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外語教學活動中,中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特點、現狀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分析已成為外語教學中關注的熱點。文秋芳在對英語學習者的動機、策略進行研究后指出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間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研究發(fā)現,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每一維度上都存在非常大的正相關關系(劉加霞,1988)。一般來說,中學生在高水平動機推動下會運用積極的學習策略;而表面型動機的學生運用的學習策略往往較單一、消極。
關鍵詞 中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相互依存
作者簡介:
鄭雯(1989.03-),女,河南商丘人,聊城大學大學外語教育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趙明君(1984.10-),女,河南新鄉(xiāng)人,聊城大學大學外語教育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6-00-01
一、引言
動機作為影響學生外語學習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與英語學習策略的關系,以及兩者在初中生英語學習中呈現的特點與趨勢已為研究者重視。研究發(fā)現,學習動機和策略是影響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劉曉明,1996)。中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有表層型動機、深層型動機、成就型動機等多種動機并存的現象。其中,中學生的成就動機和深層型動機對外語學習有驅力和定向作用。深層動機和成就型動機隨著初中生年級的升高呈現減退的趨勢。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間也并非孤立關系,它們之間具有交互性。
二、中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動機是人們產生的一種內在驅動力,是激發(fā)、維持人們行為指向的力量。學習動機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因;激勵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中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表面型、深層型、成就型動機。表面動機指學生為了應付老師和考試進行學習的動機,對應的學習策略也比較表面化。深層學習動機指學生對所學內容很感興趣,為了掌握所學知識而進行深入探索、發(fā)現的動機。這種動機能促使中學生在學習過程排除學習困難,進行主動的、鉆研性的學習。成就型動機指學生在學習時為了獲得好成績或得到家長、老師的表揚和認可而進行學習的動機。
中學生在學習動機的發(fā)展趨勢上存在差異。低年級與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發(fā)展趨勢有很大不同。高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表面型學習動機逐漸增強,即表面型動機會隨著英語學習難度的增加、任務量的加大而增加,但總體上只是存在于量變之間。另外,由于高考臨近,學習科目增多,學生每天都要為應付高考做準備,表面型動機也呈現出大幅度的上升趨勢。而初一、初二的學生則表現為相對輕松型。此外,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性別上也有一定的差異。研究發(fā)現,男生在表面型動機上的差異并不顯著,但女生的表面型動機有隨著年級升高而遞增的趨勢。
另外,深層型動機表現出相對明顯的線性趨勢。從總體上看,隨著年齡的升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深層型動機在下降。低年級的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學習中能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并能為弄懂和掌握所學知識努力學習。這與英語課程內容的難度較低,教師上課方式的靈活性及課堂時間的寬裕等因素有很大關系,但這種狀況并未延續(xù)到高中年級。任務的加大縮短了學生的課堂時間,也減少了他們對自己要學習的內容、興趣的可選擇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對學習知識深入摸索、探究的興趣和動機。
成就型動機對于學生學習外語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傮w高低年級學業(yè)成就型動機變化不大。并且,表層型動機與深層型動機和成就型動機均有顯著的相關性。成就型動機與表層型動機的相關更顯著。這說明學生在英語學習存在多種動機并存的現象。
三、中學生學習策略趨勢和特點
Oxford (1990: 8)認為學習策略指的是學習者為了使學習更加容易、迅速、自主和更加適應于新的環(huán)境而采取的具體行為。目前,學者把學習策略大致歸為七個類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記憶策略,補償策略,社會策略,情感策略,自我激勵策略。
從程度上劃分,表面型動機、深層型動機、成就型動機相對應的策略包括表面型策略、深層型策略、成就型策略。一些學者通過對三種策略的發(fā)展趨勢進行考察發(fā)現,表面型策略隨年級的升高而增加,即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更多采用一些應付性的、被動性的學習方法,到高中這種現象尤為突出;與此同時,深層型策略有所減退。成就型策略也隨年級升高開始遞減。在學習策略中,成就型策略與其他兩種策略存在明顯相關性,且深層型策略與成績型策略的關系更密切。
四、中學生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策略的關系
學習策略對中學生的英語成績有一定影響,且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并非兩個孤立的個體,它們之間相互包含、相互促進,具有交互性。學習動機可引導學生選擇學習策略,即有深層學習動機的學生能夠自發(fā)采用或優(yōu)化學習策略,同時良好的學習策略有助于提升成績,并強化學習動機。表面型動機與表面型策略成正相關,但與學習策略的每一個維度都呈現顯著負相關。即學生如果只是為了應付學業(yè)任務,浮于表面,就很難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習方法、策略。深層型動機與深層和策略有顯著正相關,深層學習動機的學生,由于對學習本身有興趣,他們更愿意采取鉆研、探索方法深入學習。成就型動機與學習策略中的動機策略、社會性策略有正相關性,成就型動機的學生會在外語學習過程中主動與他人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并使用主動提問、請求對方進一步澄清、與本族語的人交談等社會策略。深層動機、成就動機本身是積極的,因此對學習策略的每個維度都有促進作用,并且存在有這兩種動機的學生會經常使用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等。
五、結論
隨著年級的升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采用深層型動機、成就型動機以及對應的學習策略學習的表現有所減退。深層型動機對英語的學習具有最深刻、最持久的推動力量,成就型動機也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深層動機和成就動機,鼓勵學生探索知識,有意識引導學生采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注意在教學活動中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減少學生作業(yè)負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文秋芳. 2001. 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 [J]. 外語教學與研究,(2)105-110
[2]、劉志華,郭占基. 初中生的學業(yè)成就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J]. 心理科學,1993. 16 (4)
[3]、束定芳,莊智象. 現代外語教學. 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8
[4]、崔剛,語言學習策略研究評述. [J].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
[5]、程曉堂,鄭敏. 英語學習策略.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