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金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獲取反饋信息的一個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闡述了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適時、有效地設計課堂問題的技巧,以期提高教師課堂提問的效率。
關鍵詞:物理提問技巧 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很多物理教師及物理教研人員都研究和探索了在物理教學中進行提問的方法。在學習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筆者借鑒專家的經驗,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物理教學中的提問技巧進行了嘗試,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fā)興趣的深入式提問
例如在講解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①可調節(jié)亮度的臺燈的亮度(或收音機音量的大?。┡c什么有關?②改變電流的大小有哪些方法?③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改變電阻?④我們可以通過什么儀器來調節(jié)電流的大???⑤滑動變阻器如何在電路中連接?⑥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到電路中,各部分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這樣設計層層深入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也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二、聯(lián)系實際的列舉式提問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融入物理知識的教學中,來說明物理現(xiàn)象或原理,例如“舉例說明分子是運動的”“舉例說明應用杠桿原理的工具”。這種類型的問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進一步挖掘記憶中的生活知識。通常,筆者先把學生列舉的例子簡要地寫在黑板上,再由學生來判斷例子的正誤,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三、物理知識的應用性提問
如果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成功地解釋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他們就會產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而且還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好習慣。如“熱水瓶是如何防止熱傳遞的”是教師提問的一般方式,雖然學生也能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但這不能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于是,筆者嘗試提出這樣的問題:“熱水瓶外層玻璃破碎后為什么不保溫?”“新買的熱水瓶不保溫可能是什么原因?”然后,引導學生對照實物,分析和比較不銹鋼保溫杯與常見玻璃保溫杯的保溫原理和保溫性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教師還可以針對課堂提問,創(chuàng)設一些小實驗、小修理和小制作,更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引起爭論的思考式提問
爭論可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而且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往往是生活實踐與物理原理產生的“矛盾”。通過爭論解決的問題,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效地幫助學生澄清錯誤的認識。例如在教學力學中,筆者提出“力是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和“在平地上挑著東西前進做不做功?”等問題,引導學生對照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辯論,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突破難點的啟發(fā)式提問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地在知識的關鍵點進行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例如在教學“超重與失重”這個知識點時,當教師講授完“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概念后,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水斷流”的實驗,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的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①當教師手拿直尺準備切斷水流時,水會斷流嗎?②如果讓水瓶自由下落,水瓶在下落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在學生觀察完實驗現(xiàn)象后,自然會得出答案。另外,教師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神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時,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提出問題,以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并注意在提問中點撥和啟發(fā)學生分析問題,提高物理課堂的提問效率。
參考文獻:
[1]郝欲達.淺析課堂提問技巧[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4,(6).
[2]鄒小兵.注重提問藝術,提高課堂效率[J].考試周刊,2011,(34).
[3]曹萍.語文課堂中的和諧提問藝術[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1).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