這三者應在翻譯過程中同時滿足,相互作用。因此,釋義學派是一個探討口譯與非文學文本筆譯原理與教學的有影響的學派,其核心思想體現(xiàn)在翻譯不是進行簡單的語言符號交換,而是理解思想與重新表達思想的動態(tài)過程。
(一)記者招待會口譯標準
每年的3月份,我國都會召開“兩會”,國家領導人或政府有關(guān)部門借此機會會向公眾發(fā)布全面,準確和權(quán)威的訊息。這種場合下的語言使用是相對比較正式官方的,從而決定了口譯的風格和措辭的準確度。
首先,記者招待會上的討論議題涉及范圍廣,包括內(nèi)政外交、民生、兩岸關(guān)系、改革、國際關(guān)系等時事或敏感話題。其次記者招待會上有兩類聽眾:作為直接聽眾的記者和作為間接聽眾的媒體,外國政府等。第三,記者招待會上的語言選擇上應該是準確,正式和簡潔的并不能帶有譯者的主觀色彩。一般情況下,譯者所采取的語言表達多為簡短松散,通俗易懂的小句而不是復雜模糊或是高端的語句表達,以避免其語法錯誤和遺漏說話人意圖。
因此,對于記者招待會的口譯標準的界定,應考慮到其語言場合的特殊性。根據(jù)是釋意理論,可以得出官方記者招待會的口譯應遵循忠實意義,通順句子結(jié)構(gòu),反應敏銳以及文化轉(zhuǎn)向[8]。
(二)案例分析:2009年至2011年溫總理答記者問
釋義理論提出的忠實對象應包括作者的真實意圖,目的語和目標聽眾[9]。以下部分結(jié)合具兩會溫總理記者招待會體實例分析,總結(jié)出適合記者招待會口譯的策略。
1.簡化隱含意義
例1:溫家寶:但同時我們要堅定信心,華山再高,頂有過路。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們自己的努力。
Interpreter Zhang:We must reinforce our confidence 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our only answer,only solution and only hope lie in our own hard work.
溫總理引用“華山再高,頂有過路”這句名詩句,是想借華山的高大險峻來表達不畏克服困難和挑戰(zhàn)。盡管時間緊迫,口譯員張璐仍出色地將總理的意圖快速準確地表達出來??紤]到不是所有聽眾都知道華山,她沒講“華山”逐字譯為“Hua Shan Mountain”,而是直接用mountain取代,這樣更有助于聽眾的理解。這符合釋義理論的“忠實于意義”而不是拘泥于語言單位。所以在詩詞名句的口譯中,口譯員可以對其靈活處理,簡化隱含意義,而不是逐句對譯。
2.語義解釋
例2:溫家寶:關(guān)于進一步發(fā)展兩岸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jīng)講得很清楚了,就是繼續(xù)推進兩岸經(jīng)貿(mào)交流,特別是推進 “三通”。
Interpreter Fei:I have made it very clear in my government work that w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cross-Straight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In particular,to further reinforce the three links (namely,directmail,transportation and trade links)between the two sides.
由于外國記者不知道“三通”這一獨具中國政策特色的表達,因此口譯員費勝潮以增譯的方式將“三通”的定義給予了必要地解釋。
例3:溫家寶:第三,加強地方政府的責任,無論是物價和房價,地方都要切實負起責任來。也就是說要堅持“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房價也由地方來負主要責任。
Interpreter Zhang:And third,we will intensify the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Local governments must assume their due responsibilities for controlling consumer and housing prices.Governors of provinces will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grain supply and city mayor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upply of non-grain food.Local governments will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bringing down surging housing prices.
“米袋子省長”和“菜籃子市長”賦予了中國整體官職的特色表達,在這里,口譯員將其官銜相對應的職責添加翻譯,增進了聽者的理解,讓外國記者更能了解我國的官僚體制。
3.結(jié)構(gòu)重組
在漢語里,那些有著共同結(jié)構(gòu)的句子或是短小的并列句,往往會并置其共同的謂語。這些句子之間常常會用逗號隔開,而很少采用連接詞。在中譯英的口譯過程中,口譯員應該適當?shù)膶渥咏Y(jié)構(gòu)進行重組,以達到連貫統(tǒng)一。
例4:溫家寶:本屆政府工作走過了四個年頭,它告訴我們,必須懂得一個道理,這就是政府的一切權(quán)利都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面,一切歸功于人民。
InterpreterZhang:Ithasbeen fouryearssince the Government took office.These four years have taught us one thing:we must be guided b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hat all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is bestowed on us by the people and that all the power belongs to the people.Everything we do should be for the people;we must rely on the people in all our endeavors,and we owe all our achievements to the people.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對于相同謂語的句子,口譯員給增添了不同的謂語,脫離了漢語結(jié)構(gòu)的影響,使其更符合地道的英語句式習慣。
4.邏輯加工
漢語里多為流水短句,重意合,其之間很少有表達邏輯關(guān)系的連接詞連接。但英語里邏輯結(jié)構(gòu)的體現(xiàn)多在富有標志的語法形式上,所以口譯員在翻譯時應靠近外國記者的接受習慣,進行必要地邏輯加工。
例 5:Premier Wen talked about China’s education,the question from China Daliy.
溫家寶:在這里,我特別想強調(diào)一下平民教育,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質(zhì)關(guān)系到一個國家整體國民的素質(zhì)。我們有13億人口,有9億農(nóng)民,平民的比重更高。
Interpreter Fei:Here,I would like to give the stress and the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for the general public.Most of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are ordinary people and belong to the general public.I think the competence of the general public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overall competence of the country.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and 900 mill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live in the countryside.So we have even a bigger proportion of our people receiving ordinary education.
“我們有13億人口……”,這句中,前面兩個句子正是第三句的原因。盡管總理的話語中沒有明顯的邏輯標志詞,口譯員敏銳的發(fā)覺了短句間潛在的邏輯關(guān)系,增譯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so”。
5.調(diào)整說話方式
例6:溫家寶:你的第一個問題問得早了一些。我的任期還有兩年,我面臨的工作還十分繁重。我應該像一個戰(zhàn)士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到最后一天,做到“憂國不謀身”,恪盡職守。
InterpreterZhang:Your firstquestion comes a bit prematurely.There are still two years left in my term of office, and I have a heavy agenda.I should continue to do my job diligently on this position as devoted as a soldier.I always hav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in my mind and pursue no personal gains.I will continue to perform my duties conscientiously.
由于該記者想從總理那迫切了解中國的政治事務,并試探性的詢問總理的政治立場,問題顯得尖銳。但總理以委婉的方式回答??谧g員這里將“早”沒有簡單的譯為“too early”,而是選擇了“prematurely”一詞,反射出總理對此問題提出的略有不合適和不成熟之意,有些言之過早。在“該像一個戰(zhàn)士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到最后一天”這句的翻譯時,口譯員沒有逐字翻譯,而是用“diligently”和“devoted”呈現(xiàn)出了中國戰(zhàn)士的形象和總理的決心,高度地把握了政治敏感性。
6.文化轉(zhuǎn)向
在會議中,溫總理善于引用經(jīng)典的詩詞、諺語,然而來自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的人對其理解會存在一定障礙,在有些情況下可以直譯,如:
例7:溫家寶: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我將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Interpreter Zhang: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aths to die.With this strong commitment,I will continue to devote myself to my work in the next 3 years.
例8:溫家寶:我知道商簽協(xié)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是正因為我們是兄弟,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問題總會可以解決的。
Interpreter Zhang:I understand the negotiation may be a complex process.But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
但對于那些富有歷史背景和含義較深的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詩詞,應添加必要地解釋活改寫的方式進行口譯,如:
例9:溫家寶:今后幾年,道路已然不平坦,甚至充滿經(jīng)濟,但是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古訓,行百里者半九十。
Interpreter Zhang:The road ahead is not a smooth one.It may be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Bu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is thing that is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This means we must not slacken our efforts and we must not waver in our resolve.
溫總理引用這句戰(zhàn)國時期的諺語來表達解決國家問題的決心,這句話本意是指如果一條路有100里,走了90里才算是一半,比喻越接近成功,面臨的困難越大,教育人們要善始善終。譯員不僅譯出了字面意思并且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予了形象的解釋。
例10:溫家寶:有些事情正像你所說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Interpreter Fei:Just as you said,and I think I can also give another line to the effect that after encountering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experiencing all kinds of hardships,at the end of the day,we will see 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這句中,譯員并沒有直譯“mountain”,“river”,“road”等意象,而是用了一個“tunnel”與“l(fā)ight”的類比來形容終將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這些例子正是忠實于目標聽眾的最好印證。
在當今時代,政府與公眾媒體間的交流益為重要。兩會招待會作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一個橋梁越來越要求高質(zhì)量的口譯。意義作為釋義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強調(diào)了翻譯就是對原文意思的理解于解釋。釋義理論觀下的忠實更側(cè)重于意義上的忠實而非語言層面。根據(jù)釋義理論,記者招待會口譯應忠實于說話者意圖,目標聽眾和目的語。譯者應在語篇翻譯的層面上靈活地選擇口譯策略。
[1]肖曉燕.西方口譯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J].外國語,2002,(4).
[2]鮑剛.口譯理論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75.
[3]Lederer,M.Translation,the Interpretive Model[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Ltd,2003.
[4]吳小力.記者招待會的口譯和釋意理論:兼談釋意訓練[J].中國科技翻譯,2007,(2).
[5]陳首慧.功能翻譯理論觀照下的官方記者招待會口譯[D].碩士學位論文,湖南:中南大學,2007,(2).
[6]張海瑞.記者招待會漢英口譯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譯策略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山西大學,2006,(5).
[7]Seleskovitch,D.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trans[M]. Stephanie Dailey and Norman Mcmillan.Washington:Pen and Booth,1978.
[8]Gambier,Y.Conference Interpreting:Current Trends in Research[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1994.
[9]羅薇.釋意理論角度下的“忠實”概念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廣西大學,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