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天水師范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高校圖書館文獻分編若干問題探討
張 瑩
(天水師范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根據多年工作實踐,從方便讀者和本館實際出發(fā),對分編工作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
高校圖書館;文獻分編;圖書種類
開放借閱現(xiàn)已成為圖書館常用模式,因此,編目人員在文獻著錄時,應堅持以讀者為中心,運用科學的標示、科學的分編原則及科學的分編辦法,體現(xiàn)知識服務與知識管理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藝術類圖書的排架是圖書館書庫工作最頭痛的事,因為此類圖書形狀特殊、規(guī)格不一、厚薄不均,書脊很難顯示索取號。特別是大型畫冊和幾頁的畫本不僅排架借閱困難,而且易亂架,給管理人員和讀者帶來不便。因此,我們將一些畫譜按叢書進行分類。如《榮寶齋畫譜》,有山水、人物、魚蟲花鳥等,統(tǒng)一提出各類,按作者名字拼音字母順序進行排列,如黃賓虹的山水畫 J212.26/52∶8.2,“52”為準字號,“8”為漢字“黃”的拼音字母 H的排列順序,“2”為第二次到館。如遇到黃賓虹、何海霞、賀天健等作者時,就看作者名字的第一個字,如第一個字音相同,就看第二個字,即把目前微機管理的準字號和過去著者號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一來,《榮寶齋畫譜》不僅按叢書整齊分放,而且在大類上又歸于各自類。既給讀者帶來方便,又便于館員排架工作。
文學類叢書的分類,首先,考慮讀者借閱和圖書的集中顯示性,我們將一些大型叢書集中分類,如《中國小說五十強》,將它放入建國后現(xiàn)代作品集(I217.27),并沒有按《中圖法》的小說長中短篇分類,因而效果顯著。另外,專業(yè)性突出的工具書要細分,如《漢語辭典》,應放入各自的類中,以體現(xiàn)分類的學科性和專業(yè)性及工具書的特點。
在多卷書的卷次冊號分類問題上,以前由于編目人員按多卷書、叢書采購先后或進館先后,要么整套著錄,要么分散著錄,就出現(xiàn)同一套書不同編目的結果,不僅造成款目混亂,而且出現(xiàn)重號、異號。我們在分編時,應將到館的叢書按號著錄,給未到館的留下位置。多卷書有的是第幾卷、第幾冊、第幾分冊第幾冊等,冊套冊,如分析化學叢書第五卷第一冊第二分冊第一冊,O65/23∶5(1∶2∶1),這樣處理后一目了然。我們在長期工作中,總結經驗并制定了一套適合本館的規(guī)定:卷、冊、集、輯用“∶”(/∶N(N∶N),因為,冒號就是從屬號;同一種書因出版社、定價、頁碼不同等原因,就根據到館先后用“.N”,如第二次到館“.2”;同一種書出版社相同,而版次不同用“=”,如第二版“=2”。
3.1 地方文獻的分類
地方文獻著錄時,要從全局出發(fā),全面、系統(tǒng)、完整地揭示文獻內涵,充分利用文獻內外在信息特征,客觀反映文獻記錄的歷史事件,發(fā)現(xiàn)所著文獻與地方文獻是否有關聯(lián),以便在分類時正確把握。地方文獻的分類號是“K29地方史志”,此類目及它的下位類“K291-297”各省市區(qū)劃號,這樣,對地方文獻進行分類,只考慮到地方文獻的專業(yè)性,忽視地方文獻的相互關聯(lián)性。因此,我們在分編地方文獻時,首先,突出地方文獻特點,分入歷史類;其次,專業(yè)組配號,如《天水市統(tǒng)計年鑒》為K294.2∶C832.432-54/1,《天水市商業(yè)志》為 K294.2∶F712/1 等,這樣不僅體現(xiàn)其為地方史志文獻,而且也不失其專業(yè)性特點?!短焖糯r業(yè)》,看是農業(yè)書,但主要內容是寫先民如何與大自然作斗爭,移山填海造田,并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總結有關農作物適宜生長區(qū)域和改良經驗,我們應考慮此書的地方文獻性,將它分入 K294.2∶S157.3/1。
3.2 地方文獻的編目
地方文獻在編目時,應詳細揭示其地方性特點,捕捉文獻重要信息,熟悉文獻的形成過程,發(fā)現(xiàn)其中隱含的有關著錄點,通過相關字段予以著錄和標引,將該文獻記錄與其相關的文獻記錄有機聯(lián)系起來。(1)在著錄時加大“330”字段提要項的說明力度。因為,通過對篇名和其他項目的標引難以真正揭示地方文獻內容,必須將書中珍貴要素標注出來。(2)做好揭示地方文獻完整內容的主題標引項。如“600”標引人物項,“607”標引地名項,應進行詳細記載和標引說明。(3)將“606”項改為地方文獻內容主題詞標引項。主題詞是大家易懂的縮略語言,如“抗戰(zhàn)”就可把八年抗戰(zhàn)時期的事件都顯示出來,為讀者開辟一條檢索文獻內容的新途徑。(4)規(guī)范工作人員標引行為,限制濫用主題詞表,減少主題詞數量。這樣既展示了提要項的著錄范圍,也提升了揭示文獻的深度及書目數據的質量,提高了讀者的檢中率[1]。(5)在建設地方文獻數據庫時,仍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卡片式目錄。因為有些讀者習慣使用,同時便于工作人員查重、注銷時使用,還能解決數據庫數據丟失等問題。文化部門對圖書館的評估要求,不僅要進行微機編目,而且要保留紙質卡片式目錄。翻閱卡片式目錄,不受閱讀器限制,容易了解地方文獻全貌。
總之,文獻分編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不僅是書目記錄在數量上的疊加,還是在形式、內容特征上相互聯(lián)系的一個有機信息集合體。分編時既要大膽細致又要靈活有耐心,不能僅憑一腔熱情。應將《中圖法》的專業(yè)性和文獻分編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制定有利于本館的分編原則,建立適合本館的文獻數據庫,為讀者借閱提供方便。
[1]侯曉穎.建立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過程中解決的幾個疑難問題[J].圖書館建設,2004(2):36.
G254.3
A
1671-1246(2012)01-0023-02
注:本文系天水師范學院2010年度中青年教師科研資助項目(TSA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