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基礎教育工作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近年來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A教育階段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班主任工作,其中班主任工作中,家訪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家訪是班主任了解和掌管學生最有效、最全面的方法;家訪是學校聯(lián)系家庭,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的紐帶和橋梁;家訪是班主任協(xié)調家庭教育力量和學校教育力量的核心工作;家訪的成功與否影響班主任工作的情緒和工作的成敗得失。
關鍵詞:基礎教育;家訪;意義;作用
作者簡介:胡正琴(1973.10 -),女,貴州福泉人,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6-00-01
說到班主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身為教育者的我們更是熟悉備至。何謂班主任呢?簡單地說,一個對班級全面負責,并進行學習、日常生活、思想品德等一切與教育教學相關事務管理的老師,就叫班主任;對班級進行全方位系統(tǒng)地管理的工作,即為班主任工作。作為班主任常規(guī)工作的“家訪”,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結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實際談談家訪的意義和作用。
一、家訪是班主任了解和掌管學生最有效、最全面的方法
為什么這樣說?家庭是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起,接觸到的、也是最為熟悉的第一個生活環(huán)境,學習的第一所學校。我們每個人的個性特征和道德面貌,有相當部分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再者,還有誰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呢?班主任通過家訪,從家長口中了解到學生品行、智力、個性、興趣愛好等第一手資料后,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言行舉止、思想表現(xiàn)掌握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充分撐據學生的潛在能量,已利于學生特長的最大限度發(fā)揮,獲取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試想:如果一個班主任不進行家訪,對學生的家庭情況,家庭表現(xiàn)一無所知,他如何能科學地、合理地、正確地管理班集體呢?不進行家訪,他就不能徹底地了解學生?那他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只能是只言片語,無基之墻,結果不堪一擊。離開了家訪,班主任工作則會變成了紙上談兵,毫無實際意義。
二、家訪是學校聯(lián)系家庭,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的紐帶和橋梁
人與人之間交往,貴在彼此間的了解、支持,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庭的支持,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利用家訪,班主任可將相關的、擬采取的教育方針政策、服務育人的思想傳達到學生家庭;通過與家長的交談,彼此間相互了解取得信任后,于家長來說,極為形成一種與學校、教師教育教學同步的教育心態(tài),如此最利于學校、教師、家長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這一點,擔任班主任的我,深有體會:一次學校舉行活動,班上一位頗有特長的學生留下進行兩個節(jié)目編排,一連幾天他都很晚才回家,結果招致父母責罵,對學校滿腹牢騷。得到這個信息后,第二天我即隨學生到他家進行家訪,得知家中姊妹她最大,家務事特多,排練難免影響他家的事務安排。針對這一情況,我與該家長進行了一番擺談、講解,在擺談中,家長逐漸同意了我的觀點,答應支持我的工作。家訪結束,我特別邀請該家家長到演出的那天一起來看他兒子演出,演出那天他果然來了,演出結束后,他對我說了一句話:“如果那天我兒子能上電視,我一定請老師喝酒”。
可見,家訪在學校聯(lián)系家庭、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中能起到紐帶和橋梁作用,是因為家訪能聯(lián)絡彼此間情感,增強彼此間相互理解、信任,使學校、家庭、班主任三者最終走到一起,實現(xiàn)共同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三、家訪是班主任協(xié)調家庭教育力量和學校教育力量的核心工作
家庭是對學生學習成長發(fā)生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重要補充。家庭是否正常發(fā)揮教育職能,密切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此,教師必須重視家庭教育,密切聯(lián)系家長,協(xié)調好來自家庭的教育影響,充分發(fā)揮學生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在教育學生的各種力量中起到合力的作用。而這一協(xié)調過程中,班主任家訪工作無疑處于核心地位。通過家訪班主任才能做好工作,使家長與老師在教育學生這一問題上統(tǒng)一認識,互相協(xié)作配合,共同達到教育目標。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只有協(xié)調好家庭、學校等教育力量,對學生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使學校教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家訪的成功與否影響班主任工作的情緒和工作的成敗得失
工作之余,每每聽到老師們談論到××家進行家訪時,遭到冷遇。于是不免感嘆:如此家長的子女有何教法?管好了教育好了有何意義?任何人無論做任何事,當滿懷激情時突遭人潑冷水,那滋味可想而知。誠然,無知無識的家長確實令老師們厭惡,但身為教師,不論家長如何對待老師,老師均不能把矛頭指向學生。作為教師,最忌諱的話莫過于“誤人子弟”、“殺人不見血的刀”之類的。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yè)、解惑”就是我們職責所在。
家訪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除家長的因素外,我們自身也要多總結經驗,多總結方式、方法,多與家長溝通、交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用我們十分的真誠、十分的責任心,定能爭得家長對學校(學生)教育教學工作“十分”的支持。家訪工作成功了,當然于老師、家長將皆大歡喜,最終受益人——學生方能在更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相長。否則,將是得不償失,費力不討好,各方面怨聲載道。
參考文獻:
[1]、彭葉梅.家訪讓你的班主任工作更出色. 中學教學參考[J].2012.5.
[2]、李燕. 淺談新時期家訪工作的意義與原則. 基礎教育研究[J].2012.2.
[3]、袁書清. 家訪“問題”學生的啟示.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J].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