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業(yè)(山西省兒童醫(yī)院藥劑科,山西 太原 030013)
祛腐再生膏為醫(yī)院自制中藥制劑,由當歸、白芷、紫草等6味藥材組成,具有活血止痛、祛腐生肌的功效,用于瘡瘍潰爛、膿腐不脫、疼痛不止、新肌難生者。本品原標準只收載了當歸的TLC鑒別,缺少科學的定性、定量標準,不利于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控制。為有效地控制祛腐再生膏的質(zhì)量,按照《醫(yī)療機構(gòu)制劑注冊批件》備注項下的要求,我們對其制劑中的當歸、白芷進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藁本內(nèi)酯進行含量測定。
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1525 泵、2487 紫外檢測器);CPA225D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藁本內(nèi)酯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 110756-200110);祛腐再生膏(批號110701,110702,110703,111201,111202,111203)及陰性樣品均自制。甲醇、三氟乙酸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圖1 當歸薄層色譜圖1-陰性;2-祛腐再生膏;3-當歸對照藥材Fig 1 TLC of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1-negative sample without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2 -Qufuzaisheng ointment; 3-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2.1.1 當歸的鑒別 取本品10 g,加甲醇30 mL,加熱使溶解,超聲30 min,4 ℃冷藏4 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5 mL,超聲使溶解,濾過,濾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5 mL,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對照藥材0.2 g,加甲醇2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1 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 附錄ⅥB)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1∶0.1)為展開劑,展開,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見圖1。
2.1.2 白芷的鑒別 取本品10 g,加甲醇30 mL,加熱攪拌使溶解,超聲30 min,4 ℃冷藏4 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醚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芷對照藥材2 g,加麻油20 mL,加熱至藥材成黃褐色,趁熱濾過,放冷,加甲醇20 mL,置分液漏斗中,分取上層液,蒸干,殘渣加乙醚1 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 附錄ⅥB)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1∶4)為展開劑,預飽和15 min,展開,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熱10 min,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見圖2。
圖2 白芷薄層色譜圖1-陰性;2-白芷對照藥材;3-祛腐再生膏Fig 2 TLC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1-negative sample without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2-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3-Qufuzaisheng ointment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0.05%三氟乙酸水(58∶42);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328 nm;柱溫:30 ℃;進樣量:20 μL。
2.2.2 溶液的制備 (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藁本內(nèi)酯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20.3 μg的溶液,即得對照品溶液。(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內(nèi)容物約10 g,精密稱定,置250 mL燒瓶中,加水100 mL,連接揮發(fā)油提取器,自提取器上端加水使充滿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燒瓶為止,再加乙酸乙酯3 mL,加熱回流1 h,放冷,分取乙酸乙酯層,揮發(fā)油提取器用甲醇適量洗滌,合并乙酸乙酯和甲醇液,通過鋪有0.5 g無水硫酸鈉的漏斗,用甲醇適量洗滌數(shù)次,合并于5 mL的容量瓶中,再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供試品溶液。(3)陰性樣品溶液的制備:按處方比例,按照祛腐再生膏的制備工藝制備缺當歸的陰性樣品,再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樣品溶液。
2.2.3 系統(tǒng)適用性實驗 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及陰性樣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結(jié)果表明,供試品中藁本內(nèi)酯與相鄰成分基本分離,且陰性對照無干擾,見圖3。
圖3 HPLC的色譜圖A-對照品溶液;B-祛腐再生膏;C-陰性樣品溶液;1-藁本內(nèi)酯Fig 3 HPLC chromatogramsA-reference substance; B-Qufuzaisheng ointment; C-negative sample; 1-ligustilid
2.2.4 方法學考察 (1)線性范圍:分別精密吸取濃度為20.3 μg·mL-1的藁本內(nèi)酯對照溶液2,5,10,20,50,75,10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以對照品的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回歸,得回歸方程Y= 2.17×106X+3 026.6,r=0.999 8,結(jié)果表明,在0.040 6~2.03 μg范圍內(nèi),藁本內(nèi)酯峰面積與進樣量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2)精密度實驗: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連續(xù)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結(jié)果RSD為0.72%,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3)重復性實驗:取本品,照“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計算得藁本內(nèi)酯的平均含量為0.015 3 mg·g-1,RSD為1.43%,表明該法重復性良好。
(4)穩(wěn)定性實驗: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8,12 h進樣20 μL,記錄色譜圖,測定結(jié)果,結(jié)果藁本內(nèi)酯在12 h內(nèi)基本穩(wěn)定,RSD為1.63%。
(5)回收率實驗: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樣品9份(藁本內(nèi)酯的含量為0.015 1 mg·g-1),每份約5 g,精密稱定,按表1精密加入濃度為20.3 μg·mL-1藁本內(nèi)酯對照品溶液適量,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為98.26%,RSD = 2.48%(n= 9),結(jié)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實驗結(jié)果.n = 9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n = 9
2.2.5 樣品含量測定 取6批祛腐再生膏(批號為110701,110702,110703,111201,111202,111203),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項下方法制備各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根據(jù)峰面積采用外標法計算含量,結(jié)果見表2。
3.1 本研究增加了白芷的TLC鑒別;修訂了當歸的TLC鑒別;增加了當歸中藁本內(nèi)酯的HPLC含量測定。研究中也考察了紫草的TLC鑒別,但因紫草在方中用量較少,分離度不好,陰性有干擾,未收錄到文中。
表2 祛腐再生膏中藁本內(nèi)酯的含量測定結(jié)果.n = 3Tab 2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ligustilid in Qufuzaisheng ointment.n = 3
3.2 由于藁本內(nèi)酯為揮發(fā)性成分,性質(zhì)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異構(gòu)化[1],且本品為軟膏劑,為保證提取率及藁本內(nèi)酯的穩(wěn)定性,我們分別采用回流提取、超聲提取、揮發(fā)油提取法,并對提取時間進行了考察。結(jié)果表明,采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45 min,對藁本內(nèi)酯的提取效果最好。我們比較了在甲醇-三氟乙酸水[2]、乙腈-磷酸水[3]、甲醇-乙腈-磷酸水[4]、甲醇-異丙醇水[5]等不同溶液系統(tǒng)中的色譜分離能力,結(jié)果流動相為甲醇-0.05%三氟乙酸水時可得到較好的色譜分離效果。
3.3 本實驗中的藁本內(nèi)酯回收率偏低且RSD相對較大,可能是由于其溶液在室溫下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異構(gòu)化所致,而其在揮發(fā)油中基本穩(wěn)定,不會出現(xiàn)純品的異構(gòu)化反應,這可能是揮發(fā)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藁本內(nèi)酯異構(gòu)化產(chǎn)物,使異構(gòu)化反應趨于平衡所致[1]。另據(jù)文獻報道,藁本內(nèi)酯在甲醇中穩(wěn)定性良好[5],故本文采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提取,以甲醇作為溶劑及流動相,提高了外標法定量測定中藥制劑中藁本內(nèi)酯含量的準確性。同時,本試驗的結(jié)果顯示,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本品中藁本內(nèi)酯的量會降低,這可能與其本身不穩(wěn)定且具有揮發(fā)性有關(guān)。因此,建議在本品的儲藏過程中,盡量低溫避光保存,且不宜貯存時間過長。
[1] 李桂生,馬成俊,李香玉,等.藁本內(nèi)酯穩(wěn)定性研究及異構(gòu)化產(chǎn)物的GC-MS分析[J].中草藥,2000,31(6):405-407.
[2] 文紅梅,彭國平,朱國元,等.HPLC內(nèi)標法同時測定坤血安軟膠囊中藁本內(nèi)酯和6-姜酚的含量[J].中成藥,2007,29(3):371-374.
[3] 容穗華,林海,高妮.不同產(chǎn)地當歸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J].當代醫(yī)學,2011,17(22):140-141.
[4] 劉勇,韓桂茹,封淑華.HPLC 法同時測定歸脾丸中甘草酸與藁本內(nèi)酯[J].中成藥,2012,34(4):667-669.
[5] 汪程遠,張浩,錢忠明.HPLC測定不同川芎藥材中藁本內(nèi)酯[J].中草藥,2006,37(3):44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