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英 孫海波 韓云峰
1.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2.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骨外三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腫瘤細胞生長通常需要端粒酶的存在,其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廣譜腫瘤標志。有研究報道,多數(shù)肺癌細胞中均有端粒酶的激活。端粒酶是核糖核蛋白復合物,由蛋白質和RNA組成,具有逆轉錄酶活性[1-2]。腫瘤細胞區(qū)別于正常細胞主要為癌細胞永生化,研究表明,激活端粒酶基因與腫瘤細胞永生化存在密切關系[3]。關于多項聯(lián)合檢測肺癌患者端粒酶在肺癌中的臨床意義,目前還沒有報道。本研究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經(jīng)確診為肺癌合并胸水患者36例誘導痰、外周血、胸水、支氣管沖洗液、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組織的端粒酶活性,探討端粒酶作為肺癌診斷標志物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1月~2010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經(jīng)確診為肺癌合并胸水的患者36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所有患者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發(fā)現(xiàn)病變肺組織后鉗取3~5塊組織,離體后30 min內(nèi)放入-80℃冰箱保存?zhèn)溆?。標本進行病理學及組織細胞學檢查,明確診斷為肺癌。36例患者中,男25 例,女 12 例;年齡 31~80 歲,平均(62.3±19.4)歲;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咳嗽28例,咯血26例,聲音嘶啞10例,胸痛14例,發(fā)熱21例,胸悶氣短15例;病理分型:鱗癌19例(52.8%),小細胞癌4例(11.1%),腺癌10例(27.8%),未定型癌(腺鱗癌、復合性癌)3例(8.3%)。另選擇35例同期經(jīng)確診肺部良性病變伴胸水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齡 32~79 歲,平均(61.5±18.2)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主要試劑 Taq DNA聚合酶購自天象人生物工程公司,批號:02045674;AgNO3為北京化工廠產(chǎn)品,批號:111026;考馬斯亮藍G-250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批號:20110912;端粒酶檢測試劑盒購自Onco Inc公司,批號:1104101。所有實驗步驟均嚴格按藥盒說明書操作。
1.2.2 誘導痰的采集 收集患者痰液3~5 mL放入無菌杯中,用無菌生理鹽水洗滌兩遍,加入等量的1 moL/L NaOH溶液,放入4℃冰箱24 h,取溶解痰液高速離心,將沉淀細胞放入-80℃冰箱備用。檢測時,將冷凍的標本解凍后放入200μL的端粒酶裂解液中離心,移取上清液放入EP管中待測[4]。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端粒酶活性比較(x±s)
1.2.3 胸水細胞提取液的采集 各組患者胸腔穿刺術抽取新鮮胸水100 mL,高速離心,棄上清,離心細胞置液氮中保存(-196℃)。檢測時,將冷凍的標本解凍后放入200μL的端粒酶裂解液中離心后移取上清液放入EP管中待測。
1.2.4 患者血細胞制備 抽取外周血5 mL,用肝素抗凝,血樣經(jīng)Ficoll分離液離心后,收集界面細胞,生理鹽水洗滌1次,放入0.2 mL PBS中,將標本放在-20℃冰箱中保存[5]。
1.2.5 支氣管灌洗液收集 氣管鏡頂端插入肺段或亞段支氣管開口處,從活檢孔用無菌生理鹽水100 mL分5次注入,每次注入后立即在6.5~25.5 kPa的負壓下吸出,回收液量40%~60%;雙層紗布過濾后,離心放-80℃冰箱凍存[6]。
1.2.6 肺組織采集 采用電子纖維支氣管鏡活檢患者時取肺組織,用PBS液沖洗后,液氮速凍放在-80℃保存。檢測時取冰凍組織,剪碎,放入100μL細胞裂解液,水浴30 min,高速離心,收集上清液,放在-80℃冰箱中保存[7]。
1.2.7 TRAP-ELISA法測定端粒酶活性 取各種標本的細胞[(1×105)~(1×106)]加 150 μL 裂解液抽提端粒酶,離心后取上清2μL做反應模板;取TRAP反應管,各加入45μL反應混合物行端粒酶重復序列擴增 (TRAP),并與已處理的標本2 μL混勻,加入30μL液體石蠟,離心后置25℃水浴保存30 min,取出即行 PCR 循環(huán)擴增:94℃ 30 s,55℃ 30 s;共行 35個循環(huán)。結果判定:酶標儀波長450 nm/690 nm,端粒酶活性為△A=A450-A690。敏感性(陽性率)=測定指標的陽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準確性=(真陽性數(shù)+真陰性數(shù))/研究總例數(shù)。特異性=對照組測定指標的陰性例數(shù)/對照組的總例數(shù)。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表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研究組患者誘導痰性、外周血、胸水、支氣管沖洗液、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組織中端粒酶活性明顯增高,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 1。
5種標本聯(lián)合檢測的結果判斷:5種標本檢測均為陰性即判斷為陰性,其中,有1種以上檢測為陽性即判斷為陽性。標本單獨檢測與聯(lián)合檢測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五種標本中端粒酶活性聯(lián)合及單獨檢測對肺癌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情況見表2。
表2 多項指標端粒酶活性檢測診斷肺癌的特異性、敏活性及準確性比較[%(n1/n2)]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存在的獨特重復片段特殊結構,在染色體定位、染色體保護、染色體復制控制細胞的生長方面起著控制的作用。當細胞發(fā)生分裂時,端粒片段出現(xiàn)縮短,促使細胞凋亡和導致程序性死亡[8]。端粒的長度又被稱為是“有絲分裂鐘”,而端粒酶作為一種逆轉錄酶可以用自身RNA為模板,在端粒DNA的3'末端,以逆轉錄方式延伸,修補細胞分裂時端粒的縮短,穩(wěn)定端粒長度,導致細胞永生化,不斷增殖和不死亡[9-10],從而導致惡性變,所以端粒酶可以作為較廣譜的腫瘤標志物。
本研究表明,與對照組患者比較,研究組患者誘導痰、外周血、胸水、支氣管沖洗液、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組織中端粒酶活性明顯增高,兩組患者相對應指標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肺癌患者中,各類標本均顯示端粒酶高表達,端粒酶逆轉錄酶基因的抑制,導致那些具有顯著基因改變、脫離細胞周期、已失去端粒保護的細胞繼續(xù)生長,因此,端粒酶活性檢測可用于肺癌的診斷,是臨床診斷手段的重要補充,有助于提高肺癌診斷的靈敏度及準確性[11]。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5種標本中端粒酶活性的檢測對肺癌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與單獨檢測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檢測誘導痰、胸水、外周血、支氣管沖洗液、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組織端粒酶活性對肺癌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較單項檢測大大提高,特別是對肺癌伴胸水患者聯(lián)合檢測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應用PCR方法檢測端粒酶活性診斷肺癌敏感性高,特異性強,提高了診斷準確率。作為腫瘤標志物的端粒酶,在篩選肺癌高危人群、定期監(jiān)測中可能具有重要臨床指導意義。
[1]趙弘卿,殷凱生.痰液hnRNPA2/B1與端粒酶檢測在肺癌早期診斷中的研究[J].江蘇醫(yī)藥,2007,33(3):285-286.
[2]王紅軍,陳瓊,于洪濤.端粒酶RNA的反義寡核苷酸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長的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08,11(2):198-201.
[3]王安潮,王炯,陳余清.肺癌患者痰液脫落細胞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變的檢測[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5,30(3):215-217.
[4]李紅梅,滑峰,趙誠.誘導痰、胸水和纖維支氣管鏡活組織端粒酶活性的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肺癌雜志 2010,13(2):128-131.
[5]馮光麗,馮久賢,董強.肺癌患者血中循環(huán)癌細胞端粒酶活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癌癥雜志,2002,12(4):336-337.
[6]李秋根,熊國亮,彭亦平.誘導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檢測與肺癌的診斷[J].中國腫瘤臨床,2006,33(24):1401-1404.
[7]張錦,戈霞暉.端粒酶活性的測定在鑒別良、惡性胸腔積液中的價值[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6,28(1):10-12.
[8]李紅梅,付軍樺,修元德,等.端粒酶與CYFRA21-1聯(lián)合測定對肺癌所致惡性胸腔積液同良性胸腔積液鑒別的診斷意義[J].中國肺癌雜志,2010,13(6):652-654.
[9]付玲,李耀明.不同癌癥患者血清膽固醇水平和組織的端粒酶活性分析及臨床意義[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14):18-21.
[10]Oremek GM,Sauer-eppel H,Bruzdziak TH.Value of tumour and in ammatory markers in lung cancer[J].Anticancer Res,2007,27(4A):1911-1915.
[11]Topolcan O,Holubec L,Polivkova V,et al.Tumor markers in pleurale usions[J].Anticancer Res,2007,27(4A):192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