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艷,邊高鵬,史寶忠
(長治學院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長治 山西 046011)
高校普通動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白海艷,邊高鵬,史寶忠
(長治學院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長治 山西 046011)
普通動物學實驗是動物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從教學方法的選擇、實驗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實驗內容的安排等三方面進行了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普通動物學實驗;驗證性實驗;實驗技能
普通動物學實驗是動物學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驗證、加深理解和鞏固的過程。同時該環(huán)節(jié)教學的成功與否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動物學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動物學的學習興趣、高超的操作技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有直接影響。動物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不同角度對動物學實驗教學進行不同程度改革的報道較多[1~4],表明該教學環(huán)節(jié)已備受廣大動物學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關注。
實驗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動物學實驗課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主要包括顯微鏡的使用、實驗材料的采集和培養(yǎng)、動物的解剖、動物標本的制作和生物繪圖、實驗報告的書寫等[5]。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是動物學實驗的基本內容之一,觀察時,如果操作不正確,物鏡頭——玻片“兩敗俱傷”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解剖是動物學實驗的重頭戲,尤其是脊椎動物實驗部分。有些學生不重視解剖技能的訓練,不是拿著解剖器具感覺無從下手,就是隨意亂剖,實驗效果非常差。對此,實驗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熟悉實驗內容,在實驗前應該對操作的注意事項加以強調,在實驗過程中隨時發(fā)現(xiàn)隨時糾正。
普通動物學實驗指導[6]所編排的實驗項目表明:驗證性實驗是動物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對動物學實驗課的教學改革有明顯的重探索性實驗輕驗證性實驗的傾向,導致大家產生了只有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才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認識誤區(qū),忽略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大部分觀點認為驗證性實驗僅僅是重復驗證已知理論、原理或實驗結果而已,實則不然。驗證的過程是對所學理論知識的一個串聯(lián)和回顧過程,可以鞏固和加強學生對有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可以規(guī)范和提高學生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強化邏輯推理能力,為將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綜合實驗能力夯實基礎。在驗證已知結論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受到某種啟發(fā),刺激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進而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對科學研究的興趣都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比如在做“蝗蟲解剖”實驗時,有的學生在觀察氣門時提出了如下問題:CO2濃度對氣孔開放有何影響?應用CO2提高殺蟲劑殺蟲效果的最適濃度是多少?不同種昆蟲之間是否有差異?這些問題的提出表明學生在思考,經(jīng)指導教師的積極鼓勵和耐心指導,學生去查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并實施,從而得到問題的答案。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實驗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解決某一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對切片觀察實驗興趣很低,完成作業(yè)“照葫蘆畫瓢”,應付了事,而且錯誤百出。主要原因是對切片的結構不熟悉,不能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準確地與切片上的結構相對應,出現(xiàn)了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實踐不能驗證理論,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針對上述情況,指導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督促學生課前預習,學生動手實驗之前應該對各個結構的主要鑒別特征加以強調,并提出一些思考問題。比如在觀察蚯蚓的橫切片時,要指出根據(jù)“盲道”這一結構按背腹方向正確放置玻片,這樣有利于正確判斷背血管、腹血管、腹神精索和神經(jīng)下血管等結構;在觀察文昌魚整體裝片時,要指出如何根據(jù)“腦眼”確定背神經(jīng)管的位置,進而準確找到脊索。第二,在實驗過程中要及時回答學生的疑問,糾正出現(xiàn)的錯誤。值得注意的是,在答疑時要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原則,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通過提示,引導學生經(jīng)過思考自己找出答案。比如在觀察文昌魚過咽和過腸橫切片時,有些同學問為什么肝盲囊這一結構在過咽的切片里有些有,有些沒有,而在過腸的切片里卻都沒有?這時就要引導學生去閱讀教材(普通動物學第4版)第316頁有關肝盲囊的文字敘述和參考第315頁圖15-7(C),學生不但自己找到了答案,而且對肝盲囊與咽、腸的位置關系的理解更加深入。第三、惰性,對每個學生來說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表現(xiàn),指導教師要求的嚴格與否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比如實驗結束時通過數(shù)碼互動設備讓學生指出所觀察結構的名稱或闡述該結果的作用、鑒別特征等問題,回答正確后方可離開實驗室。為了順利過關,學生會認真的觀察每一個結構并回顧或閱讀與該結構相關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學生的反饋意見反映了上述以問題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方案的實施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端正實驗態(tài)度,培養(yǎng)求真、求實、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1]徐純柱,李微,郭自榮等.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動物學實驗模式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1):157-158.
[2]李高巖.本科生動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28):84.
[3]舒鳳月,張承德.動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科學教育,2004,10(6):37-38.
[4]樸君,樸敬愛,孫慧慧等.動物學實驗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9,(9):241-243.
[5]溫茹淑,鄭清梅,鐘福生等.淺述動物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實驗的基本技能及技能培養(yǎng)[J].嘉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29(2):66-70.
[6]劉凌云,鄭光美.普通動物學實驗指導(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Some Experience about the Zo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Bai Hai-yan,Bian Gao-peng and Shi Bao-zhong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Some experience about the zo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re present from teaching method selection,experimental skill training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iment items respectively.
zoology experiment;verification experiment;experimental skill
Q95-33
A
1673-2014(2012)02-0092-02
2012—03—08
山西省教育廳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919333)。
白海艷(1975—),女,黑龍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動物學、昆蟲學教學與科研。
(責任編輯 單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