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剛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放療研究室,吉林長春 130012
腫瘤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疾病,據資料統(tǒng)計,我國腫瘤人群占正常人群的1.7%~3.8%,而能進行手術切除的病例占5%~10%[1]。特別是對于年老體弱患者,放射治療成為其主要手段之一。腫瘤放療的理想境界是只照射腫瘤而不照射正常組織,但由于惡性腫瘤呈浸潤性和不規(guī)則性生長,為放療的范圍帶來很大影響。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三維適形放射治療通過對多個共面或非共面照射,將射線集中在腫瘤組織內并形成高劑量區(qū),使腫瘤組織發(fā)生不可逆的破壞,從而變性、壞死,同時避免或減少對靶區(qū)周圍敏感器官正常組織的照射,提高對局部腫瘤的控制和治療。對2008年12月—2012年4月在我科行三維適形放療的223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分析,了解其應用,現報道如下。
收集在我科行適形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223例,男141例,女82例,年齡36~86歲,平均(59.8±4.2)歲,其中肺癌41例,鼻咽癌48例,賁門癌35例,胰腺癌8例,腹膜后腫瘤10例、喉癌11例,子宮頸癌37例,直腸癌21例,前列腺癌12例,卡氏評分≥60分。
1.2.1 定位 遵醫(yī)囑明確腫瘤部位、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系,將體模平輔于定位床上,囑患者以舒適又利于治療的姿勢臥于體模上,平靜呼吸,抽吸真空至體模堅硬固定。采用螺旋CT模擬激光定位掃描,移動、升降床使激光燈至合適的位置,用鉛絲標記上作為定位的參考點,將掃描參考中心盡可能靠近靶區(qū)中心或附近骨性標志位置。掃描范圍包括靶區(qū)上下一定距離,腫瘤區(qū)域層距3~5 mm,通常40~60層,定位完成后由放療醫(yī)生簽字。
1.2.2 勾畫靶區(qū) 根據腫瘤確切部位及引流淋巴結區(qū),由放療醫(yī)師勾畫靶區(qū),系統(tǒng)中勾畫的臨床靶體積和計劃靶體積向四周外擴1~2 cm,多發(fā)病灶時相鄰腫瘤之間<2 cm的按單個病灶勾畫靶區(qū),>2 cm的分別勾畫靶區(qū),重建三維圖像,根據醫(yī)生要求做出精確的計劃設計,利用射束方向避開重要臟器,每個射束在體軸頭尾方向外擴5~10 mm,以減少器官運動對靶劑量的影響。遵照醫(yī)囑給出腫瘤的目標劑量和ORA安全劑量,按照常規(guī)分割進行照射,每周5次,照射劑量1.8-2Gy/次,總量50~65Gy。
1.2.3 三維適形放療實施 采用全數字化醫(yī)用直線加速器作調強放射治療,治療時由放療醫(yī)生親自通過激光燈擺好患者的體位,查看照射過程,確診符合后由技師實施治療。
放療計劃完成后對患者每一層面等劑量及各器官機體劑量進行評價,所有患者腫瘤部位和體積均獲得適形照射,有較為理想的劑量分布,腫瘤靶區(qū)的平均劑量接近醫(yī)生的處方劑量。
患者均完成治療計劃,放療3個月后復查CT、MRI,腫瘤完全消失127例,部分消失65例,無變化31例,腫瘤局部控制率為86.1%。
隨著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腫瘤的發(fā)生率不斷呈上升趨勢,特別是惡性腫瘤,發(fā)現時多已是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在加上患者體質虛弱,常常不能耐受,放療就成為治療的重要手段。三維適形放療是近些年來發(fā)展的一項先進的放療技術,可通過對照射野內各點輸出劑量率的調整實現高劑量中等劑量線面與靶體在三維空間上的一致,從而提高腫瘤的照射劑量而降低靶體外的劑量。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受照射劑量,提高對腫瘤的局控率。有關資料表明,三維適形放療可精確地在靶區(qū)形成更適形的高劑量,而使靶區(qū)周圍的重要器官得以更好的保護[2]。在三維適形放療中,定位、擺位、靶區(qū)勾畫、照射是影響腫瘤放療區(qū)域和治療質量的關鍵。對于胸部腫瘤來說,由于受呼吸、心臟、腫瘤的相關影響,在每次照射擺位過程中,胸部病灶必然會發(fā)生移動。特別是胸腹部腫瘤患者,每次照射時,應指導患者減少膈肌的運動。從統(tǒng)計學角度看,放射治療過程中50%~60%患者射野位置與擺位誤差超過3~5 mm,體重的增減也使計劃靶區(qū)和實際靶區(qū)誤差達10%以上,因此,在勾畫靶區(qū)時應根據患者的體重的增減以取得的腫瘤體積周圍外放1~2 cm,以免發(fā)生誤差,既不遺漏靶區(qū),又減少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我們作為放療的實施者,肩負著患者體位固定、CT定位、治療擺位、照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差錯都會為患者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因此,在進行照射前應認真閱讀放射治療單、照射部位、條件、劑量,以便擺位的準確,擺位結束后,應再次核對照射條件、照射參數、照射附件等,確認無誤后再開機治療,確保治療的可靠性、有效性、局控性,保證治療順利實施,提高患者康復率。
[1]施國治.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的應用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1(193):15.
[2]張恒,張昕,梁軍,等.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的應用探討[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1(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