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 萍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0)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高校一直在實行擴招,并對收費制度進行改革,以讓更多貧困的學生能走進大學,這給我國的大學校園帶了勃勃生機。但與此同時,高校學生的欠費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給社會和學校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和財政壓力。
也許是國家財政確實不充足,國家對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一直以來都非常小,直到在2012年的兩會上,才宣布國家財政對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已完成占GDP的4%,可見,這個目標實現(xiàn)的困難。國家近年來不斷支持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并對這些學生的學費、書本費以及生活費進行補助,相對來說在高校問題上存在一些缺失。但是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是在不斷壯大的,所以在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的情況下,更多的教育費用只能由學生們自己承擔。因此,貧困生欠費問題也日益嚴重。
由于社會對高校發(fā)展的大力扶持,不斷解決貧困學生的經(jīng)濟困難,一般的高校都會有很多解困措施,比如國家助學金、社會人士的支助以及學校每月的生活補助,還有就是對部分貧困生減、免學費和書本費,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部分學生的依賴思想,養(yǎng)成了“等、靠、要”的不好心態(tài),自己不主動籌集學費和生活費,而是一味等待學校和社會的補助。同時,這種不良習慣也會帶到學習中,養(yǎng)成不思進取,只等待別人的施舍而不靠自己努力去獲得獎學金的心態(tài),這種依賴思想不利于貧困學生的發(fā)展。
由于學校有很多幫助貧困生的政策,很多不貧困的學生看到部分貧困生平時愛吃愛穿,學習成績不努力,對班級活動也欠缺熱情,對身邊同學和老師也不關心,對社會也不滿懷感恩之心,只因為貧困這個身份就可以得到很多的困難補助,甚至可以減免學費和書本費,因此,導致部分并不貧困的學生心理不平衡,進而不貧裝貧,故意去拖欠本來能夠承受的學費,等待學校的補助。
國家承諾“不讓一個經(jīng)濟貧困生因經(jīng)濟問題而輟學”,以保證貧困生能夠享受教育的公平和權利。然而,由于國家和學校的相關措施還不夠健全完善,出現(xiàn)了很多漏洞,讓很多不貧困的學生鉆空子。部分不貧困的學生借以一紙在自己鄉(xiāng)鎮(zhèn)、居委會、民政局簽字蓋章的“貧困證明”,來擠占真正貧困生的位置。學校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有時候也顯得特別無能為力,在面對惡意欠費的問題時,也不能用處分和退學的措施來應對,因為有些學生確實是沒錢。但是不同程度,學校收費制度確實是存在嚴重的缺失,缺乏對這部分學生的制約措施,以致給了部分學生欠費的機會。
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都是國家財政貼息的商業(yè)貸款,不需要財產(chǎn)擔保,這項措施是貧困學生能走進高校課堂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但是受到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很多貧困學生和家長都不愿去貸款,因為他們怕承擔風險,不愿意借債讀書。與此同時,有些貧困生在申請貸款中也缺乏有效的信用擔保,銀行也怕承擔風險,所以受理謹慎。有的學生認為辦理貸款手續(xù)比較煩瑣,獲貸率也非常低,所以對貸款積極性不高。去除以上原因,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本身因為各種步驟程序,導致學生貸款的錢到賬稍晚,一般到開學交學費的時候,辦理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的同學都不能按時交納學費,這種現(xiàn)象需要進一步改善。
高校學生欠費問題的出現(xiàn)會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造成影響?,F(xiàn)在社會物質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人們的道德品質卻沒有多大提升。誠信問題是作為社會公民、作為大學生必須重視的。由于社會的道德水平有所滑坡,部分大學生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被“金錢”扭曲,功利心特別嚴重。對于欠費行為,同學們之間相互效仿,導致學生誠信缺失,給正在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心理和生理成長帶來壞的影響。同時也給社會的發(fā)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高校學生欠費影響學校工作的正常開展。雖然政府財政會對高校進行一定的撥款,但是學費收入才是高校辦學、開展工作的主要經(jīng)費來源,為了學校發(fā)展建設,本就已經(jīng)向銀行貸款很多,高校銀行的貸款利息支出已占學費收入的較大比例,如果高校再面臨學生欠費困擾,那么必定會對學校開展工作帶來壓力。
對于部分學生的欠費,本來就影響社會教育公平。教育關乎到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教育公平更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所以對于高校而言,要盡量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學校資源共享,學校壓力共同承擔。
為了教育公平,政府財政對教育的投入一定要加大,需要制定出符合國情的經(jīng)費投入標準。學習與受教育既是一種消費更是一種投資。財政投入大了,給貧困學生的錢也就多了,涉及范圍也就廣了。但是在財政充足的同時,高校自己的收費制度也需要改善,要認真履行國家對高校收費三條原則:一是補充原則,因為學校要開展工作,必須依靠學生的繳費;二是承受原則,高校在制定收費標準的時候,不能把費用定得過高,一定要符合社會發(fā)展水平,要在家庭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三是差別原則,不同地方、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專業(yè)的繳費標準可以不一樣,只要讓教育收費能在國家的陽光政策之下履行實施。
雖然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的實施為許多貧困家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它的渠道還比較單一,給高校貧困生貸款額度的需求不能完全滿足,這其實是造成高校貧困學生欠款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國家在面對這一問題的時候,要對癥下藥,盡快完善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和通道,推進生源地貸款的實施,降低貸款資質信用審查難度,簡化助學貸款辦理手續(xù),延長學生和家庭的還款期限,并且增加助學貸款額度,因為這樣在滿足學費的同時,也能負擔一部分的生活費,這就給那些貧困的家庭和學校都減少了不小的負擔。同時也減少了欠費的人數(shù)。為了加強收費,貸款也應當更加及時地到賬,這樣才不會給學校開展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障礙。
助學貸款的實施讓貧困家庭學生的求學看到了希望,也給他們帶來了走進高校大門的可能。但是好政策的實施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應多渠道為貧困生提供助學,在貸款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在校貧困生的最低生活保障問題,生活得到保障后,貧困學生才能專心的學習。學校還應該為貧困學生開展假期活動,為相關單位進行有償服務,并獲得一定的收入,學生也通過這種實踐對自己能力鍛煉得到一種提升,同時也會對社會懷有感恩之心。
可以對學習進行宣傳,廣泛動員社會捐助,弘揚社會道德風尚。加大宣傳力度,將貧困生勤奮努力、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借助各種媒體向社會宣傳,能作為一種特殊群體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同時讓那些企業(yè)家、富裕校友、“慈善人士”和紅十字基金會等能慷慨解囊,幫助這些貧困的學生,讓他們能有錢交學費,有錢生活。
一條收費制度改革之路正在各大高校實行。學校對制度的不斷完善,都是為了學生能自覺繳費。作為當代大學生,要充分發(fā)揮政治理論課在教書育人中的主要理論,有效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武裝大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他們的誠信意識,使之能謙虛做人、對不良行為知道辨別和遏制。要在道德思想上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手段,這樣才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要讓學生意識到繳費上學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必須自覺去去履行。只有在樣,才能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提高大學生的自主意識,才能把學生教育成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作為一個教學機構,學??梢园研群芏鄬W生能夠適應的崗位拿出來,比如輔導員助理、宿舍管理主力、食堂兼職、衛(wèi)生監(jiān)管等職位讓學生來勝任,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給貧困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收入。很多學校自己都設立了專門的勤工助學基地,如把校內書店的經(jīng)營、兼職中介、家教培訓,由貧困生自己經(jīng)營和商談項目,這是一個非常鍛煉人的平臺,學生們既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同時,為了學校和部分個人的發(fā)展,一定要大力開辟校外勤工助學基地,拓展更多勤工助學渠道和崗位,給貧苦大學生提供更多勤工儉學的機會,使之能在學校健康成長。
毋庸置疑,在這個時代必定是人才競爭的時代。所以,作為大學生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梢栽O立各種獎學金,來促使學生們能努力學習,真正成為能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同時要鼓勵社會各界能到高校設立“助學”專項獎學金,以用來獎勵、資助那些家庭經(jīng)濟困難又成績優(yōu)秀的大學生。能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并且能按時交納學費,順利學成畢業(yè)。
總之,高校大學生的欠費問題是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而且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社會、國家、高校以及貧困學生個人,都要共同努力。在實施中,不斷改進、不斷探索,以致能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費管理制度;同時高校的每位學生也要做到誠信,做到自強自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貧困學生們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勤工助學;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貸款完善后也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只要解決了大學生欠費問題,高校才能得到更健康更穩(wěn)定的發(fā)展。
[1]林偉華:解決高校學生欠費問題及措施探討[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3).
[2]劉衛(wèi)民:高校學生欠費問題的解決措施探討[J].會計之友,2009(17).
[3]呂春霞:對當前高校部分貧困生中某些不良現(xiàn)象的思考[J].自貢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1).
[4]張莉:高校貧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管窺[J].鄭州經(jīng)濟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