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
行走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過故鄉(xiāng)的春色了。今年的清明,我有幸趕在杜鵑花開的時節(jié)回到家鄉(xiāng),再次一睹了‘小江南’的溫婉秀麗芳容。于我,這是怎樣的一種幸事啊。
置身山間,放眼望去,整個的大別山脈仿佛都浸泡在紅色的世界里。滿山的杜鵑花正開得如火如荼,從近到遠都是一片炫目的紅,如烈烈火焰燃燒在大別山系,又如映日紅霞直接天際看不到頭。若不是身臨其地,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在云南的花海。
杜鵑花是大別山區(qū)最常見的一種花,小時候聽老人們說它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的,所以會像血一樣的紅。它生活在貧瘠的沙壌中,只要有一粒種子,來年春風一吹過,山里便是一片耀眼的紅。貧窮難耐的日子里,信陽人民曾以它為食,不知這大片大片的杜鵑花救了多少信陽人的命啊。因此家鄉(xiāng)的人們又親切地稱它映山紅。
記得唐人有詩云:唯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杜鵑花是春的使者,“布谷叫采茶到”,每年春季杜鵑花結苞布谷鳥開始啼叫時,便是提醒人們信陽毛尖兒的采摘時節(jié)要到了。幾百年來信陽地區(qū)一直沿用這樣的民俗進行毛尖的采摘生產(chǎn)活動。看來啊,這信陽毛尖兒能有今日長盛不衰、文明海內(nèi)真有這杜鵑花的一份功勞。
有人曾說:人無不鐘情于少年時的風流華意,人亦鐘情于少年時我的初度歷史家鄉(xiāng)。童年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回憶時幸福的微笑。每當回想兒時,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杜鵑花開的季節(jié)阮老師帶著我們到山里采杜鵑花、摘信陽毛尖兒。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爭著要比誰摘的毛尖兒多??墒且坏搅松嚼?,看見漫山的杜鵑花像一群群紅色的花蝴蝶飛在花叢間時,立馬將采茶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呼朋引伴的向花叢奔去。女孩子們最愛美,將一束束的杜鵑花編成花環(huán)或花籃戴在頭上、挎在手上,別提多神氣了,而這種幸福的快樂卻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難以享受到的。
臨走之時,我們還不忘采上一大束的杜鵑花用鹽水養(yǎng)著放在阮老師的講臺前。阮老師是我們的啟蒙語文老師,是她手把手地教我們寫字、作文,也是她將我們帶入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和藝術世界。在孩子的眼里她的一瞥一笑,一舉一動就像山里的杜鵑花一樣美。阮老師最喜歡的花就是杜鵑花,所以每年杜鵑花開的時候,她也總不忘帶我們到山里看花。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的老師往往是最神圣的,出于對阮老師的喜愛,每年山里杜鵑花開的時候,我們也不忘從山里采來大把的杜鵑花,插在講臺前。那時的我們常常幻想著,自己要是阮老師的孩子該多好啊。事實已然擺在眼前,我們不可能成為阮老師的孩子,可是阮老師卻像愛著杜鵑花一樣愛著我們每一個學生。個個都是唯一,個個都是一朵美麗的杜鵑花。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ㄖ写宋锸俏魇?,芙蓉芍藥皆嫫母”。很多年過去了,大別山里的杜鵑花開了又敗,敗了又開??墒侨罾蠋煹恼佌伣陶d依稀頻響在耳畔,從她那里我了解到,杜鵑花不僅是花中的西施,具有淡雅脫俗的外表美,而且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的憧憬。行走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面對人生路上的一個個十字路口,我常常想起大別山里的杜鵑花和那些與杜鵑花有關的人和事,正是她們給我了無限的憧憬與希望。而我也漸漸喜歡上阮老師所鐘情的這大別山里最普通的花——杜鵑花。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赝髣e山深處,漫山的杜鵑花開得正艷。親愛的阮老師您還好嗎?我愿腳下這長于斯,生于斯的土地和您,永遠像山里的杜鵑花一樣如云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