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是公眾接受科普教育、參與科技文化活動的社會場所,以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為主要目的,以互動性、參與性、體驗性為特征,用趣味性手段展示科學原理和技術應用。特效影院作為提供科普服務的重要設施,是科技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獨特功能。它利用特殊的電影放映手段,在展示高科技電影技術的同時,把自然奧秘和科學奇觀逼真地呈現(xiàn)給觀眾,并通過這些立體的、多維的、互動的特殊效果電影給觀眾帶來視覺和其他感官的新鮮體驗,從而引發(fā)科學思考,產(chǎn)生科學興趣。目前,利用特效電影進行科普教育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大多以單純放映電影為主,特效電影的科普價值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為了提高特效電影的科普效果,中國科技館圍繞電影開發(fā)了多個教育活動,并以“特效電影節(jié)”的活動形式呈現(xiàn)給了觀眾。
特效電影節(jié)活動以“體驗電影科技,探尋電影奧秘”為主題,將特效電影和展廳常設展覽相結合,圍繞電影科技開展了“看、聽、學、探、秀、答、賽”7大主題教育活動,分別為“看”20部特效大片、“聽”特效電影技術解析、“學”電影中的科學、“探”電影探究DIY、“秀”特效電影技術、“答” 電影科學有獎競猜、“賽”特效電影影評大賽。旨在為觀眾解密電影科學、展示電影技術,使觀眾更真切地體驗科技的樂趣,感受科技的力量。
“看”20部特效大片——中國科技館利用更換新影片契機,開展特效電影展映活動,集中了近20部新老影片在4個特效影院循環(huán)展映。影片數(shù)量豐富,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加之優(yōu)惠的票價政策,使觀眾的觀影熱情大大增加。
“聽”特效電影技術解析——中國科技館的品牌活動“科學講壇”配合電影節(jié)推出4期電影相關的科普講座。在內容策劃上,選擇了不同的主題方向,有電影技術相關,又有影片內容相關。《特效電影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講座深入淺出地介紹電影的發(fā)展歷史、特效電影技術,以及各類特效電影。結合球幕影片《銀河鐵道之夜》,舉辦了題為《天文學與太空藝術》的科普講座,從天文美學的角度,給公眾展示了宇宙之美?!峨娪疤匦В嚎苹门c科技》講座,結合當今的科幻大片,從電影制作方面介紹了特效技術的應用。最后,又與科學傳播公益團體“科學松鼠會”合作,推出“小姬看片會”特別活動,邀請包括天文專家和科幻作家在內的5位嘉賓,和觀眾共同觀看巨幕影片《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后展開互動討論??雌瑫谥鞒秩说闹鞒窒乱杂^眾提問、嘉賓作答、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觀眾參與熱情高,互動性強,現(xiàn)場氣氛熱烈,達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探”電影探究DIY——中國科技館常設展廳中的許多展項都和電影技術息息相關,例如走馬燈、皮影、光的色彩、視覺暫留、運動傳感等。在找到這些展項與電影的聯(lián)系后,策劃者以電影的發(fā)展進程為主線,以電影的起源、電影中的色彩、電影中的3D、電影中的特效為分主題在展廳開展了一系列互動教育活動。“電影中的3D”活動通過讓觀眾參與體驗互動游戲揭示了立體視覺的原理,并介紹了3D技術的原理、特點和應用?!半娪爸械奶匦А被顒油ㄟ^“體感游戲”和“動作捕捉”展項讓公眾感知動作捕捉的功能和過程,了解一些電影特效的實現(xiàn)方法。
“秀”特效電影技術——影院技術人員編排的“映前秀”節(jié)目,以動畫演示、解說、特效體驗等形式,直觀“秀”出影院的特殊構造和特效設備,讓觀眾了解特效電影的科技內涵。在編排“映前秀”時,技術人員依照各影院硬件條件,采用了不同形式,突出每個影院的特點。例如,4D影院配備有數(shù)字放映機,可播放視頻文件,技術人員就用圖片和動畫將影院結構、音響配置、4D特效和立體原理等內容編排起來,在解說過程中,講到座椅特效,便開啟座椅的震動、噴氣等動作特效相配合,使觀眾在體驗新鮮感的同時了解一些電影科技。球幕影院的建筑結構最為特殊,其中涵蓋了很多的科學設計。為展示其特殊性,技術人員在球幕影院的銀幕背后安裝了馬道燈,在音箱四周和銀幕底部安裝了LED燈,可勾勒出銀幕和音箱的輪廓。在編排“映前秀”時,利用燈光的變化,觀眾可以直觀地看到銀幕的穿孔設計和6.1聲道音箱的位置,通過編程還可實現(xiàn)每只燈的明暗控制和顏色變化,營造出夢幻般的燈光效果。天象節(jié)目的“映前秀”則是加入了數(shù)字和光學天象儀的效果展示,為觀眾演示當?shù)匦强?,教觀眾識別典型星座,很多學生在欣賞到如此純凈的星空時都驚嘆不已,對天文知識體現(xiàn)出濃厚興趣。
“學”電影中的科學——在展廳和公共空間設置多個移動電視,循環(huán)播出電影科技相關的科普短片,讓觀眾在休息時間也能夠觀看??紤]到觀眾參觀的流動性和觀看的不定時性,每段短片時長都在10分鐘左右。短片內容選擇了“科普大篷車”系列短片《電影中的科技》,它將電影中的科學幻想和現(xiàn)實生活作比較,從科學的角度還原電影中各類奇思妙想的現(xiàn)實版本,以審慎的視角考驗科學幻想的可行與謬誤。另外,還播出了《電影特效片花》,讓觀眾了解電影特技的制作過程。
“答”電影科學有獎競猜——根據(jù)影片設計答題卡,將影片中的重點知識提煉出來,設計成問題由觀眾作答。其作用類似于一個簡單的學習單,可以協(xié)助觀眾自我學習。觀眾帶著問題觀看電影,首先對電影的主題有了一定的定位,可以更好地理解電影內容;其次,心態(tài)也必將更加認真,可以提高觀看效果;第三,可以幫助觀眾加強對知識點的獲取和記憶,從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普電影的教育作用。
“賽”特效電影影評大賽——在觀看特效電影后,有興趣的觀眾可以提交影評或觀后感,由專家評審組評選出獲獎作品。影評大賽面向廣大觀眾,目的是鼓勵觀眾觀看電影,并在觀影后記錄電影的科學內容或觀看電影的感受。利用撰寫影評和觀后感的過程,促使觀看者對電影內容或電影技術進行思考,將“看電影”這一本來短暫的教育過程進行了延伸,有助于激發(fā)觀眾對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其科學思想。
特效電影節(jié)活動的1個月內,4個特效影院觀眾量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近20%,在年末淡季中掀起一股高潮。展廳的動手制作區(qū)域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孩子和家長齊動手,趣味橫生;立體視覺互動游戲更是讓觀眾們熱情洋溢,爭先恐后想要上臺體驗。期間的4場講座也得到觀眾的熱切關注,觀眾預約速度快,到場率高,現(xiàn)場反響熱烈。尤其是最后一期與科學松鼠會共同舉辦的看片會活動,選擇巨幕電影《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主題,到場觀眾600余人,影院座無虛席,分別創(chuàng)下“科學講壇”和“小姬看片會”開辦以來的觀眾量記錄,預約觀眾實到率也達到史上最高。
此次中國科技館特效電影節(jié)以豐富的活動內容吸引了眾多觀眾,更大范圍地普及電影科技的相關知識,讓觀眾在享受特效電影視聽盛宴的同時增長了知識,是創(chuàng)新電影科普教育的一次有益嘗試。